诸葛亮八卦扇的奥秘(为你详解诸葛亮二大装备)

一提起诸葛亮,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的,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能说个一二,古人知名度如果来个排行榜,诸葛亮绝对可以进前三甲,一提到诸葛亮头脑中出现就是手摇羽扇,这是诸葛亮标配的道具,到后期诸葛亮还有一个道具就是四轮小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诸葛亮八卦扇的奥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八卦扇的奥秘(为你详解诸葛亮二大装备)

诸葛亮八卦扇的奥秘

一提起诸葛亮,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的,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能说个一二,古人知名度如果来个排行榜,诸葛亮绝对可以进前三甲,一提到诸葛亮头脑中出现就是手摇羽扇,这是诸葛亮标配的道具,到后期诸葛亮还有一个道具就是四轮小车。

小四轮的来历

有人很奇怪,诸葛亮腿脚方便又不是残疾人,为什么还要坐着四轮车出现呢?为了装酷吗?万一敌人追来,小四轮车能逃的快吗?有人说这是是舆车,舆车是官员出行坐的车,这种车是靠马拉的,不是靠人推的,怎么又会变成人推四轮车呢?就算指挥作战也应该站着而不是坐着,而且史载诸葛亮身材高大,坐小四轮处处透着怪异。

历史上谁是坐着小四轮指挥作战的呢?有这样的人吗?结果还真让知常容找到了,这个人就是孙膑,孙膑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围魏救赵,在马陵之战中弄死了自己的师兄庞涓,写下了著名的《孙膑兵法》,因为他受过膑刑,脚是没有了,所以坐车,而不是站在车上指挥。

这样说有依据吗?有的,诸葛亮第一次坐小四轮出场就是他指挥的出山第一战,博望坡之战,而这一战是火攻,夜战,与孙膑弄死庞涓那一战很象,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可以去翻 史书吧。

但看过《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火烧博望其实是刘备干的,那时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呢。诸葛亮坐的小四轮其实算是误打误撞,估计在编诸葛亮的故事的时候,顺便抄了孙膑的马陵之战顺便把小四轮按上去了。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按上去的,如作俑者是谁?不过到《三国演义》时,罗贯中也毫不质疑地接收了,这样小四轮就变成是诸葛亮作战时的标配了。

羽扇的来历

有人就觉得奇怪天气不太热,每天还拿着羽扇干什么呢?蚊子太多?然后大家就开始解读,有人说诸葛亮拿着羽扇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紧张,也有人解读说这羽扇是神物,当诸葛亮想不出计策的时候,手摇一摇羽扇,计谋就出来了。而且为此编了好多个故事来说明这羽扇的神奇之处。

那历史上的诸葛亮手里到底拿着什么?《三国志》里面是没有任何记载。而记载诸葛亮拿着羽扇的基本上都不是史书而是小说或野史之类。这条路走不通了,那我们换一个思路,假设诸葛亮手中就是拿着东西,那会拿着什么东西呢?肯定是当时流行而且又能表明身份地位的,或者由诸葛亮带动这个流行的。

从时间上看诸葛亮是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个时期的人物,那这个时期的人物手中有拿东西吗?知常容一查还真的发现他们手中拿着东西,这种东西不叫羽扇,叫麈尾(麈念zhǔ)。这是啥东东?

麈就是麋鹿,也就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麈是一种带有神性的动物,在古人的眼中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所以就越发显得的高贵了。据说麈与鹿群一起行动的时候,它就是鹿群的总指挥,然后靠着麈尾来指挥鹿群前进的方向。所以麈尾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当然也有人认为麈是一种驼鹿。

麈尾在魏晋时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最早起源于东汉,因为当时还有人写了一篇《麈尾铭》来歌颂麈尾的好。东晋的权贵王导也写了一篇《麈尾铭》来歌颂

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

这里就讲清楚麈尾的功效了,所以麈尾在魏晋时期是很流行的,魏晋流行清谈,也就是当时的名人往往会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此时他们有一个标配就是麈尾,这是他们在谈玄学时的必备的道具。而且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可以拿的,唐代孙位画的《高逸图》请看下图,阮籍手执麈尾,但其他人没有,这里隐喻就是阮籍是竹林七贤的领军之意。所以麈尾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这股潮流慢慢从名士中扩散到普通权贵,很多人以手持麈尾为荣,到了后来连大字不识的石勒也开始手持麈尾以显高贵了。

作为蜀汉领军人物诸葛亮自然也有资格拥有麈尾,而且刚好处在最流行的这个时间段。所以诸葛亮拿着的不是羽扇而是麈尾,现在却变成羽扇,诸葛亮表示很不开心,为什么呢?等一下会讲到。

但后来为什么会变成羽扇呢?

诸葛亮死后,因为受到晋武帝的高度评价,自然身价百倍了。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陈寿奉命整理诸葛亮的一切资料,那个时候开始,诸葛亮就开始出现神话的迹象,此时诸葛亮的造型已经和现在印象中的造型一样的,坐着小四轮车,葛巾,指挥作战,不同的是手里拿着是毛扇,但是后来就变成了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而毛扇就是麈尾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麈尾的原材料麈这种动物已经大量的减少,在魏晋时期已经是稀有之物了,而到了东晋时期,大好河山半壁落在外族之手,只能偏安于三国时期东吴的地盘。执麈尾是中原的习俗,东吴这一边用的是鹤羽扇,当时记载东吴有直接截取鸟的翅膀然后做成扇子的习俗,最后晋朝灭了吴国之后,这种羽扇反而随着吴国的灭亡在全国流行开来,成了普通百姓避暑利器。

那有人马上就会说,诸葛亮也有可能拿着羽扇,因为诸葛亮当时活动的范围在荆州,那与吴地相邻,但问题是羽扇不及麈尾高贵羽扇是百姓之物,孙权这个东吴大帝手里拿着的都是麈尾而不是羽扇,贵族还需要自己扇扇子纳凉的吗?当然不用了。

更重要的是麈尾和羽扇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麈尾用法叫挥,而羽扇使用的方法叫摇,你现在可以回忆一下,现在关于诸葛亮的羽扇的指挥作战时使用方法,是用挥,而不是摇,因为羽扇是有些往下弯,而麈尾是直的,经知常容这么一说是不是现在觉得诸葛亮用羽扇指挥军队作战有些怪怪的。而用麈尾指挥作战的案例在历史上能找到相应的记载。

还有一个原因让诸葛亮手中的麈尾变成羽扇的原因是宋代之后麈尾基本已经绝迹了,老百姓对此已经很陌生了,而且使用的人员从显示高贵身份转向特殊人群,比如修习宗教的专用工具了。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与门人的对话中就谈到:

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麈尾提起。一日,其徒将其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不见,又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这个时候麈尾已经是出家人的专用物品,而贵族,名人,已经不再手持麈尾了,麈尾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老百姓也不熟悉了,自然认为诸葛亮手中拿着的麈尾就是羽扇。只是从没有人去追问大冬天还要拿着羽扇不怕把自己扇凉了?

类似这样想当然的事件还很多,比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你在地图上标出他走过的路线就发现他不是去找刘备,是带着嫂子们去游黄河两岸了。这就是艺术形象和历史原型的区别。

所以手拿麈尾的诸葛亮就成了手拿羽扇的诸葛亮,艺术来源于生活嘛。这生活自然是当时人的生活,而不是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