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特战队免费儿童版动画片(东映儿童片年代记)

少年特战队免费儿童版动画片(东映儿童片年代记)(1)

作者:雪城刹那/Anitama 封面来源:《魔法使莎莉》

【本周的《东映儿童片年代记》】

第九章 魔法少女╳假面英雄╳彩色战队

史上最初的魔法少女动画,最初的彩色团体战队超级英雄,还有假面骑士在东映的原点。这些都是由同样的黑手主导,在短短几个月间连续诞生的,今天的话题就是这一连串尘封历史事件的故事。

东映电视部的渡边亮德次长和讲谈社的内田胜主编合谋,先后把水木茂的妖怪漫画《恶魔君》和《咯咯咯的鬼太郎》搬上电视的同时期,内田重点强推的另一漫画家白土三平的忍者漫画《渡》也是他们的目标。正好有三方聚一起想合作出个电视节目,第一是东映京都摄影所里的东映京都电视制片厂,第二是电视台关西电视放送,第三是广告代理商的巨头电通。大奸商渡边趁机提出个搞大新闻构想,第一步让东映京都摄影所把这漫画拍成电影《大忍术电影 渡》捞一把,第二步利用电影炒起的热度向电视台推销、对观众打广告,第三步再拍这漫画的电视版还能利用拍电影时现成的布景和道具。

放现在看这一波跨媒体联动操作,好像也挺常见不算什么大新闻的,不过在当时还算是划时代操作。电影在一九六六年暑假档期上映,因为要撑门面用的所以东映特别舍得下血本,最烧钱的特殊摄影技术也肯下大工夫。特殊摄影技术既然是一门技术,因而本来对于任何影视作品,都只是一种幕后辅助性质的存在。但是圆谷英二在东宝混电影行业火了,成世界知名大佬了,然后还又进军电视行业,大新闻是一波接一波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六十年代中期当时是“特摄”这个关键词最火爆的时候,你把它从幕后搬到前台来,直接当招牌当宣传语都有效。因此这么个本来形容为忍者题材时代剧动作片的《大忍术电影 渡》,也打造成了大作特摄电影。东宝的特摄技术自是不必说,大映也拿得出《大怪兽嘎美拉》,松竹还被东映挖过特殊摄影技术专业人员的墙脚。于是东映这回也有必要向世间宣示,我大东映身为跟他们几位并列的日本影视界巨头企业,在特殊摄影技术方面那自然也是不能落后滴。

虽然技术上要下大工夫,毕竟论题材还是忍者,论片种还是时代剧动作片,或者按更好懂的说法叫武侠电影。再加上是以将来拍电视版为前提的电影,东映即使身为电影行业的巨头,也不能不借鉴考虑到电视行业。当时电视上最火的同类,就属宣弘社制片厂制作、在东京放送电视台(TBS)播的《隐密剑士》了。连续播了三年又一个季度的长寿电视剧,在日本社会卷起一阵忍者风潮,是后来奥特系列的接档对象,收视率高的时候水准跟《奥特Q》差不多。

这电视剧跟东映没关系,但出过电影版,那就是时代剧的行家东映京都摄影所来制作的,然后也是东映来发行。因此有这么点沾亲带故的关系,那就好办了,《大忍术电影 渡》的总制片人虽然是东映京都摄影所的所长冈田茂亲自上,但大批起用《隐密剑士》的阵容。监督是《隐密剑士》的船床定男,脚本是《隐密剑士》的伊上胜,联名执笔脚本的还有《隐密剑士》的制片人西村俊一,音乐依然是《隐密剑士》的小川宽兴,连主要角色的演员也起用了两个《隐密剑士》的常驻面孔。《假面骑士》系列的脚本家伊上胜,这是实质性第一次接来自东映的工作委托,后来执笔《恶魔君》则是电视方面的第一次(可见于本连载第七章)。而《恶魔君》和《假面骑士》系列的企划者兼制片人平山亨,这次在电影里虽然是个都还不够格上职员表的打杂补佐,不过也还算是参加了。

然后剧组的前线技术人员,才是东映京都摄影所的人。这个《大忍术电影 渡》,东映动真格的打造特殊摄影技术为卖点的“特摄电影”,核心上有两条。第一条是采用动真格的特摄影视才会用的,圆谷英二发明的两班体制。就是在本篇监督船床定男之外还有个特摄监督,而且特摄监督还率领有自己的一套完整剧组班底,特摄班跟本篇班分开平行作业。特摄监督是东映京都摄影所的仓田准二,以前还在当助监督时,跟同样出身于东映京都摄影所的平山亨是小伙伴。

第二条是对硬件不手软。特殊摄影技术粗略分三大块,其中合成技术是精髓也是高壁垒的难点。东映有自己的优势,合成的领域中有一项基本是作画合成,这当然是子公司东映动画的拿手好戏啦。在东映动画做了十年诸如《白蛇传》这样的长篇动画电影大作的,全日本动画产业的元老级大将森康二,专门带着他的班子负责本片的作画合成。但是这还不够,东映这次为本片,专门从美帝的奥克斯贝里公司,购买了他们制造的当时先进水准的光学合成机。

同时期圆谷英二创建圆谷特技制片厂时,为了制作电视节目也从奥克斯贝里买电影级别用的光学合成机,然后从《奥特Q》一直用到了《爱迪奥特曼》。但那是他作大死,没资金概念地对当时全世界仅有一台可卖的,最新锐研制出来的型号下单,哗啦啦地就卷走当时面值的四千万日元(可见于《奥特系列通鉴Z》第十一章)。东映这样省钱是企业文化的公司,当然割不了这种肉,这简直不是割肉是截肢。所以东映买的只花了五百万日元,光是能从奥克斯贝里买,就已经够表明东映有多下血本了。可五百万日元在当时也绝对是笔巨款,有这么多钱,都够东映把每集半小时的电视剧制作三本出来了。

渡边想的宏大计划,第一步刚起头就翻车,原作者白土光看脚本就炸了。因为白土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以阶级斗争为己任,所以画个漫画自然是要表现自己思想的。可东映才没那么高觉悟呢,立场不同,就是个做生意的嘛,搞个娱乐大片观众爱看了能赚钱就行了。制作现场都开机了,白土这么一炸差点拍不下去。渡边这个陪酒担当的,赶紧去一顿嘴炮安慰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阵子摆平了。

可渡边也就是个夹中间的,治了标治不得本啊,等片子终于拍完了举行惯例的试映会,白土坐在试映室里那是越来越不安分。太特么不爽了,气得全身发抖,那脚下鞋子在有节奏地踢椅子的声音,坐附近都听得到。最后终于爆发,你们拍的这是个什么个鸟样,我要的东西统统都被阉割了,搞成这样的片子不要上映了!这回是当场踹观众席的椅子,然后摔门而去,留下试映室内全场一片尴尬。这白土一生气后果就严重了,东映难得投入这么大一回,要是让他凉了那以后真彻底凉了。

渡边十万火急去背锅,带上白土老师去五星级大酒店胡吃海喝,还带去各种看表演好酒好茶招待着。但是把白土拿下是没戏了,渡边最后只好退一步,至少这电影已经拍完了,总不能不上映让一切白搞吧。白土吃了人家的也嘴软,说好吧拍完了的就算了,准你们上映,但是后面的什么电视版就真是绝对绝对免谈了。不仅如此,以后我一辈子跟东映也眼不见心不烦。其实白土本来就对东映有疙瘩,以前东映动画史上第二作电视动画《少年忍者风之藤丸》,初期就曾是拿白土作品来改编,后来搞得白土不爽他撤了。那是一九六四年的事了,虽然跟渡边等人没有直接关系,但这回本来企划阶段就不爽,最后片子拍出来那副样也实在不能忍了。

渡边灰头土脸回公司,眼下最紧急的事端姑且算是解决了,但留下来的幺蛾子还是得摆平。跟关西电视台和电通,已经啥都说得好好的了,人家那边连赞助商都找好了。东映自己拍片的钱也投了,就是因为预计着联动还会有电视版,要接着用那些仪器和布景和道具,电影才能拨下这么大笔钱的。现在要说这些都打水漂了,根本说不出口哇,扎心了老铁!这就得又来一回曲线救国了,渡边马上想到一道紧急援兵,而且只有他调得动。他于是带着平山一起又出门,说跟我一起去见一个人,还去拉上电通在关西分公司的企划室长入江雄三。

结果去见的是漫画家横山光辉。整个日本漫画界,从单人作品的先驱性、人气度、数量等综合方面来说,最大的三人巨匠还就属手塚治虫、横山光辉、石森章太郎。其实渡边同年还真就刚跟横山认识,就在《大忍术电影 渡》制作的期间,渡边有天正在日常性地翻漫画杂志,找可能合适搬上电视的素材。连载中的各作品中没找到,倒是突然在附属的角落里看到了东西,眼前一亮。是一则新作漫画的连载预告,叫《魔法使莎妮》,作者就是横山。

其实一九六六这年的年初,东京放送电视台(TBS)引进了一个美帝情景喜剧,叫《太太是魔女》。以前关联到魔法的题材,情节上总有点阴暗恐怖的气氛,什么所谓魔女啊其实就是巫婆啦。原本由西洋人泊来的魔法概念,带给日本人的初始印象就是这么个模样,也许当代的宅已经太难换位想象了。但这片的主角却是个可爱的新婚妻子,明朗活泼的魔女。在日本火了,搞到东京放送电视台进了本世纪还翻拍过一遍,让米仓凉子演的。渡边当时看了这剧就想,如果以此为基础发展成明快的儿童片,肯定也有戏。

然而还不用等渡边着手搞点具体的企划,他就看到了这则新漫画连载的预告。横山小时候读过英国的儿童文学《魔法杖》,算是对想象力的启蒙读物之一。这是英国的贵族政治家约翰·布肯在一九三二年写的小说,在小说里持有一根魔法杖,转几下就能超越时空穿越平行世界。自己就画个有超能力的小女孩好了,那就是魔女了,横山打定主意,在集英社的月刊少女杂志上开新连载。小女孩活泼所以叫阳光,阳光就是莎妮,新作叫《魔法使莎妮》。今天的动漫观众所说的日本魔法少女题材,最初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横山的漫画家生涯中,最初的成名代表作《铁人二十八号》在讲谈社旗下的光文社发表,然后又一代表作《伊贺的影丸》在小学馆发表。这回的《魔法使莎妮》是他第一次涉足集英社,于是日本的三大巨头出版社都齐了。三边题材也不同,并且还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先后是巨大机器人的始祖,忍者漫画的先驱,然后这次是元祖魔法少女。渡边一看到预告,都不用等连载开始再看看正篇的内容的,立马就打定主意了。好,就是这个!他直接就亲自杀到横山家里去,说先生,这个交给我们搬到电视上去吧!横山那是一脸懵逼,边瞪大了眼边点了点头。

好了这边秒搞定,马上开始固定操作,依然派东映动画的企划课长白川大作去日本教育电视台(=今天的朝日电视台),要见的人也依然是企划局次长齐藤安代。白川对齐藤说,至今为止的电视动画都是少年漫画为多,来以小女孩为对象出个动画肯定是可行的。呜哇这番话听起来简直李菊福,所以可没《墓场的鬼太郎》那么难缠,齐藤这回是很爽快就答应了。于是这边也搞定,史上初的幼女动画诞生!

听起来总算有一回顺利的吧,然而天不给那么好的事。一切都准备就绪后,临到头来突然接到一通知,不许可商标注册!如果单单是在漫画杂志上连载一个《魔法使莎妮》,商标注册还不是必要,但是搬上电视搞多媒体联动企划,就必要了。可“莎妮”这个商标被日产汽车用了,日产的一个著名车种叫阳光知道的吧,正是一九六六年四月份才刚发售的。

那也问题不大,不就是需要去找日产取得商标的使用许可嘛,付费是少不了的。反正东映跟日产关系铁得很,跟日产一比万代什么的根本就是外人,其实从一九六一年开始东映通过朝日电视台跟日产合作至今,已经快六十年了。结果日产怎么说,不好意思哈其实我们想注册这商标时,坑就已经被占了,我们也是从人家手里才买到商标使用权的。是谁!结果是索尼,索尼精得跟索尼似的,早把发音类似的商标全都有备无患抢到手了,比如莎妮。

好吧,白川亲自去造访索尼,提出购买商标的使用许可。索尼一听,说卖车的就算了,用给小女孩看的动画片跟我经营的业务也差太远了。这不利于我的品牌形象维持稳定,你给我点时间考虑考虑。这一说考虑你懂的,翻译过来就是不用考虑了。卧槽那可怎么办,准备了这么多总不能就这么吹了吧,渡边马上召开作战会议。白川真是天才,提出个奇葩方案。不让用是吧,不让用那就不用了!天下商标又不是只有莎妮一个,改名!去跟横山先生说,改改改!

这还真是杰作发想,这时原作都已经连载开始了。是你东映自己找上门来要做动画,要多媒体联动展开,然后要商标的,然后你这边搞不定了,反过来要原作去改名。跟《咯咯咯的鬼太郎》事件套路一样,这种事对于当代来说已经是种显得遥远的思维了。有第一次就会有下次,以后多年这种事还要干好多次,问题是怎么改?东映动画最初的电视动画《狼少年肯》的制片人饭岛敬(可参照本连载第三章),预定担任本作的制片人。饭岛说毕竟原作已经在连载了,果然动作还是不能太大。

同样参加《狼少年肯》,并且预定参加本作的演出家胜田稔男,有主意了。正好莎妮的妮这个音长得比较二,嗯就是写成片假名两道横线,莎妮就是サニー。胜田说那就改成两竖吧,写成这样后读音就变莎莉,莎莉就是サリー。不但长相变化不大,读音变化也不大,哦哦原来日语还有这么便利的一面!索尼可没准备得这么周到,“莎莉”可以用了,《魔法使莎莉》终于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开播。

莎莉是魔法之国的王女,来到人间,使用在人间才会属于超能力的“魔法”。日产的阳光车虽然不能用,但机动车要素还是存活下来了。莎莉有个使魔叫卡布,乌鸦外形,卡布来到人间时就变成个小男孩,自称莎莉的弟弟。卡布什么意思呢,本田的摩托车超级幼兽,幼兽的发音就是卡布。

《魔法使莎莉》是最初的面向小女孩的动画,最初的以女孩子为主人公的动画,就算现在的宅说法也是最初的魔法少女动画。作品有意无意地就树立起一种标杆了,后来变成宅片之前的魔法少女动画,有很多选择沿用的设定架构。

第一,虽然是魔法题材,而且专门有魔法的异世界,但剧情发生的舞台的设定基础还是现实世界,以日常生活的故事为主。第二,主角能用魔法这事必须保密。第三,主角的年龄,平均是小学五年级。第四,主要角色至少是三人组。其中第一主角自己是活泼型性格,然后有两个亲友,一个静怡型高智商家教好的姑娘,一个行动力强的大姐大类型。第五和第六,另外家里还要有个年龄比主角小的捣蛋鬼,学校里再有对主角组包容度理解度很高的好老师。

认识了横山还没几个月,这就成了渡边的救星。这回渡边带着人杀到横山家里,目的是想要他的另一个漫画,《伊贺的影丸》搬上电视的权利。因为除了白土,忍者漫画代表性的另一人就属横山,白土彻底凉了那渡边只剩一条路,拿这个来填坑。不过既然从白土换成横山,最大输家就成了内田胜主编,因为《伊贺的影丸》就跟讲谈社没关系了,是在小学馆的《周刊少年日曜日》连载的。

横山一愣啊,这个渡边怎么每回来说的都是让我懵逼的事呢。这《伊贺的影丸》都连载五年了快完结了,你们还要?啊不过不要紧,小学馆的编辑跟我委托的完结后下一作,依然是忍者题材的漫画,拿去用吧!

横山的新作忍者漫画叫《飞弹的赤影》,决定把这个拍成电视剧接替《渡》的坑,东映对关西电视台和电通就能有个交代了。不过上电视就得适应上电视的需求,渡边感到横山的漫画,情节的流向太过合理了。这要放现代简直是设定厨的天堂,但是那个时代还没什么设定党,在电视上播的东西需要更追求异想天开的。这不是观众对“作品”的潜在追求,而是对“电视”和“影像”这种形式的追求,普通家庭的普通观众主要在追求趣味性。看就要看正常看不到的画面,越胡扯就越意想不到嘛,所以才容易买账啊。

电视版题名为《假面的忍者》,不过渡边觉得这还不够,要更有强烈感的更标题党的。其实电通那边为关西电视台找好的赞助商是三洋电机,按照当代中国人更好懂的话来说,这公司后来被松下收编了。当时三洋电机的一大事业心是卖彩色电视机,因为日本拥有生产国产彩电的能力,那时还不过六七年。民间根本还不算普及电视机,远远达不到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台,彩电就更别说了。所以三洋电机生产彩电,在当时就是高新科技产品,一旦推销成功了普及了那商机潜力大大滴。渡边说那就要强调色彩了,最终决定题名为《假面忍者 赤影》。于是同样还是这个套路,连原作漫画也不叫《飞弹的赤影》了,为了电视版反过来改名《假面忍者 赤影》接着连载下去。

《假面忍者 赤影》是东映最初的彩色电视剧,其实关西电视台之前也没制作过彩色的节目,所以《赤影》也成了划时代的作品。因为这一波麻烦事,《赤影》拖到一九六七年四月才开播,比《莎莉》晚了四个月。不过从那年的四月新番开始,东映也全面掀起颜色革命了,《莎莉》的前四个月都是黑白片,同样在一九六七年四月起变为彩色。《莎莉》也是东映动画最初的彩色作品,同时成为今天的朝日电视台当年最初的彩色节目,在当时追片的人看来那就是整个电视台突然出了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节目。

《赤影》这么一个时代剧动作片(号称),活生生被搞成科幻特摄片。你看啊,设定上还是很正经的,赤影是个忍者,雇主直接是丰臣秀吉。然后就歪楼了,赤影要干啥呢,他不但要跟忍者作战,还要打怪兽。他不但会用忍术,扔炸弹和用火烧就算了,他还会跟宇宙人一样发光线。明明是战国时代,巨大机器人就有了,圆盘飞船也有了。地上战车在跑,水中战舰能潜,甚至地下还存在电梯似的玩意儿。写作时代剧,念作超级英雄,附上一个集锦视频:

为了强调色彩,《赤影》还有一大战略和特点,实际主角团体有三人。以颜色区别,第一主角忍者叫赤影,还有两人叫白影和青影。赤影是个年轻人,白影则是年长者,而青影还是个少年。像这样分工明确,并且以不同色彩来区别的超级英雄团体,后来被超级战队系列完全继承。超级战队系列从一九八〇年起,固定为以英语称呼颜色,在此之前最初的作品《秘密战队五连者》,还在使用如赤连者、青连者这样的称呼。

再加上平山亨担任《赤影》东映方面的总制片人,然后起用伊上胜担任脚本。片子是年番全五十二集,由伊上一人单独全话执笔了。赤影骑白马,面罩假面,脖子上飘扬着围巾。这样的超级英雄也成为后来同样诞生在他们手中的,《假面骑士》的雏形,而假面骑士系列本身也是超级战队系列的祖先。

正式开播前的试映会上,不但关西电视台的人要看,赞助商三洋电机的人要看,与关西电视台在关东地区首都圈有联播关系的富士电视台,也要派人来看。这异想天开各种胡搞的超展开,让他们一个个面部也沙雕了。关西电视台的那个副总裁芝田研三,是拍手称快,真有意思,哦不是太尼玛有意思了。这次试映会丝毫没有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看来苦劳终于又结出果实了。没几天关西电视台就向东映发来通知,决定在星期天晚上七点钟的黄金时间播!

然而渡边一听就慌神了。绝对不能照这样播,必须赶紧阻止他们!

【下周见。】

少年特战队免费儿童版动画片(东映儿童片年代记)(2)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bc34df694fab939d?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