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

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真正完美的马匹存在的。然而藉著对马匹的解剖学及形态学的了解,你可以找到一匹你想要的马匹,以符合你的需求,而不会因为牠的体格及先天上的限制而让你必须与其妥协,下面所画的是马匹的解剖及形态的名称,其中包含了我接下来想要讨论的部分。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1)

1 鼻镜(muzzle)

2 头顶及后脑部(poll)

3 颈脊;鬃毛(crest)

4 马肩胛骨间隆起的部分(withers)

5 马背(back)

6 腰部(loins)

7 臀部(croup)

8 尾根部(dock)

9 跗关节(hock)的突出点

10 跗关节

11 大腿部分(thigh)

12 后膝关节(stifle)

13 马腿内侧的角质胼胝(chestnut)

14 飞节关节后下方的一小块角形物(ergot)

15 蹄冠(coronet)

16 骹部(pastern)

17 飞节关节(fetlock)

18 掌骨(cannon bone)

19 前臂(forearm)

20 肘关节(elbow joint)

21 肩部(shoulder)

头部及颈部

人们一看到马时,总是先注意到牠们的头部。虽然头部结构并没有可以影响马匹表现的部位,除了以下几个特点。大多数的人都喜爱马匹有著优美的头部、明亮且和善的眼神、直耸的耳朵以及机警的神态。在英文的古词「fiddle-headed」就是指马匹的头部很粗糙,特徵不够优美。

马匹无法像人一样经由口腔来呼吸,所以鼻孔的大小和形状就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吸入氧气的能力,例如用来竞速的赛马如纯种马(Thoroughbreds),就需要较大的鼻孔及完好的鼻软骨。

经由马匹的眼睛及耳朵,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来了解马匹的性情及性格。如果马匹的眼睛大且和善,没有眼白露出同时眼球不会转动,通常显示这匹马具有良好且顺从的个性。相同的,一匹性情好的马,耳朵必须直耸往前,保持机警,而不是耳朵向后,俗称「背耳」。

头部还有两个区域是会影响马匹表现的,一个是咽喉部(throat),另一个是头顶及后脑部(poll)。后脑部是马匹头骨和脊椎骨接合的地方,就在耳朵的后方。如果这个地方很僵硬,马匹将无法经由骑乘者的手而软化,进而受衔。相同的,马匹的咽喉部很粗厚,也同样无法感应骑乘都手部细微的指令,会让骑乘都感觉像是在骑一块大木板一样。

马匹的颈部,应该要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成一定的比例,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和缓柔顺的拱形是很理想的,没有多馀的肌肉在颈下侧方(bottom-line)。种马相较于骟马及母马,有更丰腴的颈脊(top-line),虽然有些特定训练的马匹如进行花式骑术训练的马匹,其颈脊会更加的明显。如果马匹在颈部下方的肌肉太过于粗厚,则容易会有僵硬感及不顺从骑乘的倾向。这时,可以藉由训练颈部上方的肌肉来进行改善,以放鬆颈部下方的肌肉,使颈部肌肉更加的柔顺且呈现拱形,以利骑乘。

颈脊(top-line)的距离是从头顶及后脑部(poll)到马肩胛骨间隆起的部分(withers),颈下侧方(bottom-line)是从咽喉部(throat)到胸部处之颈肩部交接处,颈脊(top-line) 的距离与颈下侧方(bottom-line)的距离比例最好是2:1。这和肩部倾斜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肩部倾料的角度太大时,马匹的颈脊(top-line)就会变得比较长些。

前肢部分

肩部理想的倾料角度是45到50度之间。一般来说,骹部(pastern)的角度又会和肩部的角度相关连。肩部的倾斜角度也和马匹步伐的长度有关,太陡直的肩部,其步伐也会相对的缩小,这种马在骑乘时就会比较不平稳舒适。有著理想肩部倾斜角度的马匹,其受伤的机会也减少许多,同时在骑乘时会较灵活。

脚,是马匹最重要的部分。如果马匹在四肢有形态上缺点的话,则其在运动上的表现一定是大打折扣的,无论马主如何地训练牠,都是枉然的。在正常的站姿,马匹的脚必须看起来很挺直,肌肉饱满且很结实的,支撑起马匹是很平稳的状态。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2)

前肢在正常情况下,支撑著马匹65﹪的体重。在从马匹正面观察时,双脚之间的距离必须适中,从与肩部的接合处笔直地往下。前肢之间的距离若是太大,则会造成左右摇摆的步伐,这会使骑乘者感觉到晕眩,有点像是晕车般的不舒适感。若前肢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则可能在骑乘时,两前肢会相互撞到,进而造成马匹的伤害。当这些情形发生时,可以利用特殊的修蹄法及穿上特殊的马蹄来改善,但最根本的预防方法还是在选购马匹时,加以注意马匹前肢的形态。前肢必须笔直且不能有向内或向外扭转的形态。理想的前肢及相关形态不良的前肢均如图所示。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3)

【前肢正面图】

Ideal:为理想的形态。

Bench-kneed:主要是马匹的掌骨无法和腕关节的中央垂直呈一直线,这种前肢形态常常造成腕关节有碎片骨的发生。

Bow-kneed:这种站姿会使马匹将主要的体重集中于外侧,尤其是外侧的软体,容易形成「Side Bones」。

Knock-kneed:前肢的腕关节太过靠近,这种形态会造成马匹在运动时,上方的桡骨及下方的掌骨无法完全的分离及进行腕关节,造成腕关节的运动不全及受力不均。

Toed-In:蹄部向体中央旋转,具有这种形态的马匹,常会有划步(paddling)的出现。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4)

【前肢侧面图】

deal:为理想的形态。

其中较严重的是Calf-kneed,这种形态的马匹常发生后侧韧带及腕关节的伤害。

马匹的前臂(桡尺骨部分)最好长些,且肌肉丰厚。腕关节最好大且平坦,而非圆而肥满。因为有些韧带必须由上而下通过腕关节以连接腕关节以下的骨头,所以大且平坦的腕部能提供最大的活动空间。

而掌骨(cannon bone)则不建议太长,掌骨太长的马匹倾向于前肢会较没力量。

后肢部分

虽然后肢没有像前肢负载马匹较多的体重,但是后肢却是马匹往前推动的力量来源,所以形态上的完善也是很重要的。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5)

【后肢后方图】

Ideal:为理想的形态。

Bow-legged:跗关节向外侧突出,蹄部则向体中央转入,马匹在?态上就会受 到影响。这种形态常使马匹后肢的骨头、肌肉及韧带有过大的张力,易发生伤害。

Cow-legged:形态相反于Bow-legged。 具有这种形态的马匹,其在运动上的表现如停止、转向及滑动时等动作较差。

马匹的知识(马匹的形态)(6)

【后肢侧方图】

Ideal:为理想的形态。从臀部往下垂直画线,会经过跗关节后缘,再与掌骨后缘(cannon bone)平行。

Sickle-hocked:镰刀状的后肢,马匹具有这种形态的后肢,常发生骹部后方韧带变厚,使得关节后方肿胀而成跛行。但这种形态的后肢却是作Reining Horse的理想形态,以利马匹作出急停后肢滑行的表演动作。

无论马匹的体型完美与否,马主在选择马匹时,最重要的考量是购买马匹的用途及马匹的个性及性情,当决定好马匹的使用用途及马匹性情和善时,才去考虑马匹的体型是否适合?这样才能作出最聪明及最适当的决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