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原创优秀作文(初中生原创优秀作文)

小时候,我曾在我家的大书房里搜罗出许多泛黄、卷边的旧杂志,拂去封面上的灰垢,粗略翻阅。那时不知其中滋味,以致其中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唯独有一篇《茶干》,将那万顺茶干的淡香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不加修饰、清新俏皮的语言,让年幼的我在拼命咽口水的同时,也记住了记录它们的人。

这,就是我初逢汪曾祺先生的“味道”时的情景了。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汪老先生娓娓道来,已让人不由得想象那一碟香椿拌豆腐,该是多么令人垂涎三尺!“下香油数滴”,我一向不喜香油,却因汪老先生的这几句描述而为那味道沉醉!

枝上的香椿叶老了,接着,便到了端午。

那篇《端午的鸭蛋》,杂志上常常出现,后来又听老师讲过,我仍不觉得厌烦。反倒是有时看厌那些华丽文字,便不由自主地翻出这一篇,边看边想象那用筷子轻轻一拨,就“吱”地溢出红里泛黄的油汁来的高邮咸鸭蛋的味道了。

前几天,偶然与老师聊到汪曾祺先生。老师说:“汪曾祺先生寫文章很有趣,最爱看他写吃……”我听罢,竟捂嘴哧哧地笑,用村上春树的话说,那感觉真好比“在艳阳天里和一只毛茸茸的小熊一起拥抱着滚下长满青草的山坡”。我明白,我并不是在为老师也喜欢汪曾祺先生而欣慰,而是为汪曾祺先生被世人所喜爱而欢愉。我喜欢的作家有许多,但称得上深爱的,极少。而我深爱汪曾祺先生的原因,是他有“味道”。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味道,不仅仅因他常写美食,且因读他的文章,总会让我想起安适的清晨与傍晚,流过溪涧的汩汩山泉。干净透亮,朴实清明,消瘦而不嶙峋。他一生历经坎坷,却不怒不怨,只执一支笔,伏于案前,安然写着刺激味蕾的朴素小食。

初中原创优秀作文(初中生原创优秀作文)(1)

读了许久汪曾祺散文的我,也想用他的味道写写我挚爱的岐山臊子面。开篇是这样的:“最有古早味道的,莫过于街边小摊上的一碗飘着红油的岐山臊子面,只因它与那岐山本地人的成长与老去朝夕相伴。”写罢掷笔,只觉浮躁之气迎面而来,何谈有一点儿清淡味、怀念味呢?

也许,汪曾祺先生的味道,是与生俱来的。我辈世俗之人,学不来一星半点儿,只记得如何卖弄辞藻了。

罢了,如此这般,我便常读一读他的文字,也当是沾染沾染汪老先生的味道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