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时赵匡胤还是个小趴菜(黄袍加身时赵匡胤还是个小趴菜)

黄袍加身时赵匡胤还是个小趴菜(黄袍加身时赵匡胤还是个小趴菜)(1)

公元951年 澶州

24岁的赵匡胤当时就震惊了,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此时自己的偶像郭威正被其手下的兵士拥簇着,将代表皇权的黄袍加盖在他身上,郭威一再推辞,兵士们叫嚷着,如果郭威不接受,就拒绝北上抵御契丹的入侵。这些兵士都是郭威的亲信,他们的脸庞因幸福变得红彤彤的,似乎黄袍是穿在了自己身上,当然也包括赵匡胤。万般推辞下,郭威最终将黄袍穿戴整齐,众人齐齐跪倒,山呼万岁。接着便是郭威的即位演讲。

赵匡胤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小明小声问道:“契丹人马上就打过来了,咱们现在的防备是不是太松懈了?”小明可是军中的老人了。

“你可真逗!”小明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赵匡胤,“你不会真的相信有契丹人吧?”

赵匡胤瞪大了眼睛。

“如果没有契丹入侵,怎么调动如此规模的大军?没有大军,怎么兵变?没有兵变,怎么黄袍加身?黄袍不加身,怎么……”小明没再往下说,这已经说得够明白了。

赵匡胤的三观再次被刷新了。

郭威一向不按套路出牌,他是见识过的,上次见识的时候还是在上次。那是两年前,赵匡胤刚投入郭威帐下不到一年,便跟随郭威北上陕西平定秦王李守贞的叛乱。其实李守贞早就被白文珂、郭从义、常思三位大将打败了,但他深得“苟”之奥义,退守在河中城里,三位大将攻了小半年,愣是没打下来。后汉皇帝刘承佑只好请郭威出马,刘承佑主要怕再打不下来,自己的后汉先撑不住了。

之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郭威达到战场后,所有人都认为大军会师,合力攻城,必定攻无不克,一举拿下李守贞。没想到郭威只是围着河中城转了几圈,便命令所有人:安营扎寨。并且不是简单的营地,而是在河中城东南西北,都建立营寨,带堡垒那种,以至于大军人手都不够,还征调了附近两万多百姓,一起修营寨,每天不干别的,就是盖房。外边一圈盖完了,就往里面盖,战场直接变工地,最后盖得多到城北的营寨都没人住——另外三个营寨都住不满——兵士们的心理基本都是:咱也不明白咱不敢问。

当然,河中城上的李守贞也不明白,但他更多的是庆幸,另外三位将军猛攻了半年,他们咬紧牙关死守,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虽然后汉军队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但自己这边也渐渐有点吃力了,毕竟物资消耗的很快,又没有太多准备时间,军容军纪都顾不上了。现在突然松了一口气,他们也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以迎接接下来的进攻。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守贞觉得不对劲儿了,城外的后汉军似乎过起了小日子,看着一天天新起的楼盘,后汉军兵眼看实现住房自由了,就这么盖,迟早有一天要盖到城墙下面,那不是彻底把门堵死了吗!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了。于是一天夜里,李守贞第一次主动出击了,这次袭击非常突然,后汉军队毫无准备,本来白天干了一天活儿,晚上睡的就香,敌人就杀过来,迷迷糊糊的哪有心情打仗,兵士们拔腿就跑,好在营寨挺大,都是自己盖的,兵士们退起来很娴熟,几乎没有什么伤亡。而且李守贞的目标好像也并不是杀敌,他带领河中城的士兵,干起了拆迁办的事儿,把兵士们几个月辛辛苦苦盖的营寨,毁了个七七八八,然后扬长而去,退回城里,双方甚至都没怎么交兵。后汉官兵看着马上要交钥匙的新房变成瓦砾,纷纷跳脚骂街,郭威的帅帐则一点动静也没有,赵匡胤一晚上都在忙着拦住那些要闯帅帐的兵士们。

第二天,兵士们列队整齐,等待郭威发布命令。现在营寨也没了,大家都憋了一股劲儿,此时不攻城更待何时!

郭威洗漱完毕,不紧不慢地说:把老百姓叫回来,咱们原址重建。

兵士们齐声高呼:真的会谢!

军令如山,不管有什么埋怨,命令必须要执行。兵士们最终发现,前几个月是最难受的几个月,也是最好的几个月。因为李守贞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就好像他在城外画了一个看不见的圈,只要营寨修到圈里,李守贞就会带兵出来将新修好的营寨捣毁,后来后汉的兵士也学精了,盖的房子都是豆腐渣工程,能勉强立住就行,时不时还在营寨里弄点小机关什么的,让李守贞的军队也来的没那么轻松,偶尔也会有些交锋,但双方损失都不大,就这样过了一年。赵匡胤甚至觉得自己对战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李守贞带出来的兵越来越少,而没被毁掉的营垒越来越多的时候,才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在这时,郭威发出了攻打河中城的命令。

后汉官兵恨不得把河中城给拆了。

结果可想而知,李守贞一败涂地,毫无反抗之力。之前他的守城士兵每次出城都会多多少少会损失一些,但损失又似乎可以不计,经过一年时间的消磨,减少了大半。因为总是出城,河中城的守军,都知道北边城门的营寨是空的,可以逃生,所以后汉军一开始工程,很多守军就从北门偷偷跑了,李守贞倒也是条汉子,不投降也不逃跑,把全家人聚齐后,点了一把火。

李守贞战败自焚之后,郭威复盘了整个战略过程,首先,从李守贞选择守城的位置和半年的坚守就可以断定他毫无投降之心,绝无劝降可能。其次,三位将军久攻不下,说明李守贞对自己的守城能力很有信心,在如此决心和信心之下强行攻城,我方兵士或可强行攻下,但必定也会损失惨重,平添不必要的死伤,毕竟,叛乱的可不是李守贞一个人。赵匡胤听完如醍醐灌顶,深刻见识了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后来,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的相继归降也验证了郭威的想法。也是在那一战后,赵匡胤把郭威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今日之事,实非朕之本意,临危受命,定上不辱皇天,下不负后土,势必驱除胡虏,一统江山。”郭威说完,众人再次山呼万岁。

赵匡胤跪在郭威脚下,看着威风凛凛的新皇帝心想:这临时做的黄袍可真合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