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望月的寓意(望月背后有哪些文化内涵)

天鹅望月的寓意(望月背后有哪些文化内涵)(1)

说起中秋节,除了吃美味的月饼之外,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赏月了,赏月就是看着月亮、望着月亮,于是“望月”就望出了很多文化的味道。譬如,古人就常常以《望月》为题写诗做文章。而且这个“望”字,最初就是专门为看月亮而造的。“望”字的甲骨文就是画了一个人站在大地上远远地看着月亮的形象。

“望”是“远看”的意思,也是由这“望月”的分析引申而来的。又因为望月最好的日子是农历十五,所以,古人就干脆称这一天为“望”了。由此,我们会想到古代农历一些与月有关的特称的日子:望,是农历十五;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朔,是农历初一;晦,是农历月尾。苏轼《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指的就是七月十六的这一天。《释名·释天》中说:“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翻译过来就是:朔是复苏的意思,是指月亮“死”去又“苏醒”过来,这是很形象的一个说法。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上说:“晦,月尽也。”就是说:晦,是一个月的尽头之日,也是月亮耗尽了的那一天。这些特殊称谓都与“望月”有关。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和望月有关的称谓吗?欢迎留言告诉八斗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