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脾胃有邪存于两髀(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四)

#【中医入门】发现中医之美# 81天,我们一起读完《黄帝八十一难经》第4天:

《四难》

黄帝内经脾胃有邪存于两髀(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四)(1)

原文: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黄帝内经脾胃有邪存于两髀(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四)(2)

翻译如下:

第四问曰:诊脉有阴阳之分及辨别方法,是什么意思?

回答:人的呼吸,呼气出于心脏和肺脏,吸气入于肾脏和肝脏,脾脏可以看作是“中州”,滋养其它四脏,所以呼吸以接受谷气。

浮脉为阳,沉脉为阴,所以脉象就有了阴阳之分。

问曰:心和肺都是浮脉,又如何区分它们?

回答:虽然都为浮脉,其中浮而且大、散的,是心脉;浮而且短、涩的,是肺脉。

问曰:肾和肝都是沉脉,又如何区分它们?

回答:虽然都为沉脉,其中牢(坚、固之义)而且脉形比较长的,是肝脉;重按至骨感觉沉软,轻按时又比较实而有力的,是肾脉。脾脏是“中州”,所以迟缓而长在浮、沉之中。这就是区分脉象阴阳的法则。

黄帝内经脾胃有邪存于两髀(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四)(3)

问曰:脉象的说法很多,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还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按照这样的理论,寸口部位难道会有六种脉象一起搏动吗?

回答:这个理论,并不是说寸口部位有六种脉象在一起搏动,而说的是浮脉、沉脉、长脉、短脉、滑脉、涩脉这六种脉象。浮脉是阳脉,滑脉是阳脉,长脉也是阳脉;沉脉是阴脉,短脉是阴脉,涩脉也是阴脉。所谓的一阴一阳,指的是脉来时沉而且滑;一阴二阳,指的是脉来时沉、滑而且长;一阴三阳,指的是脉来时浮、滑、长,不时又出现一沉之象。所谓的一阳一阴,指的是脉来时浮而且涩;一阳二阴,指的是脉来时长而且沉、涩;一阳三阴,指的是脉来时沉、涩而且短,不时又出现一浮之象。诊病时,要以各经脉(脏腑)在寸口脉的相应部位来判断疾病是逆还是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