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假期阅读的读后感(假日读书笔记三)
昨天晚上,挑灯夜读,至今天的丑时,方释卷,躺平。
最近多读短文,短散文,间或也读大部头的著作。如许纪霖先生的《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以赛亚•柏林《启蒙的三个批评者》,还有《庄子》以及《六祖坛经》。
《庄子》和《六祖坛经》,我常读,有事或没事,我都会打开读一段或几页。最初读《庄子》和《六祖坛经》,我有颇多疑惑,读得多了,结合自己的阅历,原来的疑惑渐渐少了。当然,新的疑惑也有可能随之而来。
上小学时,有人成绩好,有人成绩差,大人就说成绩好的孩子聪明,成绩差的笨拙。上初中后,课程多了,增加了物理和化学,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偏科现象。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人无所谓聪明和笨拙,即所有人的智力都是相同的,但是,智力又是有方向性的。也可以这么理解,所有人的智力矢量都是相等的,但是,投射到不同方向(或曰学科)智力的高下便不同。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你所从事的或你所开拓的事业恰好与你的智力矢量方向相同,你的智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就称你为天才。反之,人们就说你是笨蛋。《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慧能的意思是,他在弘忍大和尚那里,一听到大师讲演佛法,便当下顿悟自己的真如本性。因此,希望将这顿教法门推行开来,让这些学习修行佛教法门的信众能够顿悟菩提智慧,各自观照本心,识见自己的真如本性。如果自己不能开悟得解,那就需要寻找那些理解了顿教最高最上乘法门的大善知识们,来直接开示正确的开悟途径。这些善知识们与佛法都有很大的因缘,通过所谓的开化教导令众生开悟见性。慧能所说的开悟正是我所说的人们要努力寻找到自己智力的方向。
因此,每个人都无须自卑,众生皆是平等的,无论是所谓的智商,还是情商。当下有理论说每个人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同,有高下,其实,都是骗人的鬼话。
所以,无论是《六祖坛经》,还是《庄子》,多读都是有益的。至于孔孟之道,我认为不读也罢。
昨天晚上读的短文有铁凝的《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莫泊桑的《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陈建功的《情痴不关风与月》和梁晓声的《鸳鸯劫》。
尽管铁凝贵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主席,坦白地说,她的作品在我的心中没有地位,也就不足挂齿。
莫泊桑的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回顾他的恩师福楼拜对他的影响。他曾在多篇文章里详细阐述过福楼拜对于修辞的主张,那些主张与莫泊桑论述的关于观察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莫泊桑说:“无论叙述什么事情,都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用一个动词来表达,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找出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直至找到为止。绝不能满足于“差不多”;绝不能借助于投机取巧的方法,即使这个方法用得很巧妙也不行;也绝不能玩弄文字游戏来避开难点。”对此,我深以为然。莫泊桑所说的才气,实质上就是一种长期的文学修为。
陈建功的此文,主要是回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读书的渴望。类似的回顾常能看到,但是,类似于陈建功的才气却不常有。陈建功先生的表达水平让我不得不为之折服,确属上乘中的上乘。
梁晓声先生的《鸳鸯劫》,实在是妙,妙不可言。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