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

刚刚落幕不久

第四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

精彩的演奏让乐迷朋友们流连忘返

深圳大学教授、资深乐评人辜晓进

在观赏现场演奏后也是赞叹不已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现场感受吧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1)

李昱璋是选手中最后一个上场的。她黑衣黑裤,中性着装,快步上台,鞠躬,落座。略调琴凳,轻拭琴键,舒一口气,便目视指挥陈燮阳。得到回应后,在中音区沉稳触键,随即下颌微仰。短短一小节音符,她似乎已迅速沉入自己的音乐世界。

她演奏的曲目是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Op.58,以下简称“贝钢四”)的第一乐章。这也是贝多芬五部钢琴协奏曲中唯一由钢琴领奏并首先推出第一主题的作品。因此,乐队开始前钢琴的简短表达,就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那样,起着先声夺人、奠定音乐走向的重要作用。而李昱璋的领奏,无论声音控制还是情绪表达,都令人满意。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2)

这是第四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的闭幕颁奖音乐会的一个场景,5月18日晚在深圳音乐厅。艺术节为期一周,“福田杯”全国青少年钢琴精英赛也同时举行。表演、比赛、大师课、音乐讲座……一周活动密集而引人关注,郎朗当晚为所有比赛都能在深圳音乐厅这样的“国内顶级音乐表演场所”举行而点赞。

当晚的音乐会上,儿童组和少年组的第一名、专业组的前三名以及中国作品演奏奖的获得者,逐个上台进行了汇报表演。专业组的演出均由深圳交响乐团协奏,并请来指挥大师陈燮阳亲自指挥,规格甚高。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知名音乐学府和深圳交响乐团的9名评委专家悉数到场,包括中国音协钢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韦丹文教授,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朱傲文教授,深交团长聂冰以及郎朗的恩师、本届音乐节的评委团主席朱雅芬教授等。

我注意到,朱雅芬老师虽年届92岁高龄,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全程端坐观摩,毫无倦意。而此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钢琴大师郎朗,更是早早来到音乐厅,观摩中频频与身边的评委专家轻声评议着台上孩子的表演,并在所有孩子演出后鼓掌喝彩。

当晚上台演出的孩子们,则个个神情专注,表现出色。那一刻,对他们来说是庄严神圣的,而观众则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他们不负众望,以自己的理解和演绎,向观众展现出钢琴所独有的音乐魅力。

最先上场的是获得中国作品演奏奖的两个孩子,分别是儿童组的王艺轩和少年组的秦杨悦,曲目都是储望华改编的作品。储望华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主要作曲者之一,其父储安平早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王艺轩演奏《浏阳河》。这孩子技术好,活泼,灵动,眼神丰富,有表演的欲望,能将一种由衷的喜悦传递到指尖。这令钢琴版的《浏阳河》,较好地还原出歌唱的美感。在第二阶段的演出中,艺轩作为儿童组第一名获得者再度登台,曲目是海顿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50)第一乐章。此曲对这样一位小学生而言,可以说技术和音乐的挑战并存,但她却弹得轻松自如,精准无误。

秦杨悦演奏《茉莉花幻想曲》。此曲比《浏阳河》复杂得多,演奏者也因此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杨悦看上去较为内敛,演奏风格似也以细腻抒情见长。她弹的《茉莉花》,舒展开阔,柔美悠扬,且若有所思,但也因力度变化不够而略欠神采。在随后作为少年组第一名演奏肖邦《b小调练习曲》(OP.25 No.10),则较好地展示出她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开始段落连续快速的八度双音弹奏,颇有气势,滴水不漏。

总的来说,儿童组和少年组的曲目都出人意料地放弃了炫技作品,而更加重视音乐性。我赞赏这一选择。技术固然十分重要,有时甚至也会成为决定因素,但最终比拼的毕竟还是音乐表现。

专业组的表演明显强化了当晚演出的专业性,不仅一律选用了著名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而且全部由深交这样的优秀乐团协奏,并由指挥大师陈燮阳指挥。我已很多年未现场欣赏他的指挥了,虽年过八旬,但神气未减,宝刀不老。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3)

首先上场的是获得专业组第三名的吴优男,曲目是格什温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这小伙子的演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见他笑眯眯走上台来,沉着坐定,充满自信。演奏期间,他驾轻就熟,活力四射,肢体跟随乐曲律动,似已与这首爵士风格的音乐融为一体。在多变的速度处理和格什温特有的音乐张力,以及与乐队和指挥的配合方面,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4)

接着是专业组第二名齐一多,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第一乐章。此曲难度更大些,且人们耳熟能详,因此对演奏者也有更大挑战。一多的演奏,辉煌壮丽,华彩乐段也选用了较难的版本,但略欠精致。

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李昱璋。她作为专业组第一名获得者,选择以旋律优美著称的“贝钢四”第一乐章作为汇报曲目。经过钢琴领奏后一长段的乐队过渡,她再次进入之前已经确定的主题。但很快,她指下的音符变得绵密亮丽而波澜起伏,并试图在力度变化并不广阔的空间,表达出更多的音乐层次。这一乐章的多个段落,有着令人着迷的安静而浪漫的气息,如林中小泉,汩汩流淌,四周却悄无声息。李昱璋的演奏较完美地表达了我所期待的这一意境,而且她自己似乎也陶醉其中。她的那种从容不迫和深度沉浸,超越当晚其他选手。在一段绚烂颤音后的突然弱奏,则显示出她自己对乐曲的个性化认知。

此外,当晚她对乐句的处理把握以及与乐队的过渡交接,听上去也都无懈可击。作为音乐学院的大一学生,这样的成熟度和完成度,已经超过我的预期。而她最终成为最高奖的获得者,也使得此次评奖更具说服力。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5)

作为闭幕音乐会的压轴表演,郎朗在一片欢呼声中走上舞台,演奏了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五个段落。《哥德堡变奏曲》是郎朗近年下了苦功并成功完成的艰难作品(对郎朗而言,主要不是技术上的艰难),而他的现场演奏尤为难得。去年他在坪山大剧院演奏的95分钟版《哥德堡变奏曲》,堪称绝佳。我认为那场演出甚至超越他在全球发行的CD。此次在演出前与他短暂交谈时,他谦逊地对我这个看法表示赞同。

郎朗是怎么成为音乐家的(郎朗在深圳托起钢琴新星)(6)

-END-

作者:辜晓进(深圳大学教授、资深乐评人)

编辑整理:幸福福田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