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反恐战争(反恐新战场社交媒体上的)

国际先驱导报9月12日报道“希望大家来到‘哈里发’开启光辉的人生”——这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的一段留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最新反恐战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反恐战争(反恐新战场社交媒体上的)

最新反恐战争

国际先驱导报9月12日报道“希望大家来到‘哈里发’开启光辉的人生”——这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的一段留言。

“9·11”事件以来,美国先后开辟了三个主要的反恐战场:第一个战场在中东、北非和南亚,美国的主要目标是消灭恐怖分子的肉体;第二个战场在国际金融体系,主要目标是切断恐怖组织的资金链;第三个战场便是在数字虚拟世界,主要目标是消除恐怖组织的宣传和感召。

美国在第一个反恐战场上一直占据优势,在美军看来,无论“基地”组织还是“伊斯兰国”,都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在第二个战场,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和经济制裁,也大幅压缩了恐怖组织的生存空间。但是在网络战场上,美国虽然拥有技术、人员优势,目前却无法在这场“人心之战”中占据绝对上风。其中,社交媒体是美国网络反恐中最前沿也是最关键的领域。

社交媒体上的追、堵、封

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是美国将反恐重点转向社交媒体的开端。在此之前,美国反恐机构也注意到恐怖组织开始利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散布恐怖言论,但并不认为这些夸张、耸人听闻的言论会带来严重后果。波士顿爆炸案暴露了美国引以为傲的本土反恐体系存在的漏洞,无论是追查恐怖分子的联调局官员,还是追查恐怖组织资金的财政部,都未能发现预警情报。两名作案的恐怖分子与恐怖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他们早在“9·11”事件前就已定居美国,通过网购压力锅等简易装置制作了爆炸装置。波士顿爆炸案引发了美国政府对“独狼式”本土恐袭的重视,社交媒体上的暴恐宣传被视为是滋养“独狼”的重要养料。

美国在社交媒体上的反恐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封堵恐怖组织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从2014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在“脸书”、推特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了数轮“清理整顿活动”,仅在2014年9月至12月间,推特上关闭的“伊斯兰国”相关账号就超过1000个。“脸书”也公开表示对恐怖言论采取“零容忍”措施。除了被动封堵外,美国还采取主动的网络攻击方式瘫痪、屏蔽恐怖组织创办的社交平台。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美国网络战部队已经与恐怖分子在网上展开了长期斗争,攻击了数百个恐怖组织的网站和社交平台。

“心理战”与情报战

其二是与恐怖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心理战”。美国政府认为,虚拟世界中的反恐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区别,政府通过强力手段清除“极端思想”只能起到部分效果,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解除误解、现身说法的方式转化民众认知,使其对“极端思想”有一定抵抗力。2015年以来,美国政府将国内反恐重点转向反“暴力极端主义”,社交媒体是这一行动的重点领域。美国社交网站的信息封堵范围从“伊斯兰国”、“基地”等恐怖组织扩大至包括“种族主义”、“反同性恋”等任何宣扬极端暴力的言行,有效减少“网络暴力行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主动利用其社交平台拆穿恐怖组织的宣传伎俩,鼓励那些逃出“伊斯兰国”的人士现身说法,破除一些人对恐怖组织的幻想。

例如,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他们为什么逃离‘伊斯兰国’”的项目,汇总报道不少人受到恐怖组织蒙骗的亲身经历。国务院也主动在社交媒体上与恐怖主义支持者展开论战,揭露恐怖组织头目的黑材料或信仰污点。

其三是依靠社交媒体获取情报信息,防范“独狼”和极端人士流入美国本土。社交媒体既成为了恐怖组织的宣传平台,也同样能够成为美国反恐的重要情报资源。“9·11”事件以来,美国中情局、国安局、国土安全部等已经广泛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社交媒体监控,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信息,甚至有恐怖分子因发布社交媒体内容而被美国无人机确定了方位。此外,美国情报部门还使用哄骗、钓鱼等方式,收集恐怖主义支持者信息,诱导海外恐怖分子现形。此种打击手段也起到威慑恐怖组织利用社交媒体宣传的作用。

2016年起,美国国土安全部扩大了对社交媒体所发布内容的检查,以此作为某些人获准入境美国前签证审核过程的一部分。美国边检人员开始翻看入关人员的社交媒体,并阻止一些带有极端言论、意图不明的外国公民入境美国。

未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

美国在社交媒体上的反恐斗争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未能达到美国政府及美国民众的预期。波士顿爆炸案后,美国本土又先后发生过数起大规模恐袭。其中,在2016年6月发生的奥兰多枪击案造成过百人伤亡,是“9·11”以来美国本土最严重的一次袭击事件。奥兰多枪击案有着非常明显的“独狼色彩”,已经有一些线索表明,此案的袭击者曾经访问过恐怖组织的社交媒体。由此可见,美国社交媒体的反恐未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国政府开展的“心理战”也缺乏连续性和策略性,不少项目最终沦为“形象工程”,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美国政府既在国内以传播“极端思想”屏蔽一些社交媒体,又以“危害言论自由为名”指责他国开展类似的管制措施,这种双重标准使美国的网络反恐策略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可。从年初以来在欧美发生的一系列暴恐行动看,社交媒体蛊惑和受到精神感召的“独狼”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主要的恐怖主义威胁之一,对此,不依靠国际合作无法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专家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