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馋味记

自年初以来,江浙沪人民,一直处在被阴雨天气支配的恐惧中。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

▲大家十分担心太阳公公的安危

生活在杭州的小馋,听过最绝望的一句话是:这一阵阴雨天过后,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然后是“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接下来是夏季的“暴雨逐惊雷”。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2)

▲#南方未来半年至少4个雨季#喜提热搜

在这绵绵无绝期的雨季里,能让江浙沪人眉开眼笑的,除了和煦的阳光,还有一道这个时节才能吃到、“鲜掉眉毛”的美食。

也只有这个时节的这道菜,互相嫌弃的江浙沪人民的审美(美味的美),才达到空前地一致——它就是“腌笃鲜”

腌笃鲜,苏东坡带火的笋煮肉

腌笃鲜是江浙沪地区春天里,最为经典、最不容错过的一道时令菜。它在杭州叫做“咸笃鲜”,江淮一带称之为“腌炖鲜”,而上海的“腌笃鲜”最为出名。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3)

顾名思义,腌笃鲜三个字,“”指的是经过腌制的咸肉;“”不仅指鲜肉和鲜笋两种主料,更是道出了这道菜的味道;“”在江浙沪方言吴语中,是“小火慢炖”的意思。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4)

吴侬软语轻轻地念几遍“腌笃鲜”,脑海中立马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微微的炭火烧着砂锅,锅内咸肉、鲜肉、鲜笋在浓白的汤汁里沸腾,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5)

腌笃鲜这道菜,将笋与肉同炖,应该归功于曾经的杭州郡守——苏东坡

苏东坡爱吃笋,曾写过很多诗歌。“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绵绷。”这里的竹萌就是竹笋,他将剥壳的竹笋比作脱襁褓的婴儿,洁白如玉惹人爱。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6)

同时,北宋时期,人们认为猪是吃泔水长大的不干净,所以“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被贬官后的苏东坡入不敷出,便苦中作乐,开发了猪肉的多种吃法,如东坡肉。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7)

竹笋和猪肉,经过这位北宋大V的宣传后,开始在民间火了起来。此后的一千多年,竹笋和猪肉就成了天作之合。

乃至于苏东坡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后面,还被百姓附会上两句:“若想不俗也不瘦,餐餐笋加肉。

到了清朝,人们开始在竹笋中加入腌制的火腿肉提鲜。当时的大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记载过:“笋切方块,火肉切方块,同煨。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8)

鲜肉的鲜、咸肉的咸在竹笋的调和下,达到了和谐,十分符合江南人清淡鲜爽的口味,再加上江南多竹笋,这道腌笃鲜便在江浙沪一带流传开了。

出了正月到二月的这段时间里,年前腌制的咸肉开始变香,竹笋也随着雨水破土而出,正是吃腌笃鲜的好时节

家常的原料,江南人的讲究

虽然腌笃鲜所用到的原料很少,只要鲜笋、鲜肉和咸肉三种,但对原料的品质要求极高

笋,决定着一锅腌笃鲜成败的大半。腌笃鲜中,最有吃头的也是笋。“暗泉杂夜雨,稚笋肥晨烹。”一个肥字出了笋的鲜美。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9)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笋为“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意思是说,新鲜的笋比羊肉猪肉还要好吃

新鲜的笋鲜中带甜,但鲜味不会盖过其他食材,还能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无论荤素皆可调和,历来誉为“金衣白玉,蔬中一绝”。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0)

可是在这个冬春相接的时节,市场上既有冬笋,又有春笋,有人就困惑了,该用冬笋还是春笋呢?

以春笋来做腌笃鲜最为合适。冬笋是生长在泥土下的笋芽,而春笋是刚刚钻出地面的嫩笋,破土的春笋经过雨水的润泽,肉质细嫩,味清鲜香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1)

▲埋在土里的冬笋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2)

▲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笋

而且,春笋的纤维比冬笋粗,空隙大易吸汤汁,更适合与油水足的食材搭配,炖汤的质感要比冬笋更好。

除了鲜笋,腌笃鲜的另一鲜指的是新鲜猪肉,那么什么样的新鲜猪肉适合用来炖腌笃鲜呢?

安然度过冬天,贴了一身膘的土猪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部位,全是肥肉太腻,全是瘦肉太柴,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则刚刚好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3)

▲五花肉

当然也有人为了汤汁更鲜,除了加入五花肉外,还会加入小排骨猪蹄膀同煮。追求鲜味的上海人,放进一只土鸡来煮,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咸肉,则要选择立春前腌制的咸腿肉,这样的鲜肉还没有完全腌透变老,但已经透出了浓郁的腊肉香气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4)

▲咸腿肉

咸肉和鲜肉的比例最好是三比七,咸肉不可多。加入咸肉是为了增咸,以此衬托出鲜味,同时腌制咸肉所蕴藏的鲜,也在炖煮过程中慢慢释放。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5)

除了竹笋、鲜肉和咸肉是必选食材的外,上海人还喜欢在煮汤时丢入莴苣和百叶结,在吸收油脂的同时,还能增添豆制品的独特香味,让腌笃鲜的层次感更丰富。

好的腌笃鲜,一定得是用小火慢慢笃出来的。所谓慢火出鲜汤,必须要以弱小的火力慢慢炖煮1-2小时,才能将那股鲜香笃出来。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6)

笃的过程中,盖子不能盖得过于严实,要记得留下一条缝隙,让蒸汽带走腥气和杂质,这样炖出的汤才色泽腴亮、香气醇厚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7)

待满满一锅“笃笃笃”沸腾的腌笃鲜端上桌,只见汤汁呈现奶白色暗红色的咸肉、黄绿色的竹笋、灰褐色的鲜肉浸在奶汤之中,颇有春意盎然的江南的感觉。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8)

在浓郁的香气中,慢慢品一口汤,再夹起笋和肉放在口中咀嚼,竹笋嫩腴,汤汁鲜美,犹如春风拂面,用江浙人的一句口语来形容就是“鲜得眉毛都掉了!

嫩竹能给我们牙齿以一种细微的抵抗……竹笋它不油腻,有一种神出鬼没般难以捉摸的品质……竹笋和肉煮在一起,会使肉味更加香浓,另一方面,它本身也会吸收肉的香味。”

林语堂认为笋烧肉完美地体现了中式烹饪,重视“食物肌理”和“味道的调和”的特点。

春天一定要吃腌笃鲜 江南人的春天是不完整的(19)

与河豚、刀鱼等昂贵的开春时令菜相比,腌笃鲜的原料颇为家常,在江南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锅,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味春天的味道。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雨季里,与其闷闷不乐地盼太阳,不如用一碗鲜美的腌笃鲜,拉开烟雨江南春天的帷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