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不能做除数的说法(0不能作除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按照词典上的的解释,"除"这个字的一般意义有"去掉"或"减少"的意思,当然这是生活中常见的字面意思,数学上的"除"可以理解为"分"。因此除法运算就可以理解成去"分"或者是去"逐渐减少"的过程,和乘法的意义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这一"逐渐增加"的过程是互逆的。

关于零不能做除数的说法(0不能作除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

在了解了除法的含义后我们来看看除法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里老师经常会对学生说:"数学里面规定,0不能作除数。"这句话可真是忽悠了咱们好多年,反正心想数学里都这么下死规定了,咱听着照做就行了。长大后脑子好使了,才明白老师真会忽悠,这死规定也得有个理由啊,它怎么就那么规定了?或者我们可以倒过来思考,万一0真的作了除数,会有什么样的不妥?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番。在分析前我们得知道数学里的两种方法,一种是解释(说道理),第二种是验证(能证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用解释的方法简单说明。

关于零不能做除数的说法(0不能作除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解释一:把除法理解成"逐次相减",就是被除数重复的减去除数,直到最后的差小于除数。举个例子,5÷2可以理解成:5-2=3,3-2=1。逐次相减的次数就是最后的商,照着这种思路想,除数是0的话,5-0的次数不论减多少次,最后的结果都不变,也就是说次数不确定,商也就不确定,不确定的结果在数学运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解释二:把除法理解成"平均分",被除数看成需要分的总量,除数看成平均分的份数,结果看成每份中分得的数量。若除数是0,则意味着平均分的份数不存在,也就是整个平均分的这个过程不存在,"分"的活动就是虚无的,自然也就没有确定的结果。

关于零不能做除数的说法(0不能作除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

但是不管那种解释,都比较牵强附会,都无法作为证明。怎么证明呢?看到这里的客官我相信应该想到了,倒过来用乘法思考,看看0作为除数会出现什么情况。

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字母b表示a除以0的结果(包括各种有理数),即a÷0=b,根据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上面这个等式等价于b×0=a,我们都知道0乘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可以得到a=0,上面的等式又可以写成b×0=0。此时,无论这个b取什么值,这个等式都成立。而我们用字母b表示最后的结果,说明当除数为0时,这个除法运算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这在数学的推理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因此,"0不能作除数"这一规定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唯一性。

数学学到后来也许用的是最后的公式结论,毕竟这是先辈们用心血换来的,是最终提炼出来的简洁的东西。但是不要忘了,中间学习探索的过程我们也要重视,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因为这才是数学探索中最有乐趣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