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出现在黎明前的宝山(晓星出现在黎明前的宝山)
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已处于战略决战的历史转折阶段。国民党当局除了在战场上孤注一掷,顽强挣扎外,也加紧了对国统区的严密控制和反共宣传。处在国民党严密控制下的宝山县城,“戡乱建国”的反共宣传甚嚣尘上。
黎明前的黑暗是深沉的,但党的光芒像启明星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1948年10月,党的地下组织——大场分区委藻北地区负责人李西坪来到了宝山,通过亲戚关系与吴祚昌等人取得了联系和接触。这使城厢镇的一些进步青年象在茫茫的迷途中见到了北斗,得到了指引。不久,党组织向吴祚昌等人进行了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布置了任务。1949年1月1日,一份以《晓星》命名的不定期综合性刊物,开始出现在了黎明前的宝山,并在学校师生和社会青年中传播散开。
1949年1月1日,中共宝山地下党组织出刊的油印宣传刊物《晓星》
《晓星》是一份16开的油印刊物。封面的背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星,一只雄姿挺立的公鸡,昂首长鸣,反映了编辑者对即将到来的历史性胜利所抱有的热忱。这是一幅很有意义的时政宣传画,给人们积压已久的沉闷心理以警觉和启示。它的作者是吴淞中学的美术教师。
《晓星》共出了3期,内容有2大类:一类是政论,对时政进行评述。例如:《从大丈夫想到胡适之》《论美国的对日政策》《民意》等等。另一类是文艺创作,有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例如:《小主人的遭遇》《春雨蒙蒙中》和《旧诗新解》等。通过各种事例和人物,揭露国统区社会黑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怨声。撰稿人除编辑者外,还有周围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教师、学生。这样一份政治倾向比较明显的刊物,在当时只能采取秘密发行的方式。当年在城西小学担任代理校长的顾伯民,以公用为名,把钢板铁笔带回家里,熬夜进行刻写,再利用星期天躲在学校里与周企勃一起印刷、装订。由于刊物的内容打动了不少青年人的心,从第二辑起,宝山其他学校的部份教师和学生也寄来了稿件。顾伯民等人增加了《晓星》每期的印发量,从原来50份,增加到80份,还是不够分发。他们只得利用转递传阅的方法先向宝山中学、吴淞中学、淞阳小学、城西小学、杨东小学等学校师生和一些社会青年进行散发,再通过他们给其他群众传阅。同时,也邮寄一部份给远在太仓师范求学的宝山同学阅览。
1949年3月吴淞分区委正式批准了《晓星》3位编辑成员参加了共产党,并随即建立“中共宝山城厢临时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了扩大在青年中的影响,并吸引和团结更多的群众一起来迎接解放;也为了要把《晓星》的政治色彩稍微冲淡些,以便于长期立足,支部经过研究,决定成立“求知文艺社”,将刊物更名为《求知》。封面仍由吴淞中学美术教师设计。画面正中是一个正在用力推车轮前进的工人,寓意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迈开新的步伐,推动历史车轮前进。《求知》只出版了一期,第二期因解放临近未及印发。
1949年4月20日,中共宝山地下党组织出刊的油印宣传刊物《求知》
求知文艺社成立后,顾伯民等人还创办了“求知图书馆”。图书馆设在吴祚昌家里。他们从三联、开明等书店添购了成批苏联文艺书籍和进步作家的著作,如:《铁流》《母亲》《毁灭》等苏联名著,这些书刊在青年中传阅后,很多人打开了思路,对自己的出路如何选择、“布尔塞维克”是怎么回事,开始有了初步的了解。“求知社”成为了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当时,经常参加借阅、为刊物撰稿以及在适当场合进行时事论辩的有二、三十人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民党的反共宣传的影响、扩大了对群众的宣传。
《晓星》和《求知》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迷茫中的宝山青年却起到了一定的启蒙教育作用,也使一大批青年在党的外围,接受了进步思想。宝山解放后,这批进步青年表现积极,踊跃参军参干,成为了党在新解放区的工作骨干。
资料由宝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书本来源:《红色足迹不朽丰碑》
主创人员:贺晓晨 潘洁
编辑:盛杰
校对、审核:葛静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