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各省市奖牌榜 的后奥运人文遗产如何开发利用

北京奥运会各省市奖牌榜 的后奥运人文遗产如何开发利用(1)

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杨扬提交了一份书面发言《关注后奥运人文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文遗产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奥林匹克带给社会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财富。未雨绸缪,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就统筹考虑奥运人文价值的锻造和遗产的开发,不仅将促进奥运会成功举办,还将使奥运会对中国社会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杨扬谈及,后奥运遗产利用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逐步落实,但目前更多关注重点放在了包括体育产业(如体育场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忽略了奥运最本质的人文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北京奥运会各省市奖牌榜 的后奥运人文遗产如何开发利用(2)

视频截图

杨扬表示,北京冬奥会可能产生的人文遗产,主要表现在奥林匹克教育、人才队伍、志愿服务、体育精神、体育健身与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

她提出以下建议:

1.既要关注奥运的物质遗产,更要关注奥运的人文精神遗产。在当前制定后奥运遗产开发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计划时,需要将人文一并纳入其中统一考虑,并同期开展奥运遗产问题的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奥运精神的保护,并为奥运后精神遗产的转化做好方案。

2.做好冬奥会人才队伍的转化和有效利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成立中国奥林匹克学院,培养奥林匹克专业师资队伍和人才;同时做好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后奥运规划和机制保障。

4.争取国际奥委会、国际滑联等支持,建立国际冰雪运动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5.利用冬奥会场馆,设立冬奥会博物馆或教育基地,设立国际冰雪运动名人堂。

6.梳理转化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成果和经验。

7.扶持包括民间体育组织、优秀运动员等在内的各层级参与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8.以奥林匹克运动为纽带,带动城市社区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渊

图片:视觉中国、倪闽景委员摄编辑:朱伟责任编辑:邵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