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都城的评价(朱元璋为何在建国十年之久)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一般来说,随着王朝的诞生那一刻起,王朝的国都就早就已确定了才对。因为在新王朝诞生之前,准皇帝就应该想好的国都定在哪里了。那个地方就决定了接下来皇帝和百官办公的地方。
但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为何在立国已经十年之久,才把南京正式定为国都呢?其实让朱元璋一直迟迟不能下决心的原因,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选择哪个城池作为大明的国都,每个地方都有优势,又都有劣势,思前想后就是拿不定主意。
朱元璋祭天
首先南京作为龙兴之地,也是朱元璋起家之地。这里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宫殿城池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并且江南的经济也是很发达。更为关键的是南京是淮西子弟的第二个家,无论是文化还是习俗上都是极为的相似。
但是南京城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在军事上面辐射北方广大地区,那里自古就是虎狼之地,为国之要塞。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就考虑在北方建都,这样就能很好的照顾到北方。但是北方城池怎么多,该选择哪个城池作为国都呢?
首先入选的有长安,洛阳,北平汴梁等地。但是最后都是无疾而终,这又是为什么呢?一开始朱元璋本人挺看好汴梁的,觉得汴梁的地理位置,还算合适,但是环顾四周,却无险可守。在城池安全方面,还不如南京,南京好在还有个长江作为天险可守,所以逐渐放弃了汴梁建都的打算。
在这之后,朱皇帝又召集大臣们商议,该在哪里建都合适。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在洛阳建都比较合适,提出的理由是认为洛阳在华夏中心的位置,方便各地臣民来京朝拜。并且还有的臣子提出,建都北平。说北平是前朝的国度,国家基础建设已经很完善,可以很方便迁都。但是也依旧有很多反对。
元大都遗址
这时候朱元璋发话,说大家说的都挺有理。说;"虽然建都在洛阳、长安、汴梁等地比较合适,但它们是秦汉、魏、唐宋等朝代的国都,距今已经年代久远,如果选择定都于此,必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国都。现如今国家刚刚安定,百业待兴。"国家没怎么多精力,展开如此大的工程,于是准备放弃。
但是选择北平也不是恰当选择。随着时间流逝,北平已经荒废十余年,城池建设也多老久,这个时候要想重新作为国都,还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维修,还是不太划算。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元璋才选择定都南京,虽然之前朱元璋一直选择在南京办公,但是把南京作为国都,还是洪武十一年的事了。
明朝将领
其实选来选去,关于最后定都南京,最终还有个小插曲。南京作为龙兴之地,距离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很近,并且明朝初年的开国将领,大多数是淮西将领。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都希望能把国都建在凤阳。
众将领的想法与朱元璋不谋而合。作为贫苦出身的人家,有什么比把国都建在自己的家乡更为自豪的呢?所以很快他就把国都选择建在了自己的家乡。说干就干,朱元璋很快派驻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在家乡凤阳修建城楼。
刘伯温
这个时候他完全没想到什么劳民伤财的想法了,因为他要赶快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还是因为地理位置实在不合适,加上百官的反对。这其中尤以刘伯温以为的“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最为反对。并且加上朱皇帝的急功近利,很多修城墙的农民心中生怨恨,开始施蛊之术,来反对皇帝的决策,朱皇帝最后迫不得已才放弃这一想法。后来朱皇帝也是折中,把凤阳降为中都。
建都的事就这样拖来拖去,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大,朱元璋也是有心无力去管这些事了。觉得还是把迁都的事留给后代去处理。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天下之大,国土之辽阔。但是但是帝王要想寻找一处合适的居住地,也是不容易的。他们要从全方位的考虑国都的安全性,实用性。
仅从这点,我们平常老百姓,虽然没有帝王的房子气派,但是住的安心。这点,我们就很知足了,你们觉得是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