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和褒姒的祸国传说背后(妖姬褒姒红颜一笑)
这时一阵笑声突然从城楼上传了下来,前来勤王的诸侯和将士们抬头一看,只见灯光映照之下,幽王拥着褒姒站在城楼上哈哈大笑,而一旁的大臣们个个面有愧色。事情到这种地步不用再说什么了,我们被耍了,好你个周幽王拿我们的忠诚当作儿戏,诸侯们非常气愤!
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于褒姒“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周末年的著名妖姬褒姒,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那么褒姒真的是灭周的祸害吗,还是她也只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呢?
大周朝从武王姬发开始兴盛了几百年后,平稳地传到了周宣王手里。虽说此时的周,朝政有些紊乱、国力日渐衰弱,但除了国人暴动,也并没有出什么大事。四周的敌对势力打不过它,周朝的内部也还说得过去,归属的诸侯里面也没有商汤、姬昌这样的野心家,只要皇帝干得不是太出格,政权还是比较稳固的。
但不知从哪天起街头巷尾的小孩突然唱起了同一首儿歌:“月将升,日将浸,檿弧萁服,实亡周国!”
儿歌的出处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它不像以后的什么“十八子”“末道石人一只眼”之类的寓意明确,有政治企图。使得大家到现在也搞不清楚编这首儿歌的人要干什么?难道只是想吓唬一下周宣王吗?
但不管怎么说,周宣王知道了这首儿歌的存在,并且十分吃惊。在思考了很长时间都没想明白儿歌的含义之后,他召开了一次名曰“奇怪儿歌讨论会”的活动。与会的大臣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推敲后,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臣发言道:“‘檿’是山桑木的名称,可以用来做弓。‘萁’是草的名称,可用来做箭袋。我认为这首儿歌预示着我国未来会发生弓矢之祸!”
周宣王一听大惊,这可不行。祖上传下来的江山在我手里可不能出乱子。于是他试探着问道:“那将所有做弓箭的人杀光,再将所有的弓箭销毁,你们看怎么样?”
大臣们一听这个主意可真够馊的,因为一首儿歌杀这么多人也太不尊重老百姓的人权了。想到这里,大臣伯阳父发言道:“臣夜观天象,弓矢之祸将出现在陛下宫中,与弓矢无关,后世必有女子乱国!请大王勿杀无辜的人、毁军旅的兵器。”
周宣王
其实伯阳父观没观天象很是让人怀疑,他的用意很简单,只是不想让周宣王滥杀无辜,可他没想到就因为这句话间接地害了刚刚出生的褒姒。
宣王听伯阳父这么一说就信以为真,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主意太烂了,立刻就结束了会议,急匆匆赶回了后宫,见到了自己的媳妇姜皇后问道:“媳妇呀,最近后宫出没出什么奇怪的事情?”
姜皇后一听大惊:他怎么知道的?这下不好隐瞒了,便回答道:“宫中没有什么怪异的事,只是先王有一个嫔妃卢氏,年方二十四岁,怀孕八年,(另一种说法是怀胎四十多年,不太可信)才生下一个女儿。”
为什么说姜皇后隐瞒这件事呢?因为古代的君王十分迷信,如果知道卢氏嫔妃怀孕八年才生下一个小孩,肯定会视她为妖孽,到时卢氏嫔妃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而姜皇后的回答表示出这件事她早已经得知,但并没有禀告宣王,可见她是在有意隐瞒。
宣王一听竟然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别人怀胎八月,她卢氏为什么怀胎八年,这可得搞清楚她生出来的是什么,别动摇了我的江山。于是宣王赶忙召见了卢氏,询问这件事情。可卢氏嫔妃的回答,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不次于任何神话传说和现在的科幻故事。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夏桀时期,当时的夏桀不知遇没遇到妺喜。
有一天他在上朝的时候,天空中突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日。两条龙从远处咆哮而来,伏于殿上,在夏桀以及众大臣惊讶的注视中,旁若无人地当场表演起了真龙秀。夏桀和他的臣子们又是惊讶,又是尴尬,还有一点点好笑。他们见过不要脸的人,可没想到龙里面也有这样脸皮厚的家伙,众人无法阻止这两条龙的行为,只好静静做观众。
那两条龙越战越勇,许久方罢。夏桀一看他们停下了,赶紧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龙回答道:“我们是褒城二君,经过贵宝地,眼看环境不错,借用一下。”夏桀闻听此言狂晕,拿我这里当什么了?郁闷。
那两条龙自我介绍完了之后伏在地上还是不走,夏桀大惊,难道它们还想来第二次?这成何体统,赶忙示意武士们去请这两条龙离开。但折腾半天之后,两条龙就是不动,双眼瞪着夏桀,嘴里还流出了口水。夏桀更是吃惊,难道它们做累了想拿自己当甜品?但再仔细一看,两条龙并没有吃他的意思。夏桀非常聪明,他想了一会,终于明白了两条龙的意思,原来它们是想留下些记号,证明自己到这里来过。
由此可见这两条龙的道德修养也不是很高,可以算是在名胜古迹留下“XX到此一游”等字迹的游人的前辈了。夏桀想明白它们的用意又犯难起来,龙不会写字,无法留下墨宝之类的东西,它们究竟要留下些什么呢?想来想去他忽然发现两条龙已经流了一地的口水,就算留的是这个吧,脏是脏了点,但也属稀有之物呀。
于是夏桀命人取来金盘,满满地装了一大盆龙的口水,放在大木柜里锁了起来。两条龙看到愿望达成,心满意足地腾空而去。
夏桀可能认为这个柜子里面的东西太恶心,便将它紧紧地锁起来,这一锁就是几百年。时光飞逝,商灭夏,周灭商,统治权传到了周厉王手里。有一天周厉王在宫里散步,突然听闻到宫中的一个柜子里面金光灿烂。他忙招人询问,才得知夏桀时期发生的这件离奇的事情。出于好奇,周厉王召集全部的宫娥后妃,一起来参观这个奇异的柜子。
柜子在百众瞩目的眼光中打开了,金盆还是金盆,口水也还是口水,并没有什么异常。可就在这时不知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龙的口水撒落在了地上,在众人的惊呼中,口水聚集在一起,慢慢化成一条金色的小蜥蜴。这条蜥蜴在宫殿里左窜右窜,终于碰到了卢氏嫔妃,并且迅速逃逸到了卢氏嫔妃的体内,消失不见。周厉王看到很是惊讶,不知当时他做出了何等处理,但没过多久厉王就挂了,周宣王继位。
继位之初的周宣王励精图治,想要恢复大周的强盛,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件事。于是机缘巧合,这件事一瞒就是将近八年,要不是那首古怪的儿歌,这段离奇的往事可能会成为永远的秘密。
听完卢氏嫔妃的陈述,周宣王大惊道:“此女是怪物,你抱出我看看!”
卢氏赶紧回答:“妾知道这是妖物,女婴生下来的那天晚上我就让宫女将她扔到御河中浸死了!”周宣王听到这里还是不放心,真的淹死了吗?他心中充满了疑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虽然自己号称真龙天子,但也不是龙生的,那只不过是个称号而已。而现在真的出现了龙女,万一她没死搞个叛乱,以当时民众的迷信心理,肯定有许多人响应。退一步说就算此女不叛乱,也难保个别人不会把她当作幌子图谋不轨,所以这个来历神秘的女孩必须得弄死,但怎样才能确定她是生是死呢?
万般无奈之下,宣王去找大臣伯阳父占卜。宣王询问的这位伯阳父应该算是个真正的占卜大师,其先前说的“弓矢之祸将出现在陛下宫中,与弓矢无关,后世必有女子乱国”以及这次说的“妖气虽然出宫,然而还在人间”都无比正确,不得不让人佩服。
得知妖女未死的周宣王,急忙命令士兵到宫女抛弃婴儿的御河中寻找,可找了很长时间,那个婴儿竟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下周宣王更急了,一个小小的婴儿竟然会玩消失,这不是妖怪是什么?要是让她长大了,那威胁得多大呀,一定要尽快干掉。于是他贴出榜文,通告全城:不论是谁,只要敢隐匿御河内发现的婴儿,就满门处死。这个通告一贴出,立刻就闹得满城风雨,成了周国居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就这样几天之后,在城西门查访女婴的士兵,突然看到了一对夫妻,这对夫妻男的背着山桑木弓,女的背着萁草织成的箭袋,正在街上叫卖。士兵看着他俩,想起了不久前被朝廷大臣断定是山桑木弓萁草箭袋的儿歌,估计着眼前这两个人可能会和儿歌有些关系。他们又想到大臣们还说过女子乱国,便决定放过那个男子,捉女子去见天子,女婴找不到,好歹也得有个交代,这对夫妻正好成了送上门来的替罪羊。
于是他们冲上前不由分说便将女子抓了起来。男的看到妻子无辜被抓不干呀,拼命解救,结果被大揍了一顿,也没阻止成功,只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押走。真是街头生意人,大祸天上降。
卖箭的男子哭着、骂着独自来到了城外,忽然听到旁边的树林中有鸟的叫声和婴儿的哭声,这是谁呢?原来就是那个婴儿。卢氏嫔妃不舍得弄死自己的孩子,在和宫女商量之后,她们决定将婴儿裹在草席中让她顺水漂流,是死是活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当然也有资料说是周宣王夫妇认为女婴是不祥之物,就命人将其包裹起来,抛到了二十里外的清水河中。但我觉得这不太可信,一个女婴随便怎么一弄就死了,宣王为什么非要把她抛到离城那么远的河里呢?还要包裹起来。找盆水把婴儿的头往里面一按,不消几分钟不就解决问题了,他费这么大事干嘛呀?
不管怎么说这个女婴是到了水里,并且顺着水流缓缓向前漂流,不知是什么原因天上的百鸟纷纷飞落用翅膀为她遮挡阳光,用嘴将草席叼拖到岸边的一块草地上。正好此时前面说的那个倒霉男子经过这里,听到声音进来一看,发现竹席里面的婴儿太漂亮了,顿时起了爱护之心。再想到自己与妻子可能永无相见之日,不如抱这个婴儿回去,弄儿为乐,了此残生,也好有个寄托。
有了这样的想法,男子便将女婴抱了起来,大步向褒城的方向走去,而他的妻子则被宣王处斩了。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宣王还是不放心,他命令上大夫杜伯去督办查找妖女的事情。这一查就是许多年,其间兴师动众,牵连了不少人,也妄杀了许多无辜。办案的杜伯心有不忍,便命令不再追查,编了个谎话骗周宣王说女婴已经溺死。宣王信以为真,这件事便被暂时放下了。
可谁知几年之后的一天晚上,周宣王突然梦见一个美貌的少女在太庙里面大肆捣乱。宣王大惊,醒来之后仔细一想,此事必有蹊跷,随后就联想到了几年前的女婴事件。便招来当时的主办官员杜伯详细盘问,杜伯没有骗宣王,很诚实地回答道:“妖女可能已被溺死,我担心继续查找下去会惊扰百姓,于朝廷不利,便将此事结束了。”
按说杜伯说的不错,但宣王一听大怒,这分明是怠慢我的命令,行止自繇呀。如此不忠之臣,要你何用!于是命令左右推出去斩了,这下满朝大臣都傻了,这么个理由就杀人,以后怎么混呀。
这时一位大臣排众而出,向宣王大呼不可,并且说道:“臣闻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变尚然不妨,人妖宁可尽信?君王若杀杜伯,臣恐国人将妖言传播,外夷闻之,亦起轻慢之心。望乞恕之。”大臣们光听声音就分辨出这个勇敢地排众而出的人是杜伯的好友下大夫左儒。
周宣王听了左儒的话更加生气了,指着左儒的鼻子说道:“我素闻你与杜伯是好友,没想到今天你竟然敢因友情而抗阻我的命令,真是重友而轻君!”
左儒面对宣王的指责毫无惧色,回答道:“君王是对的朋友是错的,我自当逆友而顺君;而朋友是对的君王是错的,我肯定要违君而顺友。就这件事来说,您肯定是错的,杜伯无可杀之罪,你要是强行杀了他,天下人都会说你是昏君,而我要是不阻止你,天下人也都会说我不是忠臣,你要是非杀杜伯,就把我也一起杀了吧。”
宣王一看左儒竟敢顶撞自己,并且还施以威胁,心中很是恼怒,此时左儒仍在殿下和宣王勇敢地对视着。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就算先前宣王有心不杀杜伯,现在也得杀了,要不就太没面子。由此可见杜伯的死和左儒也有些关系,如果左儒的话不是这么刚硬,婉转些,宣王未必不准。但无论怎么说杜伯死了,被宣王砍了头。而左儒也真够朋友,回到家二话不说,拿出宝剑就抹了脖子,这件事对周宣王打击非常大,且间接造成了他的死亡。
三年之后的一天,周宣王带领着诸侯大臣们到镐京东郊王家狩猎场打猎、聚会。没想到已经死了的杜伯突然身穿红衣,戴着红帽,出现在了道路的一旁。
宣王大惊,想起了杜伯临死时的言语:“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宣王内心恐惧到了极点,就在他要转身逃跑的时候,路边的杜伯搭红弓,射血箭,一下就命中了宣王心口,宣王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写到这里有点像恐怖小说了,宣王被鬼射死这件事肯定是民间的传言,但宣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反正他是死了。宣王死了,幽王继位。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贪财,好色,性格还有点单纯,跟前面两位文武全才的亡国之君夏桀、商纣比起来,幽王明显不在一个档次。
所谓亡国必出奸佞,周幽王身边就出了三个非常糟糕的奸佞小人,他们分别是尹球、虢石父、祭公。这三个人天天哄着幽王玩,搞宝物,搜美女,贪钱,腐败,反正怎么不好怎么来,而幽王天性也喜欢这样的生活,于是君臣一拍即合,共同糟蹋起大周的江山。
就这样几年之后,周朝突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弄得天下大惊,朝野震动。对于这次地震幽王并不在乎,他说:“地震是很平常的事,没有必要惊讶,也没什么必要禀告我,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以现在的眼光看,幽王至少不迷信,但他对待地震这样的大事表现出的态度也真是怠慢。
周朝的大臣们可不像幽王那样想,他们认为这是上天在预示着什么。当大臣们疑神疑鬼的时候,那位占卜大师伯阳父站出来说话了:“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预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当亡!”
要说伯阳父真是厉害,简直未卜先知,二十年之后周朝果然就完了。大臣们听到这番言语更惊恐了,其中一个叫做赵叔带的人向幽王说道:“地震,乃是国家不祥之兆,希望大王能抚恤臣民,广开贤路,以弭天变,以使社稷无危。”
赵叔带话说得不错,但没选对说话的时间。他进言时,虢石父在幽王身旁,别的话虢石父不关心,但那句广开贤路却是他不愿听到的,贤臣多了他还怎么混呀。于是虢石父向幽王说道:“山崩地震,大王已经说过是天道之常,有什么不祥?叔带是个迂腐的读书人,不知天高地厚,望陛下惩罚他!”
幽王觉得虢石父说得有道理,自己亲口说了地震是平常之事,你赵叔带敢当面反驳我,造反呀!收拾收拾回家抱孩子去吧,不听话的家伙!随后幽王就将赵叔带削官为民。
直谏失败反遭罢免,赵叔带心里这个窝囊呀,大臣们也看不过去,官拜右谏议大夫的褒珦便劝幽王说:“不可罢赵叔带的官职,否则会阻塞谏言之路。”幽王一听怒了,又来一个不听话的,不修理修理你们还得了,于是他就将褒珦关进了大牢。
褒珦在牢里一关就是三年,没有被释放的迹象,这可急坏了他的老婆和家人,怎么办才能解救褒珦呢?总不能任由幽王一直囚禁他到死吧。自己家的钱不多,行贿是没办法了。听说幽王非常好色,如果能找到一个绝代佳人送给他,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但绝代佳人要去那里找呢?这可难坏了褒家的人,他们开始早出晚归四处寻找美女。
幽王好色,美女已经被他搜刮了好几遍,几乎没有漏网之鱼,褒家想找美女太不容易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褒珦的儿子无意中听到街头的某位大娘闲聊说:“大婶,你知道吗,咱们城里有个叫褒姒的小姑娘长得如天仙下凡,美貌异常,还没婆家,回头我给你儿子介绍下……”
褒珦的儿子闻听这几句话心中大喜,赶忙跑去偷窥褒姒的容貌,只见这个小姑娘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秀发如漠漠春云,明眸似盈盈秋水,简直太美了,如果把她献给幽王,父亲肯定能得救。他赶紧跑回家,跟母亲诉说完此事后,便用重金从前文提到的那个倒霉的卖箭男人手里购得了褒姒,养在自己府上,好吃好穿,并且请老师教她琴棋书画。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褒家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于是由夫人出面,公子陪同,带着全部的家底还有褒姒,向幽王所在的镐京进发。(还有其他两种说法:其一,褒珦为褒国国君,因直言劝谏被幽王所囚,族人为救他向幽王进献褒姒。其二,幽王攻打褒国,褒国无力抵抗,进献褒姒换取和平。)
初到镐京的褒姒立刻引起了轰动,幽王的那些大臣们一看褒姒仪容娇媚,眼波醉人,立刻产生了不好的联想,一同向幽王进言道:“夏因妺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丧。陛下宜鉴前朝得失,不可受此美人。”由此可见周朝的大臣们还是很不错的,有远见,敢说话,只是可惜碰到周幽王这么个糊涂的领导。
但世间的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有反对的,就肯定有赞成的。而对此事极力赞成的就是尹球、虢石父、祭公这三个人,他们提出的理由是:“种田的贫民多收了几捆禾麦,尚且重婚,大王以天子之尊,富有四海,接受一个美女,你们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此言一出,深得周幽王的心意。没错,我纳个妾,你们管得着吗?你们哪个人不是老婆、情人加小蜜,凭什么管我呀,气人。于是他声色俱厉地向众大臣说道:“再有敢阻止我得美人者,推出去斩首!”这句话一出口,大臣们没辙了,随你吧。
幽王看没有人再反对,便吩咐道:“退朝,把褒珦放了。”然后急不可耐地带着褒姒回到自己的寝宫。接下来的情节属于少儿不宜的范畴,这里不作描写,总之幽王得了褒姒非常高兴,坐叠腿,立并肩,饮交杯,食同器,形影不离。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全都丢一边去了,只要有褒姒的陪伴就一切都好,天下太平。
就这样幽王拥着褒姒尽情享乐,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出现了——褒姒不笑。这可急坏了幽王,究竟她是天生的忧郁症,还是在镐京生活得不愉快,总得找出个原因呀,要不整天对着这么一个冰美人,做什么也没有情趣。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没一个管用,褒姒就是坚决不笑。
幽王急得抓耳挠腮,却忽略了褒姒不笑的根本原因。推算起来,褒姒此时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要她整天面对着一个比自己养父还要老的男人,她心里怎么能高兴起来。其次褒姒从小就没有母爱,可能得到的父爱也不是很多,这样的单亲小孩长大后性格肯定是孤僻的。更何况她被人像商品一样买来送去,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可想而知。
可以说妺喜、妲己、褒姒三个人里面,最惨的就是褒姒。妺喜、妲己至少曾经拥有过亲人和快乐,而褒姒一直就是一无所有,爱情、亲情、友情都与她无关,想找个聊天的伙伴都没机会,这样她怎么能快乐,怎么能笑得出来呢。
不笑就不笑吧,幽王暂时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享乐。有一天,他和褒姒喝酒聊天的时候,他的原配申皇后闯了进来。面对这个突然的闯入者,褒姒不知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竟然没有起身见礼。这下申皇后不高兴了,可幽王没说话,她也不好说什么。悻悻离开后,申皇后对褒姒更加嫉妒和怨恨了。
女人的怨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产生的破坏力是无法估计的。申皇后初见褒姒时就感到自惭形秽,褒姒正在如花似玉的年纪,而她自己已经步入了人老珠黄的时期,两人一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差距太大了。和褒姒争一日之长短夺回幽王的宠爱,已经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于是申皇后除了整天长吁短叹外,想不出任何好办法。
有一天她的儿子宜臼发现了母亲的情绪非常不对头,在儿子的追问下,申皇后才坦言道:“你父幽王非常宠爱褒姒,已经到了尊卑不分的地步。前几日在翠华宫,褒姒见我来了,竟然不理不睬,自顾自饮酒,完全没有退避的意思。将来如果她得了势,咱母子就很难再有容身之处了!”
宜臼一听这还得了,你个小小的褒姒太大胆了,不教训你一下怎么行!于是他向自己的母亲说:“改天您可与数十宫人去御苑赏花,若褒姒来了,您就找个借口,令宫人狠狠打她一顿。等到她向父王告状的时候,如果父王不听那就算了,如果父王听信她的话处罚您,那么孩儿就杀了她!”
申皇后想了想,儿子说得不错,她是皇后,儿子是太子,普天之下除了幽王谁敢跟她俩叫板。就算是幽王也得给他们几分薄面,打个褒姒没什么大不了的,教训一下,让她以后放明白点也好。可申皇后却忽略了幽王对褒姒的宠爱已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何况此时的褒姒还为幽王生了一个儿子伯服。
就这样在不久后的某一天,申皇后狠狠打了褒姒一顿后,兴高采烈地走了。而褒姒呢,本来内心就不快乐,又平白无故地被人暴打,郁闷到了顶点,忙跑去向幽王哭诉道:“皇后命妾去赏花,臣妾很高兴地去了,并且从始至终都很老实,没想到就是这样,皇后还是无故打了臣妾一顿。”
幽王大怒,皇后怎么能这样欺负人呢,太不讲理了,于是他就想去斥责皇后一下。可这时尹球、虢石父、祭公这三个佞臣又开口了,他们说道:“臣们经常听别人说申皇后非常失德,而且嫉妒之心特别重,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母仪天下呢?希望大王另立国后,以安天下。”
幽王想了一下,觉得他们三个人说得有理,便下诏废了申皇后,赐褒姒为正宫国母。这下太子宜臼不干了,殴打褒姒是他出的主意,没想到母亲因此而被废,他心里既悔又怒。父王怎么能这么不懂事,为这点小事值得吗?他在私下里一打听,原来是尹球、虢石父、祭公他们说了坏话,立刻恶从心头起,怒自胆边生,提着宝剑就来杀虢石父。
虢石父吓坏了,衣衫不整地跑到皇宫里避难。幽王见他这么狼狈,就问他为何事如此,虢石父回答道:“太子无故要斩杀臣。”幽王不信太子会这样做,便命令尹球去彻查此事。尹球本就是虢石父的同伙,当然要向着自己人说话,于是他俩在将太子大大丑化了一番之后,建议幽王废掉太子。幽王一想,皇后都废了,太子也废了吧,就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大臣们闻得此举,很是愤慨。周朝是个礼法很严的国家,作风极其保守,建国之初就确定了“长子继承”制度,不仅王位要由长子继承,就是一般家庭也要如此。周幽王废太子无疑就是对祖宗的蔑视和挑衅,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于是这件事激起了朝野的不满和反对。而皇后和太子的人缘也是不错的,很多大臣都辞官回家,不干了。
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伯阳父又说话了:“周王室即将面临大祸,必亡于褒姒此女,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听了伯阳父的话,大臣们对幽王更加没有信心了,失去权势的皇后一族开始暗中密谋,准备实施报复。可幽王对这些忽视不见,他仍在忙着如何让褒姒笑起来,该满足的都满足了,连皇后、太子都封了,可褒姒就是不笑。这下幽王彻底没办法了,直接向褒姒问道:“你为什么不笑?”
褒姒回答得很直接:“我出生的时候就不会笑。”出生就不会笑,这怎么办呀。于是幽王找来虢石父吩咐道:“你若有办法让褒皇后笑一下,朕就赏你一千两黄金!”
乖乖,一千两黄金呀!从此,虢石父什么也不干了,整天坐在家里想主意,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垂千古的馊主意,被他想了出来。虢石父想出的这个主意就是后世流传了几千年的烽火戏诸侯,真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怎么想出来的,也许他天生就是个做坏人的料子吧。
想好主意的虢石父忙去找幽王,向他说道:“先王曾于城外每五里设一烽火台,有敌进犯时,白天点燃晒干的狼粪,夜晚点燃柴草,用以传递信号,招天下诸侯出兵勤王。我想如果光发信号没有敌兵的话,那时出现的情况一定会非常滑稽,或许能让皇后一笑。”
幽王一听主意不错,就这么办,于是一场亡国闹剧的大幕拉开了。
周幽王先是带着褒姒去了骊山,在骊宫里面大摆酒宴,弄得歌舞升平,灯火辉煌,吃饱喝足之后幽王下令点燃烽火台。群臣不明其用意,跪倒进谏道:“烽火台用来备缓急,必须取信于诸侯,现在无故而点烽火,是戏弄诸侯!以后倘有不测,将用什么东西来让诸侯救急呢?”
幽王摇了摇头说:“没事,做个游戏而已。”大臣再劝,可幽王就是不听。终于在幽王的固执命令之下,烽火台被点燃了,霎时间火光映天,紧接着不远处第二座烽火台也被点燃,然后是第三座,第四座。一股股火柱冲天而起,把漆黑的夜空映照得通红,还在梦乡中的诸侯,看到烽火台被点燃,认为镐京出了大事,
衣服都没来得及穿整齐,就调兵遣将,驱动战车,赶了过来。要说诸侯们的应变速度也真是够快的,没用多长时间就全部来到了镐京城下。但到这里之后大家都傻了眼,敌人呢?空空的旷野中没有一个人影,周围也不像是打过仗的样子,难道是看错了,但不远处的烽火台还在冒着浓烟呢。
这时一阵笑声突然从城楼上传了下来,前来勤王的诸侯和将士们抬头一看,只见灯光映照之下,幽王拥着褒姒站在城楼上哈哈大笑,而一旁的大臣们个个面有愧色。事情到这种地步不用再说什么了,我们被耍了,好你个周幽王拿我们的忠诚当作儿戏,诸侯们非常气愤。但气愤归气愤,没办法出气呀,大家在城下发了一番牢骚后,各自带兵退了回去。
偎在幽王怀中的褒姒瞧着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漫山遍野奔跑的狼狈样子,终于轻启朱唇笑了。这一笑令幽王非常开心,他重赏了虢石父千金,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一笑,而事情并没有就此过去。
前来勤王的诸侯中,有一位是申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幽王的岳父。这个老头按说挺够意思,幽王废了他的女儿,罢了他的外孙,但烽火台一点燃,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了过来,可见他对周朝的忠心。但被幽王结结实实耍了之后,老头实在有些控制不住情绪,上奏折责备幽王废弃皇后、罢免太子、宠信褒姒和烽火戏诸侯这四件事。
幽王刚开始看到申侯的奏折也没说什么,毕竟人家是长辈,自己做得也确实理亏。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坏蛋虢石父向幽王禀告道:“臣闻听申侯打算同废太子宜臼一起谋反,此番指责是故意给大王难堪,臣认为大王应该立刻出兵灭了他,以防后患。”
幽王听虢石父说完也害怕有叛乱产生,便调动军马前去攻击申国。申侯闻得幽王出兵的消息后,非常害怕,召集手下的幕僚商议对策。这时有一个叫吕章的人献策道:“我国靠近缯、犬戎和西夷,主公平日里和他们的关系不错,今有兵戈之祸,不如致书于犬戎,求它们出兵伐周,免申国之患!”申侯想了想,幽王既然这样对我了,翁婿之情也无从谈起了,你不仁,就许我不义,翻脸吧。于是他连夜写信,请求犬戎出兵攻周。
犬戎此时兵强马壮,正想找点事情干,申侯的求援信一来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犬戎首领先是佯装不准,狠狠讹了申侯一下之后,便率领好几万大军直向镐京杀来。
由于有申侯的策应,周朝门户大开,犬戎的军队很顺利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镐京。周幽王吓坏了,赶紧命人去点燃烽火台,但烽火台点燃后,好几天诸侯们也没有动静。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诸侯们认为这还是幽王想戏弄他们,以博取美人一笑,所以没当回事,也就没有派兵来勤王。
但我认为这不太可信,犬戎围攻镐京并不是一两天就能成功的,最起码得打个五六天,再算上犬戎行军所用去的时间,加在一起最少也有半个月。远处的诸侯可能认为这次烽火还是假的,但近处的呢?还有那些犬戎部队经过路线附近的诸侯呢?不可能不知道。再联想到上次烽火戏诸侯时,他们表现出的应变及行动速度,基本可以确定一半以上的诸侯知道犬戎攻打镐京并能及时赶来,可惜的是他们一个都没来。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诸侯们是不是想联手做掉幽王,毕竟他太令人失望了。镐京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没挺上几天,就被攻破了。犬戎军队进城后烧杀抢掠,把幽王的财产洗劫一空,由此也可以看出,犬戎根本就没有商汤、周武那样的大志,他们只是一股力量强大的土匪,完全是为钱而来。
而周幽王在城破的前夕携带着褒姒向骊山方向逃去了,但犬戎并没想就此放过他,在大部队仍留在镐京抢劫的同时,派出了一支小分队追杀幽王。这支小分队非常厉害,攻破了骊山,摧毁了骊宫,捕获了周幽王和褒姒,还有褒姒的儿子伯服。对待幽王和伯服,犬戎人二话没说直接砍了头。
对褒姒,有一种说法是犬戎人杀了她,另一种说法是犬戎人掠走了她,不管是杀还是掠,褒姒从此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幽王死了,镐京破了,诸侯的军队才缓缓而来,象征性地驱逐走已经心满意足的犬戎人后,大家拥立废太子宜臼继位,这就是后来的东周开国皇帝周平王。
平王此人也很平庸,诸侯退去后不久,尝到了甜头的犬戎再次发兵,平王无力阻挡,把国都从镐京迁到洛邑,从此西周彻底结束。
对西周的灭亡,历史上认为褒姒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褒姒真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把废太子一事加在褒姒身上,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把烽火戏诸侯也强加在褒姒身上,就有些不公正了。事情是因褒姒不笑而起,但如果没有幽王的昏庸怎么会有这场千古闹剧。搜刮民脂民膏,荒淫奢侈,无论怎么来看,西周亡国的元凶也应该是周幽王,褒姒最多也只是个帮凶,从犯。
纵观褒姒的一生是得到了君王的宠爱,但她真的幸福吗?这种荒淫奢侈的生活是她们真正想要的吗?透过史书,我们也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褒姒,一个冷艳脱俗的汉中美人,有着太多的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
历史学家们在批评、指责她的同时,是否想过她们的内心生活,从俘虏到皇后,这中间饱含了多少艰辛。褒姒先是被当作礼物送给别人,毫无人格而言,之后因为宫内争宠,而被申后大打出手,还好保住了性命,最终连养父母也死在了这次宫斗之中,她的命运非常苦,最终的祸水源头并不在她身上,而应该是每一个被周幽王宠爱的人身上,她只是代表而已,如果换做别人的话,结局未必会有所改变。大家觉着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和您一起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