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论语八佾人而不仁)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礼何②人而不仁,如乐何”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论语八佾人而不仁)

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礼何②!人而不仁,如乐何!”

[原文通释]

孔子说:“做人如果不仁,对待礼会怎么样呢!做人如果不仁,对待乐会怎么样呢!”

[注释]

①人而不仁:人如果不仁。而,连词,如果。

②如礼何:对礼会怎么样。如……何,古代常用句式。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解读与点评]

《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是用来确定关系亲疏、断定疑问、区别相同和不同、明辨对错的尺度。依礼行事,不随便取悦于人,不说废话。依礼行事,不超过限度,不侵害欺凌人,不过分亲昵。修持自己兑现诺言,就叫做美好的品行。行为美好语言合乎道义是礼的本质。”)不仁之人,一定做不到这些,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不仁之人在礼乐上必然表现出虚伪,“假惺惺”是也。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然反映人们是否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没资格讲礼习乐。正如前面所讲,季氏舞八佾、三家以《雍》彻,不仁者在大行礼乐。他们能“如礼何”“如乐何”呢?三家虽行天子之礼乐,但不忠不信,行礼时内心就不诚,众人也不会敬他们如天子。他们虽行礼却违背了礼之节,是“非礼之礼”。不仁者不能敬慎对待礼,礼乐对他们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对鲁国国君坏了礼法,他们的家臣也仿效,结果也形成家臣专政,以至后来季桓子被家臣所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