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全集(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知行合一全集(知行合一王阳明)(1)

图书简介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是从“知行合一”角度阐释王阳明人生的通俗全传,作者度阴山。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从零开始平定了宁王之乱;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朝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本书讲述了王阳明的辉煌传奇,是读者了解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的最佳入门读本。

小编荐语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因青年时期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论道讲学,故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幼年即立志为圣贤,早年研习过儒、释、道各家学说,后归于儒家,完善了自孟子、陆九渊以来的心学体系,为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理论,成为儒家哲学的一座巅峰,迄今无人超越,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之一。

  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需要事上练,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

  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阳明学说,我们如果能够研习它、践行它,做到知行合一、事上练,事事练、时时练,将会对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个人幸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容选摘

有人说,王阳明所以创建心学,是因为经历了一次严酷的放逐洗礼。的确,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定律是: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摩西被放逐渺无人迹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诫》;耶稣在颠沛流离的传道中悟得大道;穆罕默德在放逐地创建了伊斯兰教;释迦牟尼放弃了王子养尊处优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过艰苦的岁月,创建佛教。这几个人的成功似乎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逆境使人成长,让人成熟。

王阳明说:“陆九渊静坐是希望从心中得到真理。而我提倡静坐,是因为现在的人心浮气躁,静坐能让他们把心沉静下来,我并没有让人一味静坐去获取真理,那不是正路。”席书问:“那您从哪里获得真理?”王阳明回答:“真理就在我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引自章节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人为什么会常常感到不幸福?表面看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总受到束缚,精神也不能自主,我们受到了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我们所以和外物产生对立,是因为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之情。当我们对外物有了是非好恶之情,就是给外物贴上是非善恶的标签。一旦你给它们贴上标签,它们就有了生命,反过来干扰你。也就是说,我们被客观条件所限制,全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

—— 引自章节《我们该追求什么》

倘若人人都能致良知,就会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我的良知是光明的,行我的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事事物物就得了我的良知。由于心即理,所以事事物物就得了天理,所谓得了天理,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你的良知对你说,为天下人谋福利,这就是对的,就是天理,将这一纯粹的动机行之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必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如果整个世界的事事物物都是正的、善的、对的,那这个世界自然就是“和”的。所以说,致良知的效果并不仅限于个人修身,它还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 引自章节《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的价值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