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

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在地中海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它的初创期及繁盛期,在其衰落的几个世纪中对于文化、经济、世界局势变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拉斯卡里斯王朝上承科穆宁王朝,是君士坦丁堡城破之后,由拉斯卡里斯家族率领拜占庭帝国出逃的贵族、百姓建立的流亡政权,因首都设于于古城尼西亚,也称尼西亚国家或尼西亚帝国。

尼西亚政权在是晚期拜占庭帝国经济、经济、社会甚至军事实力发展的一个小高峰,它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延续了曾经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同时也开启了拜占庭最后二百余年的统治,更大的价值在于使拜占庭文明体系更加完善,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束曲。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1)

一、13世纪的衰落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期开始于11世纪,有三个王朝先后执政,即杜卡斯王朝、科穆宁王朝及安格洛斯王朝。在此时期曾经救拜占庭于危难的军区制已经被完全废除,但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病难以根除,军功贵族强势、中央势弱、土地兼并、小农破产及军队不整等问题日益突出,拜占庭社会不可逆转的滑向了衰败的深渊。

拜占庭的军功贵族是伴随着军区制而产生和发展的,公元7世纪希拉克略皇帝时期,拜占庭外患严重,军区制在帝国的亚洲领土上应运而生,它是由6世纪末拜占庭总督区演变而来的,其特点为军区首脑权力极大,在军区使用战时体制管理,行政机构服从于军事建制,行政权力附属于军事权力,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在军区制下产生了相对稳定的农兵阶层,军队主要由领取兵役田产的自由军人组成。

战时集结为兵,服从军区首脑的军事指挥,平时务农,军事首脑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在当时,军区制高效的战时体制极大的提高了地方管理的效率,从而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2)

农兵阶层是军区制实行的基础,他们不仅解决了拜占庭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土地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但随着军区制的持续发展,势必造成在战后或战争间歇期军区首领权力过大,势力无限制膨胀的问题使得军功贵族应运而生,最终尾大不掉,脱离中央管辖,形成军事贵族势力集团。

到了军区制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小农日渐破产,大量小农投靠拥有大片地产的军事贵族,使其拥有了足以媲美甚至超过皇权的实力。

13世纪经济的拜占庭帝国在政治上,军事贵族的干政直接威胁了拜占庭皇帝的中央集权,甚至干扰到正常的皇位继承顺序王位斗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领域随着军区制的瓦解和小农阶层的消失,而丧失了国家的财政基础——农业税,商业贸易上也被威尼斯所挤占;军事上农兵不复存在进攻扩张无从谈起,防御自卫也是顾此失彼,面对国内外的军事威胁不得不依赖外国雇佣兵,既增加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又严重的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3)

二、可耻的十字军

11—13世纪处于衰落期的的拜占庭帝国问题重重,而此时的西欧却在教皇宗教狂热的煽动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十字军东征浪潮,前三次的东征目标仅指向“圣地”耶路撒冷,但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将矛头转向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最终在此建立拉丁帝国,使得拜占庭人流亡在外,不得不建立了流亡政府——尼西亚王朝。

腓特烈二世是众多想要征服拜占庭帝国的拉丁人中的代表,有了他们十字军调转枪头,指向君士坦丁堡也就不难理解了。东西教会斗争也是十字军受到纵容的原因之一,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罗马教皇不断扩充实力,拜占庭帝国的东方教会自然成为其眼中钉,虽非“异教”,但威胁更甚。

从5世纪起拜占庭和威尼斯就建立了商业联系,起初威尼斯受拜占庭的保护和控制,但几个世纪的时间使两者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贸易保护国已经变成了实力强大的对手。“威尼斯共和国几乎完全是由商人贵族所统治的,历任总督也必然从这些家族中产生”,威尼斯的任何决策都离不开商业利益。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4)

12世纪末双方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拜占庭为了遏制威尼斯而支持其竞争对手——热那亚和比萨,使得威尼斯在拜占庭帝国内的商业贸易优势地位受到挑战,鉴于此威尼斯极力地支持针对拜占庭帝国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从一开始就是一次负债的“圣战”,1202年在拜占庭皇位斗争中的失败一方的阿历克塞王子来到十字军所暂时驻扎的科孚岛,利用了十字军无渡海费用的债务困境,劝说十字军进军自己的祖国,帮助夺回皇位。而十字军方面也早就觊觎拜占庭的财富。

成功夺得皇位后,阿历克塞四世为了兑现当初对十字军许下的诺言而在君士坦丁堡城内大肆搜刮,并让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驻军等候他筹措款项,为十字军占领并洗劫君士坦丁堡提供了便利。1204年初阿历克塞四世与依沙克二世的统治被推翻,阿历克塞五世带领君士坦丁堡军民与十字军经过了3天的激战,于4月13日城陷出逃。

至此,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首都陷落,居民们亲身经历了十字军残暴的杀戮和彻底的洗劫,死伤无数,而一些贵族和部分民众则在城破之时逃离了君士坦丁堡,成为了没有祖国的流亡者。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5)

拜占庭的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沟通东西方的金桥”(马克思语),它不仅承载着希腊罗马的辉煌,且帝国各城市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地位令人垂涎,特别

是君士坦丁堡,它是当时国际贸易中心之一,从11世纪中叶起,拜占庭就受到了众多民族的侵扰,终于自身的衰落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十字军攻陷拜占庭首都,在政治上的影响最为巨大,昔日横跨三洲的大帝国再也没有恢复到往昔的雄风,尼西亚流亡政府虽名义上继承了拜占庭的统治,但经过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也只是勉强算得上小亚细亚强国,以其国力为基础复国的奥列帕列格王朝更是政令不出京畿。

阿拉伯帝国1961年灭亡的吗(尼西亚帝国的建立背景)(6)

在经济上,拜占庭在东地中海上的商业垄断完全让位于威尼斯,拜占庭金币在中世纪地中海贸易中的坚挺也就此终结,被威尼斯杜卡斯所取代,拜占庭在地中海世界的经济强国地位也不复存在;

在文化上,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出现的三日浩劫,使无数古代珍贵文物葬身火海或丧失于掠夺者将“战利品”输送西行时的漫漫长途中,君士坦丁堡古城往日的辉煌完全成为梦幻的历史;在宗教上,东西方教会的关系从此更加恶化,特别当十字军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占和无情掠夺受到当时在任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自内心的赞许时。

参考文献: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M].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