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

这几天,乐坛发生了一件很“蹊跷”的喜事——去年正式封麦的费玉清,以65岁高龄步入“国际顶流”行列!无数网友感慨,互联网时代,真是一切皆有可能。费玉清1983年就开始唱的经典歌曲《一剪梅》正在欧美爆红,成功登上挪威、瑞典、新西兰等多国音乐排行榜冠亚军,相关话题阅读量超两千万。你没看错,就是《一剪梅》,37年前的那首老歌。记者向美国朋友求证,他表示,确实是这样,很神奇。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1)

《一剪梅》突然在多国音乐榜爆红

据了解,在国外大火的音乐软件Spotify上,《一剪梅》在挪威热门歌曲排行榜排第一,芬兰排行榜排第二,瑞典排行榜依旧是第二……而且这个榜单可不是什么“野榜”,据悉,Spotify的活跃用户和付费用户极多,几乎是Apple Music订阅量的两倍。

另外,还有不少人用《一剪梅》做命题作文,推出了“嘻哈版本”等放在了YouTube上,这段视频现在点击量已超109万次,点赞5.2万。目前,《一剪梅》相关的视频已超过了1000个……

记者在美国的朋友随手在社交网络上用“XUE HUA PIAO PIAO”做关键词,搜出来无数创作,他看到其中一个标签 的最高点击达2000万的阅读。他表示,这好像是流媒体时代里,中文歌曲在外国成绩最好的一次。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2)

火到国外的原因有两个版本

《一剪梅》为什么时隔37年才“境外香”?记者考据发现,网上流传着两个版本。

其一认为它源于国内网络红人“蛋哥”,他2020年1月6日上在网络上发布过一段自唱《一剪梅》的视频。这段视频里,顶着光头的“蛋哥”站在一片雪茫茫的雪地里举着手机,原地旋转,嘴中唱着《一剪梅》的一句歌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看起来就有了几分谐梗。

这段视频上传到某短视频网站后被网友转发到外国网站,或许是因为蛋哥奇特的外表,又或许是因为《一剪梅》洗脑的独特旋律,引起了国外网友的好奇,竟然就有了200多万的播放量。一开始大家都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只是觉得新鲜搞笑,甚至还把蛋哥P到各种情景中恶搞。

还有另一个说法是,有华人网友拍了一个视频,让父母朗读“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这句出自费玉清《一剪梅》的歌词。结果很显然,父母朗读失败,总是将歌词下意识地唱出来。之后《一剪梅》就在海外短视频平台火了起来。

不管是哪种说法,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常常乐见中国网友搬运国外很火的视频到我们的社交网站上,之前冰桶挑战什么的,也是从国外传进的。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3)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听着就“丧”

从音乐本身的角度来说,费玉清原唱的《一剪梅》中,这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展示了他无敌的转音和颤音,给听者一种孤寂绝望的感觉。

国外一位善于钻研的名为“TikTok”的博主顺藤摸瓜地研究了费玉清和《一剪梅》。他把歌词中的“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翻译成英文“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如此一来,原本在中文里意境深沉的语句,瞬间简化成“下起了大雪,吹起了大风”,听起来就觉得环境恶劣,很冷。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境外疫情尚未停歇,“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这样“丧”的歌词,或许刚好贴合了海外网友当下的心境。记者的朋友则分析表示,这句话也契合国外流行的“丧文化”吧,有共鸣有共情,才会这么火。

该梗几轮演变后成日常表情包

记者发现,“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这个梗,经过几轮演变,最终发展成日常表情包。

一开始“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被指为“人生到达低谷,环境逐渐恶化,自己却无能为力”,不少人在日常对话中会不自觉用起这个标签,比如遇到失恋、生活不如意这些人生不顺。或者再小一点的,比如到月底了,手机流量用光了,等等。

再后来,逐渐演变成另一个意思,就是别人向你抱怨某件事情,但这件事对你而言早已成为日常,早已习惯,你对于这样的抱怨感到厌烦。比如,朋友对你抱怨自己工作不太顺利,身边没有一个帅哥,找不到男朋友……之类的,都可以用“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来回复。

慢慢地,它又成了一种调侃,有人用“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去回复一些重要信息,看对方是啥反应。之后,这个梗又上升到另外一层意思,大概是“习惯了就好”、“谁在乎”这类日常表情包。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4)

【延伸阅读】

《一剪梅》其歌

1983年,已经三度入围台湾金曲奖的费玉清,在新专辑《长江水·此情永不留》中收录了《一剪梅》,它由娃娃作词,陈彼得作曲。这首歌曲从歌词到旋律,都透露出浓浓的隽永、清新。从上世纪80年代流传至今,《一剪梅》可以称得上华语音乐的上乘之作。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5)

早就俘虏60后至00后大波粉丝

在口碑上,《一剪梅》并没有像《梦驼铃》那样让费玉清获得专业上的奖项,但后来,它几度出现在影视剧中,让“一剪梅”几乎成为费玉清的代名词,也为费玉清俘虏了从60至00后的大波粉丝。

1984年,它成为台湾中视电视剧《一剪梅》的片头曲,并随着这部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台剧而大肆走红。2009年,它再度成为片头曲出现在霍建华主演的《新一剪梅》之中。两版电视剧的成功,让歌曲《一剪梅》在60、70、80三代人的心中留下不灭的印象。

而更年轻一代对《一剪梅》的印象,则源自于2015年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该片由沈腾、马丽等主演,尹正饰演的袁华本是个小配角,可却因为这个角色自带BGM而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剧中,袁华一开始是秋雅的初恋男友,家境殷实,可惜后来父亲贪污,自此家道中落,等到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袁华从“富家公子”变成了“打渔人”,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袁华出场总是自带歌曲《一剪梅》,很有喜感。当时很多观众就表示,“想到《夏洛特烦恼》就满脑子的袁华”,当时也流行过袁华的表情包。随着《一剪梅》在国外大火,袁华表情包又流行到国外了,甚至有外国网友认为,他的出场与卓别林一样自带喜剧色彩。

另外,作为华语音乐经典代表,《一剪梅》更是多次被其他歌手翻唱,张柏芝曾演唱过粤语版,胡彦斌的改编加了许多古风味道。去年《一剪梅》也曾被改编成DJ版,走红过网络,配上费玉清的舞步,实在是“魔性”。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6)

“一剪梅”原来是指“一枝梅花”

梅花被赞为“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一,凌寒不屈、饱经风霜,从古至今,梅花代表的高尚品格被无数诗人、文人墨客歌咏赞赏,歌曲《一剪梅》就是以此为题材。

其实“一剪梅”原意是指“一枝梅花”,“剪”这个动词在这里被用作量词。据了解,“剪”的创新使用最初来自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眉梢……”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创作过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格调清新,意境幽美。

说回歌曲《一剪梅》本身,记者看到,《一剪梅》的歌词其实不长,但每一句都感情充沛,意境深远,填词也恰到好处。

歌词贯穿了梅花的孤芳自赏、傲然独立等品格,其中,“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简单几句,画面感就跃然脑海;“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部分,运用“飘飘”“萧萧”叠词,和“苍茫”叠韵,使得音韵和谐之余,突出天气的严寒、环境的恶劣,这一段也是《一剪梅》中最经典的部分,被广泛流传。

费玉清江湖地位(费玉清为啥突成)(7)

【多说一句】

“下一个爆款”首先要有真材实料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费玉清玉树临风、声音如清风徐来,在唱歌时喜欢45度仰头和踮脚。令人感慨的是,2019年11月7日晚, 64岁的歌坛“常青树”费玉清在台北小巨蛋完成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后正式“封麦”,他当时说,“今晚也仿佛就是一个永别,我会退得干干净净,不管日后有任何事情召唤我出现,我是永远不会再出现了。”这大半年下来,费玉清确实是隐退得彻彻底底,此番意外跻身“国际顶流”,至今还未见他的反馈。

这次《一剪梅》因为歌词在国外实火,有一部分原因是刚好赶上了欧美的“丧文化”潮流。不过,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爆款是什么。一句台词,一个表情,都有可能“莫名其妙”地火了,但也容易迅速过气,除非你有“真材实料”。《一剪梅》发行至今也有过不少版本, 一直被模仿,但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费玉清的原唱,他自带颤音的独特唱法,给《一剪梅》注入清新而缥缈的意境,目前尚未有人超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