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梁氏四大望族(开平人最早在朝廷当大官的是谁)

开平梁氏四大望族(开平人最早在朝廷当大官的是谁)(1)

开平人在朝廷当官最早的是什么人?当的官最大的官有多大?

在朝廷官阶最高的人,最早在朝廷当大官的人是开平赤坎滘堤兰溪里司徒照。

清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相当副部长),后升为陕西省巡抚(相当省长)。

司徒照 男,字于临,另字芝邻。广东开平人。 1803 年 ( 清嘉庆七年 ) 出生。 1829 年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主事、刑部江苏员外郎、四川司郎中、山东武定府和济南府知府、济东泰武道员兼临清钞关 ( 税关 ) 监督兼代理山东按察使、山东盐运使、四川按察使、代理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等职。

在任济南府知府期间,针对当地地势低洼,农民弃地不耕的情况,给种劝耕,将低洼田改造成良田;

任山东盐运使时,悉心整顿盐运制度。方便商人,为朝廷增加税收;

任陕西布政使期间,整治吏治.补充仓谷,减除部分浮粮杂役,使百废俱兴,还兴修水利.疏理泾、渭河道,防治水旱祸患。

司徒照对开平的贡献:

一是倡议修建了开平考试院。位于苍城镇的开平学宫开从康熙年间开始修建,但一直都没有一座正规考试院。每逢考试选拔的时候,县里只好在学宫大成殿前搭盖考棚,来自四乡六里的考生们要自备桌凳前来应试。道光十三年(1833年),回乡为父亲守孝的司徒照见到如此情形,于是倡议捐建试院,并亲自担任总理。在他的倡导下,乡绅们积极捐款,最终筹集得到6000余金,在学宫东侧建设试院。试院的建成,使学宫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结束了开平立县以来无考试院的历史。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六月,乡绅司徒照鉴于开平立县百余年尚无试院设置,每逢选拔生员,只好在学宫大成殿前搭盖考棚,童生自备桌凳前来应试,诸多不便,且影响质量,于是倡议捐建试院,并亲自担任总理。在他的倡导下,周之翰等乡绅积极发动各乡筹款,共集得6000余金,在义学之东建设试院,为时一年零四个月落成交付使用。试院内设石桌石凳,按姓族捐款多寡安排座位。试院的建成,使学宫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二,是为开平争取文学学额2名。清朝沿袭前朝科举制度,每年春天,童子们到苍城参加童子试,考中者才有资格参加高一级的府试、院试,院试录取者成为儒学生员(秀才)。取得儒学生员的称号后,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据有关史料记载,开平建县的时候,朝廷每年只拨给开平县文学学额8名,后来增加到11名。司徒照在任陕西布政使期间,深感开平文运不兴,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开平的学额不足,于是他倾其所有,捐助饷银两2万两,为开平县增加永远学额2名。这样开平的文学额就达到13个。

开平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朝沿袭前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分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几种(具体情形见附录)。

开平县童子试,每年春在苍城学宫举行,由知县主考,录取者才有资格参加府试和乡试,再被录取者称儒学生员(俗称秀才)。

建县初期,开平县是小县,每年只拨文学额8名,武学额8名,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督学惠士寄认为额少人多,上奏增加名额,后奉旨升为中县,加文学额4名,共12名。

清雍正十年(1732年)。鹤山立县,从开平割去双桥都全部和古博都半部,于是拨去文学额3名,这时,开平县文学额实际只有9名。咸丰五年(1855年),皇帝规定凡州县捐银2000两以上的,准该县增加文学额1名。咸丰六年(1856年),开平县举人张毓林按例与县内的乡绅倡捐京米,使开平永远增加学额2名,(其中1名为武学额)。咸丰八年(1858年),又捐军饷1万两,于是加永远文武学额各1名。同治元年(1862年),司徒照(赤坎滘堤兰溪里人)在陕西藩台任内,捐军饷2万两,又加开平永远学额2名。 “土客之争”之后,客家人被迫迁出,原来安排客家人的2名学额,又归本地人占有,这时,开平县文学额共有15名。

肇庆府学共有学额30名其中额定开平县4名,另外1名,由开平、鹤山各占一半,或归开平或归鹤山,后由于开平县每科都补助稿房银两,肇庆府学便将这一名额拨归开平,这样,开平县文学额实有20名(其中5名为府学名额),而武学额增加到24名。顺治六年(1649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弃时止,开平县学选送参加各级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有进士21人,举人246人(是清朝时期的)。

清朝的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即大学、中甫、论语、孟子)、《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为主,往往在书中挑出片言只语和晦涩难懂的字句让考生做文章,文章体裁限定八股文。

附1:科举制度简介。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有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也叫“开科取士”。 隋炀帝时,开始设进士科,用考试方法来选进士。唐代,又添设了不少科目。如秀才、明经、明法等科,但进士科仍是最重要的科目。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密和完备。考试主要分三级:最低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最高一级是“会试”和“殿试”。院试之前,还要经过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

经过府试录取的士子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及格者即取得入省(州)学读书的资格。凡是经过院试入县、府学的人,通称“生员”又叫“庠生”,即习惯上称的所谓“秀才”。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省城举行,有皇帝任命的“主考”官主持。考期在秋天,故称“秋闱” (闱是考场),考取者叫“举人”,前五名叫“五魁”,其中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古代文化知识手册P.58)

“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首都举行,由礼部主持。考期在乡试次年3月,故称“春闱”,又因试于礼部,也称“礼闱”。各省举人都可参加,考试中的叫“贡士”,其中第一名叫“会元”。

秀才、举人、贡士都不是官,只有经过殿试考中者,由朝廷决定授予官职的才算官。“殿试”是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合格的贡士进行考试,也叫“廷试”。殿试成绩分为三等,即一、二、三甲,并给予不同的出身。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叫“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三甲各取72名,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其中二、三甲的第一名叫“传胪”。

“殿试” 揭晓时,在太和殿唱名,同时在长安街挂榜文3天。榜用黄表纸制成,称为“金榜”。一甲3名在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受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需要经过一次朝考才授官,朝考最优秀者作翰林院庶吉士。其他人分别授予京官或州、县等地方官,有的作教官。

附2:小资料。

人们常说的“连中三元”是指科举制度中的三元,即“解元”、 “会元” 、“状元”。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据有史可查的资料,自有科举制度至其消亡,连中三元的仅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擎和陈继昌。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中状元的人,从宋建隆年(960年)算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科止,近1000年的时间里,总共出了341名状元,其中:宋朝有106人,元朝有32人,明朝有89人,清朝有114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