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有必要天天敷吗(刷酸真的有用吗)
刷酸,这个词有的人听着很陌生,但这一两年,它在医美和美容行业,是提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宣称刷酸能去细纹、对脸上的粉刺、痘痘印迹的改善弱化等都有神奇的效果。有不少网红博主也纷纷评价刷酸带来的好处,还推荐很多的刷酸产品。
刷酸,真的那么简单好用,谁都适合吗?
2021年11月28日《每周质量报告》
南京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她在当地一家美容院进行针刺清痘的护理时,美容师告诉她,她的皮肤状态非常适合刷酸。之前听说过刷酸种种好处的林小姐为了让皮肤有一个更好的状态,欣然接受了美容师的刷酸建议。
消费者 林小姐:
当时刷的时候就皮肤感觉火辣辣的,然后有点刺刺的,闻到酸的那种浓味。她就跟我说这是正常情况,就是说每个刷酸的人都会有这种味道的。
可是林小姐回家以后发现她脸上那种灼热的痛感,似乎并不应该是正常刷酸后该有的反应。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 晏卉:
她脸上当时我见到的是全脸一个发红,然后还有局部像脸颊这个位置的话有一些脓点,还有一些厚厚的结痂。我们当时对她的一个问诊,她自己觉得局部很痒,然后稍微动一下脸就发红得非常厉害,当时给她的一个诊断是一个局部的接触性皮炎。
她的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刷酸后果中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了,因为可能当时对方使用了一个非常高浓度的一个酸,对局部皮肤的一个腐蚀性会比较大。她后期的话脸上感染了一部分,等到掉痂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一个疤痕。
一次看似简单的刷酸行为,却因为使用的酸浓度过大,让林小姐的皮肤可能形成永久性的疤痕。记者注意到,“刷酸”这个词近两年在各大社交平台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一些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刷酸”,跳出了26万多篇相关笔记。这些笔记大部分是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有的体验笔记声称刷酸让长了4年痘的皮肤不再长痘,有的则声称刷酸翻车,皮肤出现爆皮、泛红、敏感等多种症状。同样的一种行为,不同人的体验结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
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今年8月11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刊登了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文章,文中提及了刷酸治疗和使用含酸化妆品两个概念。其中明确指出:所谓的“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又称化学剥脱术,是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可控的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化学制剂的种类、浓度、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都可影响换肤的深度。“刷酸治疗”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部分含酸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功效,但与“刷酸治疗”有着本质区别。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 晏卉:
如果刷酸治疗它其实就是一个医疗行为,如果是一个用含酸类的护肤品,那这个也是要遵循相当的制度,使用合适的浓度的一个酸性添加,像果酸或水杨酸这样的一个护肤品,这样的一个使用。但是很多人把这个概念就混淆了,觉得什么都是刷酸。
伴随着刷酸的普及和流行,一些含酸的化妆品和含酸的护肤产品的销售也变得火爆起来,一些产品月销量甚至上万,这些产品标称的含酸量各不相同,各种浓度的都有。为了了解这些含酸的产品到底有没有使用风险,其内在的产品质量到底如何,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购买了37件含“酸”产品进行比较试验。这次试验通过模拟消费者购买“刷酸”产品的习惯,在商超、药妆店、电商平台等渠道后购买了相关样品。其中16件标注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属于妆字号含酸化妆品,21件没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为非化妆品含酸类产品。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是指企业生产化妆品应当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对刷酸常用的果酸、水杨酸等,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其中规定:α-羟基酸及其盐和酯类(常见的包括乙醇酸、乳酸等)最大允许浓度为6%,且产品要求pH值≥3.5;β-羟基酸(主要为水杨酸)在驻留类和淋洗类护肤品中最大允许浓度为2%。
由于含酸类产品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兴产品品类,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规定要求生产这类产品必须要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
针对这些含酸产品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6件标注有妆字号的样品中,除一件样品α-羟基酸含量为9.13%,超出标准规定的6%限定值外,其余15件样品符合标准要求。pH值的检测结果显示,16件样品的其中2件样品的pH值小于3.5。
虽然α-羟基酸含量和pH值浓度的检测结果,只有个别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中指出,化妆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对于16件标注妆字号的含酸化妆品而言,应避免使用“换肤”等不当宣称。经核查,7件样品包装或网页宣称有“刷酸”、“换肤”等字样。
上海市消保委消费指导部 顾琦珺:
国家也明文规定了,就是化妆品不应该有宣称相关的医疗作用,比如说刷酸,因为刷酸是一个医疗行为,在我们购买样品的时候我们发现16件(化妆品)样品当中是有部分样品是宣称了刷酸这个词,或者说是果酸换肤这个词。
那这些样品在宣称这些功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并没有去提醒消费者这些样品需要在医疗机构去操作、使用,可能如果消费者在家去操作去使用这些所谓的刷酸产品,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的一个风险。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没有在我国进行化妆品备案,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样品,虽然代购和客服人员宣称消费者可以自行安全使用,但其产品质量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
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俭杰:
没有进行化妆品备案的一些产品其实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一共检测了21款,其中有6款它的浓度是低于6%的,和我们的标准规范是一致,剩下的基本上都高于6%,pH值其实也蛮多问题的,里边有12款它的pH值低于我们的标准要求,这时候pH值过低也会进一步的造成我们皮肤的一些损伤,就是存在这种潜在的一些危害。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发现,一些没有获得妆字号批文的样品,其检测出来的结果不仅和所标称的含酸量相差甚远,而且还远远高于国家《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化妆品中果酸含量不超过6%的限定值。
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俭杰:这个产品是我们这次抽到宣称浓度最高的,达到75%这样一个浓度,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也发现,这款产品的酸含量也是最高的,我们实际做出来是44.8%这样一个浓度,这类产品基本上应该是在医院或者是医疗机构使用的产品,但是也流到我们消费者手中,所以我们对消费者的皮肤健康非常担心。
相关专家建议,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消费者最好在购买时参考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里对相关成分的限定值。
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妆品分标委会秘书长 杨斌:在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这种条件下,其产品的安全性跟质量是可控的,若超过这个范围的产品,我们觉得这个其风险性比较大,其安全性跟质量不可控。
在非化妆品样品中,有的产品不仅检测出来的结果和产品的标称值相差甚远,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还自相矛盾,让人怀疑其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手段调和实验数据。
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俭杰:这个产品厂家信息也没有,然后就是标签非常简单,上面写的院线产品,专业产品。这个产品标注的是含有50%的乙醇酸,但是我们做出来只有0.25%,pH值又是0.6,非常低,远远低于我们的3.5的要求,理论上来说这么低含量的酸,那pH值应该偏高的,但是这款产品pH又非常低,它用什么东西来调节pH值,现在不是非常清楚。
比较试验的结果显示,非化妆品样品里α-羟基酸的含量超出国家化妆品技术规范规定限值的比例,远高于化妆品样品。而且,标注的α-羟基酸含量与实测值不符的问题也给消费者使用带来安全风险。
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妆品分标委会秘书长 杨斌:我建议消费者还是按照选择带有妆字号的化妆品,其安全性跟质量也有保证,也有政府部门的监管。还是要按照我国的化妆品监管定义的这个要求来使用,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建议还是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去使用。
专家告诉记者:虽然看起来刷酸治疗和使用含酸产品都是将含酸溶液或是化妆品涂抹在皮肤上,但其中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正因为刷酸治疗一般使用的酸种类繁多,而且酸的浓度比较高,因此需要在专业的机构,由专业的人士进行专业的操作。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分会主任委员 李俊:刷酸(治疗)它其实是一种需要在医疗机构开展的化学剥脱的一种美容的方式,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的诊断,并根据实际的情况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案,自己刷酸(治疗)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
专家还告诉记者,虽然含酸产品中“酸”的允许使用浓度和刷酸治疗使用的酸浓度相比相对较低,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适合使用这些产品刷酸。
在此次比较试验的结果中,虽然非化妆品类的含酸产品,其产品的风险程度要高于化妆品类的含酸产品,但记者注意到,这一类产品往往通过亲身试用,网红和明星主播带货等方式进行营销,其销量往往还不错。对此相关专家提醒带货主播和消费者,要认清产品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相关专家也呼吁,针对目前市场上含酸产品可能存在安全使用风险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采取切实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的风险。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 宁海:我们也是希望政府的一些部门能够尽快地对这一类的产品能够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指引给到我们一些经营者和消费者,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经营者来说,首先对于这些产品的安全性要进行一个评估,那么才能生产销售给我们的广大消费者,来保证我们消费者的科学合理使用。
总 结
第一,如果是刷酸治疗,要去专业的机构,专业化操作。
第二,如果自己涂抹含酸产品,建议选择带有妆字号的化妆品,质量更有保证。
第三,即便酸的含量是在规定的范围内,也要谨慎使用,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刷酸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再流行的产品,如果安全性没有保障,还不如不用。
来源: 中国质量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