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是什么样的(追溯胸有成竹与)
追溯“胸有成竹”与“令人喷饭”的由来
四川盐亭县出过一位牛人—北宋著名书画家文同。
文同(公元1018~1079年),字与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绵阳盐亭县)人,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同与同为北宋文豪的苏轼是表兄弟,他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赞许,尤受苏轼敬重。
画家米芾称赞文同“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中国墨竹画法的新局面。文同生前还曾校注《新唐书》。
著名成语“胸有成竹”,就出自文同与苏轼两人间的一次绘画交流。
文化学者刘泰焰《文同评传》一书介绍: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十月,文同调赴陕西洋州任知州。洋州城北,有篔筜谷,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携妻来此悠游,观竹、画竹,品尝竹笋,“自谓偷闲太守,人呼窃绿先生”。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对竹子做了细微观察,比如,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光影等等,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盐亭县府志》载,一次,文同在与苏轼的绘画交流中说道:“画竹者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文同画竹的至理名言,经苏轼《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一文转述而广为流传,后被衍化为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民间素有“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的说法。这讲的是:先要胸有成竹,但动笔的时候又不能墨守成规,须随手写去,千变万化。
四川作家岳定海在《文同的背影》里,写道:“我曾查阅史书得知,文同被后代推崇的一根‘竹子’价值连城:此竹倒垂,从绢本左上顺势而下又突兀崛起,凛冽而挺拔,似乎从高崖垂下,在万丈深渊之上凌空飞翔,让人心驰神往,震撼不止。文同这幅《墨竹图》系中国画首创,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盐亭县博物馆,就有这幅《墨竹图》的复制件。
文、苏“发明”的另一成语“失笑喷饭”也很有意思。“失笑喷饭”的翻版语是“令人喷饭”。
《盐亭县府志》载,当年,文同任洋州太守时,别人都觉得那里是穷乡僻壤,但是,文同十分惬意于此地,因为这里满山满谷都是竹林。一日,文同与夫人同去观竹,晚饭仅有竹笋下饭。正吃间,收到东坡一书信。东坡除了照例嘘寒问暖外,还附诗一首:“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
文同读罢诗句,忍俊不禁,放怀大笑,喷饭满桌。意谓有如此亲戚,对咱“清贫太守”譬喻恰当。文同后来常说:世无知己者,唯子瞻(苏东坡)识吾妙处。
“喷饭满案”也成为一段文坛佳话,又衍化为“令人喷饭”的成语。《红楼梦》第一回也引用了这一成语:“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
刘泰焰《文同评传》介绍:文同五十岁以后,疾病缠身,仕途失意。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正月,六十二岁的文同,奉调出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可惜病逝于赴任途中的陈州(今河南淮阳)驿舍。他死后,家人装殓停灵,由苏轼、苏澈等亲友的帮助,运回四川安葬。那段时间,苏氏兄弟为这一噩耗,挥泪不止。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既是苏东坡的自誉,也是评点文同的话。据说苏东坡画竹,很长时间不得要领,他追根溯源,反复揣摩文同画竹的技法,又多次向文同请教,最终也画得一手好竹。
(本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