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

一、靖难之役和二世勘验

如果明朝没有发生过“靖难之役”会怎样?真不好说。毕竟,脑洞实在有点过大。不过有种观点却在如今,占据了主流:就凭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恐怕大明也好不到哪去,最起码是比不过永乐大帝。

因此靖难之役,从这个角度上来言,堪称是必要经历的大考。想想也对,所谓:二世勘验,似乎就是魔咒,凡能冲过去的,基本上都有二三百年的江山。如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1)

冲不过去的话,那就歇菜了,如秦朝、隋朝,当然还有一统三国的晋朝,不是二世而亡,就是垮得惨不忍睹,让后人愤怒不已。所以靖难之役为何爆发?似乎也就释然了。属于一种历史规律,大明朝岂可独善其身?

朱允炆,失踪吧,不算丢人。朱棣,恭喜,完成了二世勘验,所以请回答下一个问题:面对建文旧臣,武将最怕谁?文臣又最怕谁呢?

当然这属于笔者的调侃了,毕竟盖棺定论,朱棣既然闯过了“二世勘验”的这一关,也就必然要总结经验教训。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2)

比如,从皇位传承这个方面来谈,为了避免再发生“叔叔抢侄子皇位”的悲剧,朱棣对好圣孙朱瞻基,进行全方面无死角的培养。他为何如此?还不是必须要遵守,朱元璋钦定的祖训,必须把皇位传给嫡长子吗?

哪怕朱棣明明预感到了,这位嫡长子,胖哥朱高炽活不久。哪怕朱棣明明很纠结,几次想改变主意,传位给“类我”的朱高煦,但终究不敢跨出这一步。

所以“好圣孙”,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3)

降低一个层面来谈,大明非朱允炆一人之大明,也非他朱棣自己的天下,因此面对建文旧臣,朱棣如何处理?自然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许多建文旧臣,都跟朱棣有矛盾,甚至个别几位,跟他在靖难之役中,打得彼此爹妈都不认识了。

因此在建文旧臣中,选他最怕的武将、文臣一枚出来,作为“样本”观察分析,就是看看朱棣,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那么朱棣面对建文旧臣,武将最怕谁?不是耿炳文,也不是盛庸,而是平安!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4)

二、武将最怕平安

建文旧臣的武将中,最可亲的是李景隆,朱棣由于属于造反,手底下兵少粮缺,结果李景隆都给他“送”来了。

最可恨的是盛庸,打破了“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干掉了他第一大将张玉。但若论可怕的武将,则非平安莫属。概括说来,是由两点原因决定的。

其一:狠打朱棣的脸。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他的老爸叫平定,是常遇春手下猛将,随常遇春攻打北京时战死了。朱元璋便收养了平安,对他很栽培。后来便把平安交给了朱棣,两人如好哥们一般并肩作战,塞外驰骋,打击北元势力。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5)

结果靖难之役爆发后,平安却坚定站在朱允炆旗下,这让朱棣如何不怕?养子也是“孩子”,能代表着朱元璋的态度。再者言,曾经的好哥们,如今却掉过头来揍你,一则彼此水平如何,都心知肚明。二则,这等于是啪啪狠打朱棣的脸。

李景隆是皇亲国戚,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一直疑似“卧底”,而且朱棣也深知他是绣花枕头,不足为惧。平安属于 “半路亲戚”,不但全然不给他面子,而且武略惊人,是妥妥的悍将一枚,朱棣也清楚。所以这就引出了第二点原因。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6)

其二:给朱棣造成的伤害最多。第一次是白沟河之战,朱棣命房宽、陈亨攻击,却被平安击败。朱棣大怒,老伙计你玩真的吗?于是亲自带兵冲锋,果然平安是玩真的。史载:差一点就杀了朱棣,亏得朱高煦驰援,这才把他救出。

第二次是济南城之战。朱棣玩命狂攻盛庸和铁铉把守的济南城。平安当时驻扎在单家桥,却出奇兵夺了朱棣的运粮船,随后又兵发德州。

眼前就是济南城,城头上却摆着他老爸朱元璋的牌位,让朱棣不敢放炮攻城。背后是平安玩断粮,要截断归路。朱棣只得听从姚广孝的建议,连忙撤军。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7)

其三:淝河伏击战。这本是朱棣设伏,却被平安击穿,大将王真被直接砍杀,朱棣只得再次亲自出击,这才稳住局面——好好地伏击战,打成了败仗。哪料不久后平安突然渡河,先斩杀朱棣部将陈文,随后迎头怒撞朱棣。

惨了,朱棣再次差点被平安干掉。从此搞得朱棣不得不避战平安,算是怕了这位“老伙计”。

后来在灵璧之战时,由于南军听错了信号,导致兵败如山倒,平安被俘。燕军齐怒吼,要杀平安。朱棣选择了保留,把他送回北平,交给朱高炽看管,毕竟平安是朱元璋养子,暂时杀不得。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8)

但仅仅是暂时,平安给朱棣造成了这么多伤害,让朱棣都怕,岂能留得住?所以当朱棣登基后,一次回北京巡游时,发现平安还活着,便来了一句:“平保儿尚在耶?”不用朱棣动手,平安听闻了这句话后就自尽了。

所以,平安是朱棣最怕的武将,生也好,死也好,都基于朱棣脸面需要。也就是说,由于平安身份特殊导致。这很好理解,朱棣是造反称帝,自然最在意名声,他刚得天下岂可杀之?就算再怕平安,也要留到自己坐稳之后,再动手。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9)

三、最可怕的文臣是谁?

在建文旧臣中,著名的文臣有很多,如建文三宝:齐泰、黄子澄、练子宁。

还有“读书人的种子”(姚广孝评定)方孝孺,以及铁骨铮铮的铁铉。刺杀朱棣招致“瓜蔓抄”的景清——《大明风华》中,孙若微和胡善祥就是她的女儿,当然这是虚构的。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10)

以上这些位,朱棣并不能称之为最怕。对文臣的可怕程度,朱棣的权威,不如他的主谋,“黑衣宰相”姚广孝,来得更有分量和说服力。那么姚广孝最怕的文臣是谁?一位不太知名的建文旧臣,此人叫卓敬!

早在建文帝登基时,卓敬就一眼看穿了朱棣,对朱允炆表示:必须注意你四叔,其人“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再加上北平那地方,“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如今既然要削藩,那就应把朱棣徒封到南昌,不能再让他在燕京之地了。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11)

朱棣登基后,听闻了卓敬的这个建议后,大惊道:“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意思就是说,这才是厉害的读书人,如齐泰、方孝孺那些,无非是些不堪大任的酸儒罢了。

朱棣起了爱才之心,想方设法要让卓敬认错,为己所用。没事就派人过去,以至于直接拿魏征为榜样,表示:只要认了朱棣是皇上,你就如魏征一样,以后想怎么批评皇上就怎么批评,这还不行吗?

可惜卓敬就是不认,唯求速死!朱棣还是不杀,想继续感化。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12)

但姚广孝却表示:爱才惜才这没错!但问题是,越是厉害的人才就越可怕,一旦跟你为敌,后果不堪设想。就说这位卓敬吧,当年朱允炆若听了他的建议,哪还轮得到你朱老四在这耍威风?

潜台词就一个:必杀卓敬,否则遗祸无穷!姚广孝怕过谁?独有怕卓敬!《明史》载,姚广孝曾跟卓敬有过节,至于是啥过节?却没写。因此可以肯定,姚广孝领教到过卓敬的厉害,因此才如此作为。就这样朱棣最终杀了卓敬!

所以,卓敬才是朱棣最怕的文臣,姚广孝替他给出了答案。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13)

同时,从朱棣对待卓敬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出,朱棣对文臣的态度,似乎更极端和复杂。爱则爱死,如对夏原吉,恨则恨死,如他对铁铉。

而从“怕”这个角度却能解读出,实则朱棣很想启用不少建文旧臣的,如卓敬。同时这也证明了,在建文旧臣中藏着不少大才。奈何朱允炆却不会用,所以他没有通过“二世勘验”,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