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

文/席波

清明节这天的清晨,再访行宫,去看古梨树,去赏新梨花。

上一次的行宫之行还是在疫情前,肆虐的疫情两次阻滞了与行宫古梨树的相遇,这一次,算是久别重逢吧,欣喜之情自不待言。

走进行宫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白墙红瓦的村居错落有致。

因为是清晨,太阳还没出呢,街上行人不多,但是已经有游人进入街巷去赏梨花了。

不愧是梨花部落,行宫村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都栽满了花草和果树,当然最多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洁白的梨花了。

烂漫的花朵与特色壁画相映成趣,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美丽乡村的和谐文明之风。

行宫村,因金斗山曾建有泰山行宫而得名。相传,该行宫为碧霞元君东行驻跸之所,故称泰山行宫。

清康熙年间,有人在该行宫附近筑室垦殖,渐成村落,遂以行宫为村名。1959年,新泰县在行宫村建果树建园艺场,栽植苹果数万株,尤以金帅苹果最为著名,1962年因此改名金果村。因村民对行宫有着浓厚的感情,也为建设新泰市最富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村庄,于2017年10月又更名为行宫村。

行宫村的梨树是由陈氏家族约在1860年前后栽植,在村东栽植东西两行,每行16棵,南北两行每行10棵,在村西南北、东西各一行共30余棵。

另在村中零星栽植数十棵,成活后经过嫁接改成优良品种,此品种成熟时呈金黄色,果形像似耳坠子,故名金坠子梨,于每年的中秋节时成熟。

算起来,这些古梨树大约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每到清明前后,村内的这几十株百年古梨树,老干虬枝,花开如雪,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来一睹古树新花的风姿。

因为疫情关系,我是特意一大早来,为的是避开喧闹的人群。没成想,就是这么早,还有一大群晨跑的朋友已经在梨花树下穿梭了。

他们一边跑跳,一边拍照,那些美女们更是在那棵老梨树王下摆出各种pose,拍个不停。

虽然光线不是很好,天色灰蒙蒙的,但是洁白的梨花总是那般纯洁,那般妩媚。

特别是当太阳露出来她的脸庞,尽管略显羞涩,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在梨花丛中若隐若现,脉脉含情,霎时也是醉了游人。

徜徉于梨树街巷,尽情按动快门,怎样拍,都是一幅纯净的美图,怎样拍,都是那般让人心醉。

行宫村依托百年古梨树,提炼本村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依托独具特色的古梨树地理空间,突出“赏梨巡礼”主题,打造出“梨花部落”形象,改造提升了村东南“梨花街区”,突出了梨、礼文化元素。

如今的行宫村,古梨传奇孕育于肥沃的文化土壤,以梨传礼,成为独特的文化传承。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1)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2)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3)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4)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5)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6)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7)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8)

浙江金华武义梨(古梨新韵)(9)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