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不是原罪(浅谈欲望)

子曰:“吾未见刚直”。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這句话并非孔子对申枨的浅评,而是孔子对“欲”的经典论述,“欲”,欲望也;欲望过度,贪欲也。孔子认为欲望过多的人,不会刚强,“刚强”一词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意思。事实胜于雄辩,的确,如果一个人欲望过多,他就会向亲人、向同事、向社会所求所取,当所求所取没有结果时,他就会以工作之便,用手中的权利与他人交易,这些交易无非就是人情、权、钱以及色等多方面的交易,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意。

欲望是不是原罪(浅谈欲望)(1)

人是高级动物,也具有动物所具有的属性,不可能摆脱欲望所困。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把控自己的欲望。其实,人有欲望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做到“欲望有道,欲望适度”。’欲望和贪欲本是一对孪生兄妹,,关键看你如何把控。当前因整顿吏治而落马的官员很多很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牠们身败名裂而锒铛入狱的呢?究其原因就是牠们放纵自己的欲望,贪婪无度,最终走上了法律神坛,接受正义的审判。

自古以来,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都晓得“欲”字对人、对社会的危害之大,所以,都对“欲”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和探讨,寻求一个好的调控措施。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知足之足,恒足矣”。老子指出了欲望是祸患的根源,故主张人应无欲。但是,事实证明人是无法脱俗的,但凡人都是有求生欲望的,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所谓无欲者无求,便不再是人,而是神明。正是因为欲望,所以人类本身才得以进化、生存和发展。正因为有着对生存的欲望,才会有从类人猿到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历史;因为有着对和平的欲望,才有了先烈们战死沙场的壮举;正因为有着对愛的欲望,才会有诸如梁祝化蝶的凄美而动人的愛情故事;正因为有了对胜利的渴望,才铸就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辉煌帝国。欲望是一切行为的根源。从理论上说,只要有生命存在的社会,就不存在脱离欲望而单独存在的行为。如果说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那欲望就是反应过程中的摧化剂,即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但有的时候还让人产生对金钱、权利和美色的追求,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而不断地拼搏与抗争。

欲望一词本为中性词,但在今天却被我们眼中的某些人歪曲了它的本义。其实,坚持原则的欲望,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动力,能够让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如果不是自身的意愿而是在外力的驱使下工作,那么效率低下便是必然的结果。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是“寡欲”,讲的是“欲望”之道。

孟子说:“居天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为人处世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就不会在物质上对他人所求,从而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

壁豆千仞,无欲则刚。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寒士布衣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满足所有的物质方面的追求,我们如果想在生活中坚守自己的原则,维护自身的尊严,除了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外,别无他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