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

欢迎关注@伊说说,女性成长聚集地,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在《芈月传》这部电视剧里,对于芈月和芈姝这对前期及其亲密无间的姐妹,到后期尔虞我诈的反目成仇,令不少观众看了扼腕叹息。

作为姐姐的芈姝,耗费心力斗了半辈子后,最终还是败给了妹妹芈月,孤独一人老死宫中。这对姐妹同样出身皇族,人生际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1)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2)

探索芈姝的悲剧,还要从她的童年说起。幼年时的芈姝,看似拥有最好的出身:母亲威后,是嫡公主出嫁,成为楚国的王后,而她自己也是嫡公主,是不折不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

可是楚威王和威后都没有走进她的内心,对于芈姝,威后是非常溺爱而又强势的。芈姝从小就被严格培养,目标就是成为一个端庄的公主。威后处处束缚,事事包揽,根本没有将女儿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也造成了芈姝,没有主见,极易受奸人挑拨的个性,也为后来姐妹两人关系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3)

而反观芈月,生母只是一个出身低贱连位份都没有的侍妾,后被威后陷害惨死。虽然只是个不受重视的公主,却因为无拘无束,个性活泼深受楚王的宠爱,虽是庶出全然没有庶出的自卑感。

受父亲的影响,芈月从小就有宽广的胸怀和主见,与性格端庄优雅,缺少活力的芈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从她们幼年时期就有所体现。芈姝不能像芈月那样与父王非常亲密,因为从小母后教给她的就是得体,芈月为了让母亲重获宠爱,带着糕点与父王亲近。

而威后知道后,也如法炮制带着芈姝见楚王,可懦弱的芈姝,不喜欢大殿和父亲的威严,宁愿与芈月在殿外玩耍,甚至不顾嫡公主的高贵,向庶出芈月下跪,被威后发现并且斥责嫡庶有别。

少女时期,芈姝为了救芈月,不惜以身试毒喝下毒酒,救了芈月一命,这些姐妹情深都让人为之动容,如果芈姝没有威后这个妈妈不断提醒嫡庶有别,二人的姐妹情,也会传为一段佳话。

威后本身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物,因为妒忌导致后宫鸡飞狗跳,夫妻离心。于是威后将所有的希望与人生的乐趣,寄予在芈姝身上,而长期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芈姝,也把母亲的这种模式完美复刻,拥有这样一个母亲,就已注定了芈姝一半的人生悲剧基调。

芈姝和芈月尚未出嫁时,还是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没有任何的利益竞争,还共同对付心机深重的芈茵,可在二人机缘巧合都嫁给了秦王后,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4)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5)

其实,说到底,芈姝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成熟,而这份不成熟来自优越感。

何为优越感?优越感是自觉优秀从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芈姝的优越感就是嫡女出身,相比庶出的芈月,长期养尊处优的闺阁生活让她飘在云端上。

出嫁前,芈姝是掌上明珠,楚国尊贵的嫡公主,在芈月面前自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出嫁后,芈姝也一路顺风顺水,多久就为秦王诞下一子坐稳了王后的位子,最初的二人在深宫中,彼此扶持还算手足情深。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6)

深宫中的女人,哪里是初来乍到的芈氏姐妹能对付了的,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魏然被绑架,性命堪忧,在芈姝侍女玳瑁的挑拨下,拒绝了芈月的求助,绝望的她走投无路只好成为秦王的宠妃,解救自己的弟弟。

从这里开始,二人的关系开始走向恶化。芈月聪明活泼的个性深受宠爱,久而久之秦王,便对枯燥沉闷的芈姝没了兴趣。随着昔日不如自己的妹妹往上爬,这刺痛了芈姝敏感的神经,在芈月生下儿子后,芈姝更是处处打压妹妹,以致彻底反目。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7)

芈姝的儿子百日,芈月赠予金锁作贺礼,她酸溜溜地说:"这么多年只有我送她东西的份,如今倒也反过来了。"芈月心疼姐姐送来的消暑汤,也被她倒掉并且斥责道:"何时我堂堂中宫也要受人施舍了?"

这些话的背后,不但拒绝了芈月的心意,也暴露了她的心胸。可见,她以往对待芈月并非真的手足之情 ,而是一种施舍,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她是嫡公主,而芈月是庶出;她是一人之下的王后,而芈月是妾;她是主人,芈月是仆人,在她心里芈月一直是弱势的,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说白了,就是你不能比我好。

当她的优势地位被取代后,优越感破灭,她就再也无法以平常心,面对昔日比她弱小的姐妹。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8)

从前是她,高高在上的嫡公主,在一众争奇斗艳的姐妹中,她唯独喜欢不争不抢的芈月,因为只有芈月,为了宫中生存下去,可以无止境的忍让迁就她的任性无理。

她的善良,只会施舍给对她地位造不成的威胁的人,是建立在优越感之上的,那是一种对弱小者的怜悯,而这种怜悯是极具优越感的,是俯视的。一旦威胁到自己的利益,这些善良就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恶意的猜忌和敌意。

芈姝是个一路顺风顺水的人,前半生是幸运无忧无虑的,不幸的是,过于安逸的环境让她的心智得不到磨炼。而曾经的优越感受到打击时,芈姝选择伤害打击别人来继续保持自己的优越感——即使我不如从前,你也照样比不上我。

与芈月芈姝相类似的还有《甄嬛传》里沈眉庄与甄嬛之间的姐妹情,初入宫时沈眉庄备受宠爱,意气风发的她时常帮助弱势的姐妹,即使后来跌入低谷,面对好姐妹甄嬛的步步高升她也一如既往的默默帮助。同样都有过优越感,也都跌入过低谷,心胸不一样境遇也不一样。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9)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10)

芈月芈姝人生的巨大差异,还体现在二人不同的格局观,虽然都是皇家出身,拥有着一样的教育,但如果一方原地踏步迟早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二人的眼界格局大不一样,芈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未出嫁时在楚国拜屈原为师,关心天下,到了秦国则四处拜访名士博览群书,帮秦王整理书简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而另一个却只会在意吃喝拉撒这类无聊的琐事和后宫斗争,长此以往便于秦王的差距越来越大,而秦王越来越欣赏芈月的胆识。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11)

芈姝时常挂在嘴边的嫡庶,在芈月眼里还不如那堆书简,正是因为二人眼界的不同,导致下场不同。

再一个二人成长环境不同,芈姝从小有人为她筹谋千拥万户,到后来随着能庇护自己的纷纷离开时,芈姝在不得以仓促面对自己的生活,独自面对一个又一个大的挑战,导致她根本不会得体的处理事情,而芈月早已能牢牢驾驭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二人最大的不同点。

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芈姝完美地复刻了自己母亲溺爱的方式,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好吃懒做蛮横的人,最后被鼎压而亡,而面对芈月聪明机警的儿子,她又想方设法的陷害,最终害人害己。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12)

芈姝若能平衡心态看淡芈月受宠,或许自己还能坐稳这皇后的宝座,与芈月姐妹情深互相扶持走到最后,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一个人可以不优秀,但是不能不成长,而阻碍成长的关键,就是不自知的优越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芈姝为什么能败在芈月手里(芈月传里的芈姝到底输在了哪里)(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