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 烟雨朦胧的西湖似乎装点的不是那爱情故事和湖光山色,它仿佛在感慨青山有幸埋忠骨,也好像在追思英雄不复为身谋。它的身旁长眠着精忠岳武穆、抗清张苍水,还有忠肃公于谦。

公元1449年,蒙古部的瓦剌大军大举进攻中原,包围了大同。这一年距太祖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元顺帝北逃已81年,大明王朝经历了四位皇帝到明英宗朱祁镇当朝。年轻的朱祁镇完全没有军事常识,而且对太监王振言听计从。王振建议皇帝御驾亲征,于是皇帝稀里糊涂地带领五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行军半途,前方探子来报,大同形势不容乐观,然后这帮人就儿戏一样班师回朝。王振是河北人,他想着皇帝能够带着五十万大军到自己家乡驻足,那也可谓光宗耀祖了。刚一出发,他一想,五十万大军回乡扰民,肯定对自己名声不利,就换了路线。这样来回一折腾,在河北土木堡的地方,敌军就追上来了。

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1)

于谦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大明王朝面临着内有宦官乱政、外有元朝旧部骚扰的忧患。而造成这样结果的诱因皆自明成祖朱棣。早在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就派诸皇子镇守北方边境以防外族入侵,这些皇子们就是藩王。后来燕王朱棣篡位,当上皇帝的他大肆削藩,这就使得北方边境空虚。而他是庶子篡位,自知不得人心,再加上朝廷上下都是惠帝的旧臣,为了钳制臣民,朱棣重用宦官,像国家的使臣、大将、监军等重要职位都由太监掌管,史称东、西厂。

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2)

明英宗朱祁镇

就在土木堡这个地方,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大太监王振死于乱军之中,皇帝朱祁镇被俘虏。这是史上最丢人的一次战争,史称“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北京城内群龙无首,大臣们纷纷建议南迁,此时的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至京勤王。在于谦和大臣们的极力劝说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

2:瓦剌的军师也先挟着明英宗率军南下,每到一个城池便说皇帝来了,命守将开城门迎接。而各地守将都遵从于谦指示,说我们已经有了新皇帝了,拒不接受。也先利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政府的伎俩显然失败了,而明英宗也为此对于谦怀恨在心。

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3)

明景帝朱祁钰

瓦剌大军一直打到北京城,于谦率领将士和百姓同仇敌忾,发起了北京保卫战。双方相持了五日,敌军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只好解围退兵。也先看到了明朝有了新皇帝,便在蒙古重立英宗为皇帝和明朝对抗,结果明朝政府对此置之不理。俘虏了皇帝不但没有用处还成了累赘,便另出花招,将英宗送回以制造朝廷内部矛盾。

明英宗一回朝就被关在南宫里。在景帝统治的七年里,他对于谦言听计从,但于谦始终刚正不阿。朝廷用人一定要先征求于谦的意见,他都不避嫌怨,因此有些当不上官的都对他心存怨气。大将石亨原是保和派,后被于谦保荐,在北京保卫战时,于谦是主帅,结果石亨却被封了爵位。心里过意不去的他写信给景帝推荐于谦的儿子做官,结果于谦当面训斥了石亨一番,说石亨是大将,不去推荐一个军中有功之人,却单单推荐我的儿子,这讲的过去吗?石亨巴结不成却碰了一鼻子灰,心存怨气的他和众多被得罪的大臣一样等待着报复的时机。

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4)

土木堡事变

表面上看于谦的权力很大,但朝廷上下都对他有怨气,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后来景帝得了重病,石亨等人认为景帝活不长了,便伙同众人打开南宫,迎接明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明英宗第三次当了皇帝,复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于谦和宰相王文关在监狱里。于谦被抄家时,家中并无多余钱财,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被大锁牢牢锁着,打开门后发现里面放着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在场的人看了无不落下眼泪。石亨联合于谦的死敌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诬告于谦和王文篡逆谋反,应处以死刑。审案时王文据理力争,于谦却大笑道,这是石亨等人的主意,申辩有什么用。当判决书送到英宗那里,英宗说于谦确实有功,罪不问斩。徐有贞却说,不杀于谦,夺门之变这件事就名不正言不顺。然后于谦和王文同时被杀,明景帝也被绞死,这一年于谦六十岁,景帝三十岁。

3:于谦死后家属被充军,后来于谦的死敌石亨死于监狱、徐有贞充军云南、曹吉祥造反被灭族。1466年谦冤案平反昭雪,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

于谦无非一念救苍生(于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5)

于谦墓

黑格尔曾说:“实用历史编纂学家并不满足于朴实地叙述世界史上的英雄所完成的伟大事业和承认这些英雄的内心生活符合他们的事业的内容;而是自认为有理由且有责任在有目共睹的英雄事迹背后追寻所谓的秘密动机,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自以为愈能除去英雄威名中迄今被称颂和受尊重的东西,把这种东西从其起源与真正意义方面贬低到凡俗平庸的水平,历史研究就愈加深刻。”

像岳飞、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苟利国家生死,始终站在民族的大义上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而不是如今某些胸无半点文墨、却自以为懂得人情世故的生意人狂犬吠日那样,说岳飞迎回二圣是情商低,于谦得罪朝堂上下是不会做人。学问做到最后是和人品高度相关的,历史学到最后学的是格局,越是格局小的人越是热衷于三瓜俩枣的宫闱秘事,越容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书生轻议冢中人,我们读史是在养浩然正气,而不是站在生意人角度上,假惺惺装良心替人家算计得失,替人家不值。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蚍蜉撼大树整些黑材料污蔑丑化英雄。我们应记住这些英雄豪杰,记住中华民族的民族脊梁和精神图腾。

我们是否还记得于谦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们是否也还记得岳武穆坟前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我们可否也愿意知道明末抗清英雄张苍水为这二位英雄赋诗: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于谦、岳飞、张苍水这“西湖三雄”都是虽万人吾亦往矣。佛经记载:地藏菩萨见地狱众生受苦,感同身受,遂发愿下地狱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