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

[相关文章]中国秦腔网两张纸 秦腔名家周留华十多年不离身(见上篇)

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1)

中国秦腔网长安小生2005年送给秦腔名家周留华老师的文章

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2)

【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2005年原文)

【秦网五年(2005年)8月2日凌晨中国秦腔网西安报道 长安小生(刘彭涛)文/图】昨晚,千年古都西安大雨磅礴,南郊的城中村郝家村秦腔大戏如期开演。

雨很大,观众很少,戏台下,老乡们撑着雨伞看戏。

这些年很少看戏了,西安演出不少,能看的戏不多。

听说一个小小的县剧团要来“大腕”云集的西安演出了,无论如何是要看看的,原因是想见见仰慕已久的秦腔名角——周留华。

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3)

图:秦腔名家周留华演出《周仁回府》(中国秦腔网 长安小生 2005年拍摄)

周留华名气不大不小,但完全是靠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演出得来的,完全不是靠人为炒作,他是陕西省泾阳县剧团的团长,陕西省泾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地原点。

连日来的演出在郝家村一个临时搭起的野台子进行,这些天天很热,野台子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演员穿得很厚。

今天下午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气温却一直很高。

后台,今天演出的大部分是一些年轻娃娃,他们今年刚从这个剧团的训练班毕业,他们要开始新的人生道路,今后以秦腔为生,他们现在还不明白秦腔在这个时代中究竟有多么“博大”。

一些男演员们光着膀子开始化妆,汗水顺着脊背向下流淌。他们给脸上涂上厚厚的油彩,他们穿上很厚的胖袄,他们穿上密不透风的戏装,他们一不留神把戏装拖在后台地上的泥水里,他们上台了,开始演绎又一场人世沧桑。

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4)

图:中秦网送给秦腔名家周留华文章

泾阳剧团县是全省为数不多真正能演好戏的硬帮剧团。该团最近每年坚持为群众演戏300到400场,锻炼了一批批的优秀演员。

今天我没能见到该团其他几位顶梁柱,很遗憾,他们没有来,他们却都在西安,他们还在唱戏,不过没有跟随剧团,他们一直都在西安的秦腔茶园子奉献着伟大的秦腔艺术,也在出奉献着自我。我们除了叹息,还是只能叹息。很庆幸,他们都还年轻,他们都还有着青春和美貌。

该团现在有十多位秦腔老演员,为秦腔事业奋斗了毕生,现在生活没有着落。当然,这些仅仅是听说。

演出前,一个老乡找到周留华,希望他能带自己的孩子跟剧团学戏,周留华婉言谢绝了,因为以前培养了几个不错的学员,后来全改行了。但是那位家长还是很坚持,无奈周留华说那明天把孩子带来看看吧。

泾阳县秦剧团秦腔演员简介(回顾大雨中陕西泾阳剧团诠释着凄美大秦腔)(5)

图:秦腔名家周留华演出《赵氏孤儿》

大雨天在野台子演出,今天演出秦腔传统本戏《赵氏孤儿》,这个秦腔经典名剧究竟演了多少代人了,不清楚,据说早在中国的元朝秦腔就演这个戏了,而且听说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就埋在陕西的韩城。几百年过去了,先贤的故事在秦腔舞台上演了一代又一代。

周留华说自己以前一直坚持一个梦想,无论这一行多么艰难,要受再大的痛苦他都能咬着牙坚持,他坚信一个梦想,他说以前他不相信,但是,后来他信了。

戏演的很扎实,雨却越来越大,戏台下的雨伞渐渐少了........

演出结束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演员们在后台吃了一碗剧团自己做的酸汤面,周留华说明天早上八点还要继续演出,没胃口,不想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