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带瘦字名句(才女李清照多愁善感)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自由唯美的时代,和它标配的文学形式——宋词,就好像汉代的大赋、六朝的骈文、唐代的诗歌。唯美的宋词占尽了大宋的风头,文人雅致,志士情怀,帝王风流,女性镌美统统汇聚到宋词之中,它的作者形形色色,最为奇杰的是女词人,宋代的女词人如同绽放的小花,盛开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留下了缕缕清香。
今天我们分享的李清照,就是宋代女词人中的翘楚,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后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将她跟李煜相比,一个人的成就是和他的参照物对应的,参照物越大,一个人的成就就越大,能和李后主相提并论,李清照的成就和地位不言自明,因此而收获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雅号——“李三瘦”。这个雅号不同于其他古代诗人、词人的雅称,它不是出自古代诗话词话、文人笔记,而是源于已故知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的命名(1943)。
所谓“三瘦”是说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为词坛留下了三个含“瘦”字的传诵千古的名句。第一个含“瘦”字的名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第二个含“瘦”字的名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而第三个含“瘦”字的名句则来自著名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写于前期,当时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一种具体说法是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适逢重阳佳节,清照写就此词寄给丈夫,“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词中“莫道”三句创造出一凄清冷寂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可谓绝唱。全词通过各种寂寞物象及气氛的渲染,传达出女主人公相思的深情,离别的苦楚,阐释出缠绵悱恻的爱情之永恒。词的笔调温柔,遣词精当,体现了婉约派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李清照词虽然常以愁情感染读者,但读者所体验到的,并非单一的愁闷,而往往陶醉在人性升华的美感之中。
词的上片描写闺中少妇的愁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整天都是云雾袅绕,真是怀人天气,惹人愁烦; 只能眼看着瑞脑香在香炉里一点点燃烧尽烬。此句曲折地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无趣、无聊、无奈之感,表现了相思嫌日长的心情。
然后又由白昼写到夜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在 “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重阳夜,一个人枕着玉枕,睡在纱橱里,半夜就冷醒了。“半夜凉初透”,不仅说明九月的天气转凉,更表现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寂。这是词人感到昼长夜凉的原因,因为重阳节到了,而丈夫却不在身边。
词的下片写重阳赏菊饮酒的情景。“东篱把酒黄昏后”,黄昏时分,词人强打精神,依据习俗,东篱把酒赏菊。花开得是那样的艳,味是那样的浓,以致“暗香盈袖”。可是花再好,无人一起赏。
作者百无聊赖之中回到屋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要说相思不苦,简直叫人魂不守舍。西风瑟瑟,人感到一阵寒意。透过掀起的帘子,看到那风中摇曳的菊花,纤长的菊瓣,瘦细的菊枝,还在斗风傲霜。窗外的黄花,使帘内的佳人想到眼前的自己:佳节之日,秋风之中,人家是团团圆圆、热热闹闹,自己是孤孤单单、冷冷清清,与那风中的菊花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由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衣带渐宽,细腰瘦损,简直比黄花更胜一筹。“瘦”是“愁”的结果,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体会到了词人的愁之深、之浓、之多。然而,一桌、一椅、一花、一酒、一人、一斜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没有直接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品读,每个字又都浸透了这种情感。从时间上,由白日的“愁永昼”写到“半夜凉初透”;从心情上,由“东篱把酒”写到悲诉“销魂”人瘦,处处渲染离愁,而又能藏而不露,语近而意远。所以有人称赞这首词“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