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要默写的内容(五年级上示儿备课)

哈喽!友友们,欢迎来到“五年级(上)语文备课与课后练习点拨”系列!今天,云顶老师分享第12课古诗《示儿》的备课思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结合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12课要学的是古诗,诗人写诗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的,学习《示儿》这首诗,可以用三个方法来体会诗人要抒发的爱国情怀。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默写的内容(五年级上示儿备课)(1)

一、读诗题,理解古诗的内容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读诗题,来探讨诗题可以告诉什么信息。“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看的诗,相当于遗嘱,一个人 要写遗嘱,说明在临终前还有没有做的事或没有说的话,必须要做个交代,要不然会不安心的。

明确了诗题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了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了,诗人在诗中要给儿子交代一些事情,学生就会产生一个疑问“诗人要交代什么呢?”,有了疑问就会对诗产生学习的期待。

二、诵读古诗,理解内容和情感。

《示儿》属于一首七言绝句,学生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读法,以“2-2-3”的节奏来反复诵读,读熟古诗,在读中感受古诗节奏感的同时,理解诗意。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默写的内容(五年级上示儿备课)(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写诗的原因。“死去”交代了直接原因,不见九州同“”点明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见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遗嘱的具体内容“将来告诉父亲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

诗人在前两句表达了不甘心和悲痛的情感,后两句表现了盼望的情感。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期盼国家统一的热切心情。

三、了解诗人及生平资料,深入体会情感。

教师在教授这首诗前,就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诗人陆游的介绍,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和诗人的性格,这样就可以做到“知人论世”,学生了解到诗人的生活,可以换位思考,对诗人抒发的情感体会得就更深一些。

诗人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诗词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后世影响很深。代表作《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游山西村》、《书愤》、《卜算子·咏梅》。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默写的内容(五年级上示儿备课)(3)

生平背景:

陆游生于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陆游出生在两宋之交,成长在南宋,年幼时正值金人南侵,民族苦难、社会矛盾和流离的生活让陆游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陆游自幼聪明过人,12岁就可以吟诗作文,但是早年受秦桧的排挤,仕途不畅。秦桧死后,陆游进入仕途,上书罢免杨存中后,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1162年至1165年间,多次上书建议并策划北伐,但是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免官职。

1170年,陆游加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帮助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作战计划。同年十月,朝廷否决了北伐计划,陆游万分悲痛。在这段时间,陆游到很多战略要塞巡逻,这是他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实践爱国之志的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内容。

1202年,陆游被罢官13年后,被朝廷委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工作完成后,他回到了老家山阴。1206年,宋宁宗下诏支持韩侂胄北伐,北伐军收复了泗州、华州等地。1207年,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陆游怀有报国之志却不被重用,国家不能统一,悲愤成疾,1209年冬病倒在床上,十二月二十九日临终前写下了遗嘱《示儿》,与世长辞,享年85岁。

五年级语文上册要默写的内容(五年级上示儿备课)(4)

云顶老师建议先让学生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是小组间分享,也可以是集中展示,这样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然后,教师再做补充。

结合诗人的资料,学生就会对陆游表达的爱国情怀有更深、更切的体会。


这里是:云顶语文教与学,云顶老师持续分享五年级(上)语文备课与课后练习点拨,帮你有成效地备课学习,我们下期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