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积德行善(积善之人福寿无疆)

爷爷有一段神奇的经历。

人总是要积德行善(积善之人福寿无疆)(1)

9岁,父亲去世,15岁,母亲也离开他。奶奶养不起这个孩子,只得拐着三寸金莲,借了几文老钱,托一个半生不熟的亲邻,带他坐轮船到天津卫谋生。爷爷随着掌柜的,天南海北奔波了大半辈子,见过很多奇人,经历过许多奇事。

后来,在天津、湖北、山西等地,小有所成的爷爷,结识了数位有名的金口卦师,他们都不无感叹的对爷爷说:您哪!活不过40岁,该吃吃,该喝喝。要不是咱哥俩交情不错,哪能告诉您这些呢?泄露天机就要折寿的!李掌柜,想开点吧!有什么未尽之事,提前办啊。

起初,这事爷爷没往心里去,可是说得多了,爷爷不得不信以为真。以前,大白肉片子酱红的皮,爷爷方口一张,能拨拉下多半海碗。可是,38岁那年,爷爷竟一下子把肉忌了。并且,放下风生水起的生意,回家扛锄头种地,等待命终。毕竟,叶落了,是要归根的。

或许,是求生的愿望使然,39岁的春天,爷爷竟背着一袋子煎饼,一步一叩头到泰山去拜老母,后来,这成为全村的笑谈。也因此,在“文革”期间,爷爷被关进局子,没少挨批。对此,爷爷并无怨言,心若流水,顺其自然。打局子出来后,每日清晨,饭前,爷爷都静心虔诚地焚香叩头祷告,完毕后才肯吃早饭。最后,爷爷以96岁高龄,无疾而终。

爷爷曾经对我说:“命”字,看见没有,就是人一​叩​啊!我就是这样从40岁活到90多的。

很多人,对爷爷的长寿颇感好奇,而我认为爷爷的长寿自有其规律可循。首先,爷爷的生活起居非常有规律,早睡早起,从不间断。他常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查。印象中,爷爷每天早起都是神清气爽,灰布短衫内,​浆​洗得有些泛黄的白布褂,袖口挽边。扫地,抹桌子,收拾院子,整理完这一切,他便摸摸那绺山羊胡子,冲着那轮红润的朝阳,做几次深呼吸。

其次,爷爷吃饭,不管好赖,总是吃七分饱。他认为,凡是吃、睡以及人生的其他方面都不可太贪,点到即可。

再者,爷爷内心充实,爱读书,凡是不认的字都要问问字典。才小学一年级的他,成了村中的秀才,年近80后,他的眼力不太好,就让我读报给他听。爷爷练了一手上好的毛笔字,尤其是那“福”字,饱满平和,人见人爱。农闲时分,他就会坐在村中大槐树下,和村中的老头们,杀上几个回合,不论胜负,但求乐呵。

对钱财,他心境平和,他教导家人:有钱多花,钱少少花,没钱不花。他身边的衣物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浆洗干净,叠放整齐。凡是他的东西,都是收放有序,就是闭着眼也能摸到,他教育我“动物归原”。就是从哪儿拿的东西要放回到哪里,你让东西舒坦,东西就让你的心舒坦。尤其是人的心,不能像只小猴儿一样,忽高忽低,到处乱窜,要放在肚里,活得才踏实。

爷爷也有缺点,就是脾气大,谁要真正犯了错,就大声训斥。但是,正因为这样,他的心里不存事,当天事,当天结,从不积郁坏情绪,晚上躺床上头一沾枕头,就着。

我问:“爷爷,人家说你40岁死,你怕不?”“不怕,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是最好的!”爷爷说。

与其说,宗教信仰​使​爷爷长​寿​,倒不如说,爷爷是从饮食、心理、运动、生活等方面调理有节,就说他那每日叩头几百个吧,最起码,像现今吓死人的颈椎、腰间盘突出等病就找不到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被称为“及时雨,老李”,见遇难的人尽力而帮。有一次,他得知一位三十年未见的哥们,家里遇事断了粮,他扛起自己一麻袋麦子跑了几十里地,给人家送到家门口。为此,吃了奶奶半个月的白眼和唠叨,他总是呵呵一笑。背后,教导我:孩子,做人要讲道德的。

爷爷一生坎坷:9岁丧父,15岁丧母,在外寄人篱下;刚熬到事业风生水起,却遭遇短​寿​打击,降下心气,回乡务农;老实本分,又临牢狱之灾;中年,父亲上边两个哥哥相继去世,大姑守寡,奶奶70岁去世;而后,棋友如风中落叶,一个一个归土,最后,只留下爷爷独自居家举棋,落子依然淡定有声。

我想,积善之人,福寿无疆,才是爷爷的宗教,也是他从40岁快乐活到96岁的不二法门。

(作者:龙飞儿)

(摘自《当代健康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