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分荆州(的来龙去脉分析)

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分荆州(的来龙去脉分析)(1)

前言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句流传千古揶揄刘备虚伪、无耻的歇后语,对这件事一般三国爱好者普遍认知是:「孙权在鲁肃的请求下好心借刘备荆州,约定取了益州就归还,事后刘备拒绝归还,关羽还藐视孙权,连向关羽提亲也被羞辱,孙权忍无可忍就派吕蒙抢回荆州。」 这件事听起来好像没问题,但是学者通过研究,却大多对「刘备借荆州」这件事存疑,甚至抱持否定态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荆州势力分析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首先需要厘清谁是「借荆州」这个概念是谁提的。其实「借荆州」只见东吴史料,完全只是东吴单方面的说法。也许有朋友会说,蜀汉没有记载,是因为刘备不承认是“借荆州”,那我再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借荆州这个典故不合理。

东汉天下共分十三州,州下辖为郡,郡再下辖为县。起初荆州辖南阳、南、江夏、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七郡,后被各国瓜分又划出各不一致的郡,我们且以原始七郡为主。

「借荆州」是在公元210年,先看在公元208年冬赤壁之战时,曹操约占八州,孙权占扬州一州,刘备占少部分江夏郡(时曹操、刘备、孙权平分江夏郡),算三分之一郡。看起来孙权一定是九世善人,扬州再加荆州也就两个州,他如果借荆州给刘备是想跟自己平起平坐?

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分荆州(的来龙去脉分析)(2)

荆州势力划分

这当然不可能,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亲自攻下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以下合称「荆南四郡」,还有本来就有的少部分江夏郡;曹操占南阳郡、大部分南郡及少部分江夏郡; 而孙权仅占少部分江夏郡及少部分南郡,是三家中最少的。

别说整个荆州,孙权连一个郡都凑不齐。那他哪来的荆州借刘备?说穿了,「借荆州」本身只是政治口号,孙权借给刘备主要为南郡中的江陵、公安两县,这两县地理位置重要,为荆州交通枢纽,北往荆北、南往荆南、东往扬州、西往益州。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借荆州其实应该叫「借江陵、公安县」,也难怪蜀汉记载不见借荆州的说法,其实只是东吴单方面的政治宣传。

孙刘联盟分析

如果再加上部署、战略等要素,孰是孰非变得更加复杂。东吴为何战果如此不堪,这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孙权军以周瑜、程普为主帅,趁胜进攻江陵县主城江陵城,江陵城守将是曹操军最会防守的大将曹仁。曹仁没打算取胜,而是只想拖延时间,好让曹操回到北方重整旗鼓,加上曹操军不断增援,形成近一年的拉锯战,直到公元209年冬才以曹仁撤军宣告周瑜、程普胜利。

相比之下刘备攻略的荆南四郡都是独立弱小势力,除武陵郡抵抗兵败外,长沙、桂阳、零陵3郡都直接投降,不仅战斗轻松收获也极其丰富。难不成刘备不愿意帮忙孙权,而是自己偷偷抢占赤壁之战的胜利成果吗?

其实还真不是,周瑜以借给关羽两千兵断绝曹仁援军,换取张飞一千兵为自己战斗。事后张飞击退曹仁,而关羽与疑似为孙权将领的苏飞就以这两千兵及水军抵挡住曹操军一年来徐晃、乐进、满宠、文聘、李通五路援军。

关羽 vs. 徐晃、乐进、满宠、文聘、李通,以区区数千兵击败曹军的各路援军,这是现在很少人能注意到的关羽高光时刻,成功让曹仁在孤立无援下只能撤军。事后周瑜大赞关羽、张飞的勇猛,可见关羽、张飞有着难以取代的军事能力,对孙权军帮助极大。

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分荆州(的来龙去脉分析)(3)

关羽不愧是武神

刘备、关羽、张飞各自取得战果,这是兵分三路三赢的局面。孙权军则因江陵城战事拖延太久错失了抢占地盘的机会,但期间黄盖曾在武陵郡平叛,不能确定是协助刘备军攻取武陵郡还是协助孙权军攻取江陵城,或者仅仅以长沙郡的下隽县作为进攻江陵城据点,诸葛亮在这期间也只收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税租,未知武陵郡当时是未攻下或是属于孙权方管辖。

且不论武陵郡具体归属如何,「借荆州」的实质就是孙权除了原本少部分江夏郡之外的荆州所有权一并给了刘备,对孙权而言其意义不在于实质借了多少地而在区分所有权。从赤壁之战到「借荆州」可以说是刘备军与孙权军蜜月期,合作非常成功。

借荆州其实对双方都有利

说到底孙权为何把辛辛苦苦拿下的江陵、公安县借给刘备呢?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军曾在江夏郡屠城,导致攻下江陵县后民心不稳,相反刘备长年在荆州经营深得民心,甚至发生卢江人雷绪率数万百姓投奔刘备。

与其得到荆州人的城却得不到荆州人的心,孙权采纳鲁肃「榻上策」的路线,将江陵、公安县借给刘备攻取益州,自己则专心往进攻徐州,也就是日后的合肥之战,恰好配合诸葛亮「隆中对」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与自己的扬州分批北伐的路线。再退一步来看,若曹操军日后想再争荆州,首轮也是打江陵城,既可以避开直面曹军的风险又能专注发展地盘,对孙权来说不见得亏。

周瑜得知借荆州后,由于忌惮刘备的枭雄本质,上书建议将刘备召入扬州软禁,吕范附议,但孙权并没有采纳,而是召刘备入扬州后将妹妹孙尚香联姻刘备。事后周瑜又与甘宁提出「二分天下之计」的路线,即孤立刘备于荆南四郡,以江陵、公安县为出发点攻取益州,在益州、荆州、扬州以长江与曹操南北对峙。孙权表面答应了,却没有积极响应,刘备听从谋士殷观建言按兵不动,周瑜进军屡屡不顺,最终于途中病死。

我们不难发现,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计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有冲突的。即使不攻取益州,欲往荆州北方拓展也须仰赖江陵县,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江陵、公安县都是他们想吃的,所以双方才会合作进攻江陵城。

起初刘备也是礼让孙权取江陵城,未曾想刘备竟能飞速攻下荆南四郡,加上刘备又如此得荆州民心,种种因素下孙权决定「借荆州」,暂时放出荆州的所有权,不过从法理上给自己留下了收回的权利。 周瑜死后,鲁肃成为孙权军队的实际领导,在诸葛亮、鲁肃的调停下刘备、孙权各自往益州、徐州拓展实力。

「借荆州」的始末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其实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刘备、孙权在最初的相对报酬的不平衡及对于「借荆州」的认定原本就不一致(刘备认为我只是借入江陵、公安县,但孙权却认为除了借江陵、公安县外也获准荆南四郡所有权),最终埋下了仇恨厮杀的种子。但不管怎么说,从事实来看,刘备确实不算借荆州,即使要还也最多还了江陵、公安两县即可;孙权自然也清楚这点,原先也只是做做政治宣传,结果等鲁肃死后,合肥又迟迟无法拿下,心态失衡的他才做出了偷袭盟友夺回荆州的错误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