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初中读书条件(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

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

胡小鹄

为了更容易上衡水中学,外地学子有必要去衡水读初中吗?

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两年前,我曾经在《小升初莫信忽悠:以下六种情况,千万不要去读寄宿制初中》(附于今日推送次条)提到,有六种孩子不适合去读寄宿制初中。

  1. 高知家庭的孩子
  2. 酷爱读书的孩子
  3. 学习习惯好、自制力强、学习主动性强的孩子
  4. 独立性不强的孩子
  5. 身体体质不太好的孩子
  6. 想着重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孩子

两年过去了,经过深思熟虑,现在的我,原则上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除非是个别特殊情况。

实际上,衡水本地人一直为此叫苦不迭。初中是义务教育,人人都要读。外地生源的大量涌入,带动衡水民办初中的收费上涨。三年民办初中读下来,半辆小轿车没了。衡中和衡二,是自己嘴边的肥肉,不得不分给外人,我要是衡水人,我心里也不爽。

另一方面,外地家庭也很折腾。要转户口,要定期驱车接送,每次都要大包小包,带上一堆衣服。

那么,我为什么原则上【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呢?除了不给衡水老乡添乱添麻烦,还有以下几点理由。

反对理由一:读三年寄宿制初中,课外阅读量将会约等于零。视野和见识的受限,会带来极为深远而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一点,适用于大多数寄宿制初中,不只是衡水。

刚进衡中,先要军训。队列训练休息的间歇,指着树荫下的象棋桌,我向当时的班主任孙老师问道:“平时课间有同学来在这里下象棋吗?”

孙老师回答道:“没人来,就是个摆设。”

后来我才发现,图书馆和阅览室,也基本是摆设。允许你在图书馆借书,但是平时基本没有时间看,你敢在公共自习上“看闲书”?阅览课平时也有,印象中是一周一次,一次大约半个小时。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我上衡中的时候,在合乎学校纪律的前提下,不算放假时间,理论上,高一和高二学生在一个月内只有两小时读书时间。

一个月放一天假,辛辛苦苦从衡水赶回本地,到家至少下午五六点了,吃完晚饭只想舒舒服服躺在大床上,抱着笔记本电脑聊聊天,谁会看课外书呢?反正,当时的我,完全没这个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寄宿制初中,课外阅读时间会有多少呢?一周能有一个小时吗?不能把话说死,但想必不长。有人说,在本地走读上初中,课业也很紧张,作业也很多。但是再怎么说,每周多一小时自由时间,一个月就是四个小时,就能多读一两本书,课外收获就会完全不一样。

判断学生阅读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本人的考场作文。注意,不是看文笔多优美,不是看背了多少好词好句,而是看你提及的素材,看你讲述的故事,看你能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

而不是,出什么题目,写什么记叙文,都能扯到考试、分数和排名。

  • 比如,一写“难忘的事”,就是考砸了,哭鼻子了。我知耻而后勇,然后下次考试进步了,我很开心!
  • 比如,一写父母,就是自己考砸了,父母安慰自己,鼓励自己,我一定要用好成绩来感恩父母!
  • 比如,一写成长,就是自己在一次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您家孩子,平时是这么写作文的吗?

接着,等你辛辛苦苦拼完中考,进入衡中,又拼了三年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才突然发现,相较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孩子,自己的阅读量竟然如此匮乏,这也不懂,那也没听说过。

这意味着,大多数文科类专业,你都很难学好,入门会比别人慢。此外,读书少,文笔很难出彩,你的职业发展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和可能。

昔日,你靠做题赢得多少光环,此刻就会有多少自我怀疑。

衡水初中读书条件(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1)

反对理由二:衡水模式的学校,不利于补弱科。

衡中毕业生千千万,有不少校友开了抖音号,讲述衡中的点点滴滴。

很多博主在讲,该如何预习,该如何写积累本改错本,如何做试卷分析。

关键是,假如我英语不好,想着重补一下英语这门弱科,时间从哪里来?

其实,自由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一天中,只有早预备和公共自习,可以供你自由发挥。但是,这些时间并不能都用来学英语,你总得写完明天要用的学案吧,要写写马上要收的积累本吧,总得改改攒下来的错题吧。

这么一算,用来补弱科的时间,还真不算多,补一科,还是够的。补两科,就捉襟见肘了。

衡水模式的高中生,毕竟经历了小升初和中考的两轮选拔,基础相对还不错。所谓的弱科,也弱不到哪里去,除非是没学入门。集中力量补一补,是可以赶上来的。我就是典型,高一高二数学很一般,后来终于赶上来了。

但是衡水模式的初中生,就不一样了。小升初现在不让考试了,有户口有钱就能进,一进去就是多轮月考,节奏非常快。一考试,就能考出来这名初中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个班内,同学之间的差距,会非常大。适应力强的,会如鱼得水,芝麻开花节节高。不适应的,可能到初三了,还在疲于应付,没有自己的学习规划。

初中生,十二三岁的年纪,生理上在发育,心理上在叛逆。

有的孩子心智早熟,有的孩子还未褪出稚嫩,这都是正常的,本来不需要刻意干涉太多,绝大多数都可以顺利实现“从童年到青少年”的蜕变。

但是,假如你这么早就把孩子送进竞争激烈的“竞技场”,又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成长的风险会上升。

能在新环境里争得上游,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羡慕,自然如鱼得水,一时风光。

但是,在强手如云的新环境,孩子起步成绩不够突出,心理落差大,情绪上有憋屈,在新环境得不到存在感,又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陪伴,还正赶上青春叛逆期的到来……

你不害怕吗?我今年24周岁,距离娶妻生子送孩子上学,还有十万八千里,尚且感觉害怕和不安。

在寄宿制初中,在学业上,父母很难给予孩子直接的帮助和指导。

想鼓励孩子在校内补弱科,结果发现没时间。想请个家教老师补弱科,又因为放假时间短而很难成行。而你家对门的小王姑娘,在本地读初中,一到周末就补数学,终于赶上来了。

这种情况下,你说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只能指望孩子的毅力和勇气,期待孩子哪天开窍。

衡水初中读书条件(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2)

反对理由三:衡水模式下的教育观念,不一定适合初中生。

刚走出衡中时,时常有不解。在河北省的特定环境下,在严峻的高考形势下,衡中为我们提供了足够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为什么会有同学埋怨甚至后悔来衡中呢?

大二的时候,我明白了,因为我从未感受到他们的压力。

刚进衡中的时候,我在普通班。当时,大家对普通班和实验班没概念,基本不存在什么鄙视链,都还在适应新环境。

第一次周测,我考了班级第五,我当时心想:“没想到自己不是最差的!”。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普通系列的第一名,代表班级上台领奖。后来文理分科,到了新班级,学号是4号,代表我在这个班里综合排名第四。

从此,一直到毕业,我都属于“比较乖”的孩子,基本不违纪,心思比较单纯,再加上成绩比较靠前,日子相对比较舒服。

但是,学号靠后的,成绩不突出的那些同学,压力可就大了。在初中的时候,大家都是各地的尖子生,踌躇满志来衡中,没想到一下子泯然众人,隔三差五被老师叫过去谈话,心理上的落差会很大。

衡水模式的学校里,各种考试非常频繁,次次考试有排名,提醒着“你是弱者”,“你现在不如别人”。

试想,这种刺激,这种落差,出现在正值叛逆期的初中生身上,是好事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没有错。想要取得百里挑一的成绩,必须有扎扎实实的付出,吃一些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的苦头。

但是,暂时在学业上不领先,排名上不是“人上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你吃的苦还不够多”,而是你的学习习惯还没调整过来,还没彻底消化老师讲的内容。

考不上衡中和衡水二中,也不算罪过。

越是焦虑,越需要耐心,需要倾听,需要陪伴。

而不是体罚,不是呵斥,不是刺激。

更不能鼓励初中生,在本该吃饭的时候“多学几分钟”,说什么“衡中高三学长学姐吃饭狼吞虎咽”,“五分钟内就能吃完”。这么吃,你不怕吃坏肚子吗?

莫非我读的是假衡中?我当年吃饭至少花十来分钟,不也考上了“破人大”吗?有必要克扣吃饭这几分钟吗?

个别初中,更是突破了衡水模式的底线:“不允许开夜车,不允许在被窝里学习”。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你们班上有同学偷偷在被窝里学习吗?

在人的成长中,越有个性的阶段,越应该强调合作和团结,强调共性和规则,强调平等待人,发现同龄人身上的闪光点。既要觉得“我不错”,更要觉得“别人也不错”。

少年人,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是正常的,也是好事。但不能过早地投入“学号大战”,把“几分之差”带来的学号差距,翻译为“我强你弱”,“我行你不行”,“我能上衡中,你上不了衡中”。

在初中就如此强调等次,真没必要,日子还长着呢。学业成绩只是成长的一部分。你太看重它,你现在能从在学业上“打败同龄人”获得多少优越感,将来就会因为“被同龄人打败”而获得等量的失落感,除非你能一直领先。

衡水初中读书条件(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3)

当然,以下几种特殊情况,在征求孩子同意,全家一条心的前提下,我也非常支持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

第一,有的地方,限制本地生源中考后出县。

河北其他市都对衡水“掐尖”围追堵截,这个可以理解,每个地级市的教育局都想出成绩。但是,竟然还有县级教育局通过种种手段,让本地学子留在县里读高中,去本市区读高中也不行。

真有敢这么下手的,令人匪夷所思。遇到这种情况,干脆远走高飞。

第二,父母不在家,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种情况在河北省不算常见,但也不罕见。父母不是不想陪伴孩子,实在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如果有类似情况,还是送走吧。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心智更早熟,大概率更适应。

留在本地,老一辈人根本管不住孩子玩手机。对初中生来说,智能手机一成瘾,学业上就基本失败了一大半。

第三,对口初中学风太差的。

跟校园欺凌比起来,衡水老师那几句呵斥根本不算什么。

衡水学校有一个好处,纪律严明。也许有些规定不人性化,但是抽烟喝酒玩手机偷东西,是绝对不允许的。

考不上本一不要紧,近墨者黑染上了一些坏习惯,那就真的麻烦了。


世界很大,很精彩。对于中国的普通人来说,靠做题,靠考试,是进入这花花世界最简单的门票。

但是,也不妨,在闷头做题的间隙,抬起头来望向窗外,先看看这大千世界,读读人物传记,看看纪录片,知道远方的同龄人都在做什么后,再细嚼慢咽好好吃顿饭,犒劳一下一直在坚持的自己。

日本鬼子没有再打进中国,还不需要我们的孩子在读初中时,就在透支自己的精气神。

孩子的成长日新月异。

不要还没来得及看看孩子又长高了多少,

就又把孩子送上了离家的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