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

前面小编我说了《父辈的旗帜》,一部关于硫磺岛战役的片子,从美军的角度进行的阐述。在拍摄《父辈的旗帜》的同时,这部片子的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还以日军的角度拍摄了另外一部关于硫磺岛战役的片子,也就是今天要说的片子《硫磺岛家书》,又名《硫磺岛的来信》。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1)

说影片之前,先来说说硫磺岛战役对于方时日本的重要性。之前小编有说过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最惨烈的战争。日本在关岛战役失败后,失去制海和制空权,硫磺岛和小笠原诸岛成了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硫磺岛战役失败,美军便可以获得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更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所以即便失败,日军也必须让美军付出惨痛代价,延缓美军的进展。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2)

影片以这场战役中日军在指挥官栗林忠道中将的指挥下,与装备和作战人数为己方数倍的美军作战为背景,从一位普通士兵的角度去审视这场战争。

身为面包师的西乡很荣幸的被祖国召唤,参军战斗保卫国家。当时的日本由于四处侵略,国内绝大多数青壮年男子都被征兵,普通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西乡虽万般不舍怀有身孕的妻子,却不得不应征入伍。他又不幸的被分配到守卫硫磺岛的部队中去,这个部队中,大多都是普通民众。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3)

对于他们来说,硫磺岛什么都没有,何苦为了这个小岛拼死拼活。“这座臭小岛,给美国佬算了。这里什么都想不出来,又臭又热,虫子又多,又没有水喝。”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士兵来说,这里却是个坟墓,来到这里,基本已经宣告了他们的死亡。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4)

美军来了,战争爆发了。已经失去了空军和海军支援的日军,赢来了美军一次全面的轰炸,所有的底面建筑物和装备均被炸毁。日军只有在挖好的地道中默默等待美军的登陆和靠近。美军到来了,他们给予猛烈反击,实力悬殊,尽管美军付出惨重代价,但日军终究还是输了。幸存投诚者寥寥无几。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5)

从战争刚一爆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必败无疑。但他们仍要全力以赴,为了身后的祖国,为了祖国中的家人。“也许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意义,挖掘隧道也许没有用,捍卫硫磺岛也许也没有用。我们要捍卫硫磺岛,奋战到底,直到最后一名士兵战死为止,只要能让日本的孩童多活一天,我们的誓死奋战就是值得的。”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6)

尽管心存如此信念,但在已经毫无反抗能力之时选择自杀在我看来是很无味和愚蠢的。但在日本军国思想下的士兵在必然会败的时候,都会选择自杀,他们认为这是光荣和对帝国最大的效忠。这是他们的纪律,严格却又死板。

看到他们一个个自杀,西乡选择活下去,尽管这在他人看来是不爱国懦弱的表现。“我们可以死在这里,也可以继续奋战到底。”与其无用的自杀,还不如去试着活下去,试着战斗下去。战斗的胜利固然重要,但他的心中更希望能活下去见到自己的妻子和那从未谋面的女儿。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7)

最终,他们败了,彻底败了。中将死在了暂时还算是日本领土的土地上,西乡成为美军的俘虏,但他终究还是活了下来。多年后,西乡埋在地道中的战友的家信也被后人所发现。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8)

战争,受苦的终究是普通民众。不论是侵略国还是被侵略国,不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国家中的人民和士兵总会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父辈的旗帜》中,导演通过大量的闪回和交叉剪辑展现战争的冷酷无情和战士们之间的友情。《硫磺岛家书》却用一个被征兵的普通人民去展现战争下士兵的无助和迷茫。相对于《父辈的旗帜》对战争更为真实冷酷的展现,本片更为内敛和细腻。

我们的父辈最残酷的战争(与父辈的旗帜讲的是同一场战争)(9)

观看两部影片时,看《父辈的旗帜》时会唾骂日军的阴险狡诈,躲在暗处战斗。看《硫磺岛家书》又会讨厌美军的大肆轰炸,对日军的冷血残杀。如同看了两场不同的战争,但从两个军队的角度去看,他们都是为了国家而战,他们都有自己战斗的理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对我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但日本的普通民众也因为战争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家破人亡成为常态。战争永远是一种伤害,对所有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