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

1949年6月,汤恩伯几十万精锐部队被解放军在上海消灭,蒋介石连夜乘着军舰逃往福州。当天夜里,蒋介石正在看一封由上海发来的密报,蒋经国也安静地等待着父亲的指示。

没一会儿,蒋介石突然拍桌而起,口中骂骂咧咧。将密报扔到了地上,把桌子上的摆设全都掀翻在地。随后便气愤的瘫坐在靠椅上,咬牙切齿的说到:

“东南半壁江山就毁在段家兄弟手里了!”

段家兄弟究竟何人,他们做了什么事,让蒋介石如此大发雷霆?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

把刀插到蒋介石的心里

蒋介石口中的段氏兄弟出生在河北省蠡县的军人家庭。他们的父亲段云峰曾追随孙中山,与蒋介石是同学。在辛亥革命后进入到中央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军校任教。

段云峰曾是段祺瑞的参谋长,后来还评上了国民党中将军衔。由于父亲的关系,兄弟二人将与国民党密不可分,这也为二人的潜伏工作奠定了基础。

后来蒋介石“夺权”后,段云峰看不惯国民党内部那股军阀风气,便辞职回乡创办学堂。而兄弟二人在他的影响下,走进了大学的门槛。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2)

可是兄弟二人却走了不同的路,段伯宇在河北医科大学学了医,比哥哥小十岁的弟弟考入了父亲曾经的学校,想要在国民党内部干出一番事业,为国效力。

兄弟二人一个从医救国,一个从军救国。在这样的环境下,哥哥段伯宇因常年奔走于人民之间行医治病,看遍人间疾苦和军民患难,所以段伯宇在弟弟之前有了新的思想觉悟。

鲁迅先生说:“学医救不了中国”,在段伯宇看来也是如此。学医的他为了救国就去到了国民党军队中当了军医,可是在国民党军队中他除了失望别无他想,特别是蒋介石对待日军的“不抵抗”政策,让他彻底绝望。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3)

可就在他绝望之余,他又看到了光。早就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王兴纲知晓这名年轻人绝望后,给了他转向共产党的启发。

于是,段伯宇在1938年春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就以秘密入党的形势让他入党。

在后来的时间里,他依然回到国民党内部,这一年间他看遍了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纪律涣散、欺压民众的行为,种种的不公,让这样一个充满正义感的青年再一次下定决心“变一变天”。

1939年,因为河北沦陷所以段伯宇和父亲来到了重庆。来到重庆后,他便与周总理的秘书周怡取得了联系。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4)

在不久后,周总理亲自会见了段伯宇,给段伯宇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了指示。段伯宇本来兴奋的以为是要他走向前线了,可是周总理带来的指示却比上前线还艰巨。

周总理要他留在重庆,把此地就当做前线。由于他的特殊背景,周总理也做出了新的指示:

“到蒋介石身边去,将刀刃插在敌人中间。”

得到了周总理的指示,段伯宇为了“到蒋介石身边去”,便下定决心要考上中央陆军学院。这是一道走进国民党内部的后门,是将刀插入敌人胸口的必经之路。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5)

蒋介石用人一直是“一根筋”,“黄埔、陆军学院、浙江人”就是他选人才的途径,所以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中央陆军学院。

后来,段伯宇在父亲和弟弟的帮助下,在1943年10月考入了中央陆军大学第七期。从此,兄弟二人成为了先后进入陆军大学的同学。

在有了进入国民党内部的敲门砖后,要想彻底打入国民党内部,那就还差一个领路人。而这个领路人对于段伯宇来说唾手可得,就是他的弟弟段仲宇。

蒋介石一手提拔的“心腹大患”

段仲宇比哥哥早三年从陆军大学毕业,所以早就获得“金招牌”的他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段仲宇多年出色的表现深受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青睐,于是在钱大钧的撮合下,段仲宇成为了侍从室上校参谋。

这是个什么职位呢?就是说蒋介石看到的所有公文情报、大事小情都要经过段仲宇的手。段仲宇本来是“效忠”为主的,但是就因为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卑劣行径,让他对国民党多次失望。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6)

在重庆谈判时,蒋介石表面谈判背后屯兵,这一信息让段仲宇看清了蒋介石虚伪的嘴脸。从那之后,他便一蹶不振,决心辞退上校参谋及其他职位,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深造。

段伯宇知道后,对段仲宇也是再三阻挠,并且对段仲宇说:“其实另外一条路会比如今更加光明。”

段仲宇听后,眼睛瞪得很大。多年从事国民党核心内部的工作,让他敏感地察觉到哥哥心中炽热的思想。

然而,他并没有改变想法,但是他决定在离开后,给哥哥一些“帮助”。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7)

1946年初,段仲宇趁着自己调任的机会向侍卫长俞济时推荐了哥哥段伯宇,再上下打点后又对哥哥进行了夸赞。本着曾经的情分,俞济时将段伯宇的资料送到了蒋介石的桌上。

3月10日,蒋介石接见了段伯宇,在看过段伯宇的资料后,蒋介石非常高兴。在接见会上,段伯宇为了让蒋介石看到“忠心”,还多次给蒋介石发出“想要和共产党较量一番”的信息。

蒋介石对此更加开心了,对他说到:“你们一家父子,三个都是陆大的毕业生。你父亲与我是同学,你弟弟曾经就在这个职位上,现在你也要在此为党效力了,真是难得!”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8)

在此后不久,段伯宇就任职侍从室上校参谋在1946年时,蒋介石将此单位改为军务局,从重庆迁回南京。来到南京后,段伯宇进入到了情报科。在情报科,他将管理国民党在全国的信息资料。

这把刀彻彻底底地插在了蒋介石的胸口,而这把刀却是蒋介石自己插进去的。对于段柏宇蒋介石一直将其视为心腹,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居然是共产党员。心腹也变成了“心腹大患”。

段伯宇虽然掌握很多情报,但是可惜的是,他的上线周总理的秘书周怡在去延安的路上出了车祸,不幸牺牲。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9)

本可以传递出有关国民党部署的重要情报,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了提供的渠道。尽管段伯宇多次努力,可是始终没能与组织取得联系。

不过就算如此,段伯宇还是以坚定意志潜伏在了国民党的内部。一个1938年入党1939年就开始潜伏的“新人”,在将近7年的磨砺中,他从未失手,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手”。

没有组织地指示就自己找“组织”,他的心里永远铭记着周总理的指示,只要留在国民党的核心,就是组织交代的任务。

在这种思想之下,他在国民党内部广交朋友,与这群人同流却不合污。有意无意地和国民党的一些军官灌输着“红色思想”,这一举措,为后来策反起义有着重要作用。

在此之外,他也用职务之便做了许多对我党有利的工作。

阴影下的刀刃

在重庆谈判过后,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协议。而协议中我党为表示和平共处的决心,愿意将我党领导的广东、浙江等地的部队撤回解放区。但是由于协议要求,这几支中共部队的撤退路线将由国民党方面来决定。

这一提议已经是为了实现和平共处做出的最大妥协,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决策机构却开始打起了算盘。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0)

当时段伯宇刚刚来到军务局,在国防部接收到了一份报告,报告内容让段伯宇心中一惊。

“经大会商定,中共广东游击队东江支队应从江西、浙江抵达山东。具体路线如下,请如实转达。”

一条具体的路线,不仅如此,在报告下方甚至还写着作战方略。段伯宇当然明白这是老蒋特意而为之的路线,很明显就是要将我党军队在半途中消灭。

段伯宇当然不能让他得逞,随后他在军务局内部的会议上,就对东江支队转移得“不合理”性在会上进行了陈述。

段伯宇对军务局的领导们提到:

“东江支队如果按照方案如此,撤退路线太过招摇,可能会引起群众极大的反响。应该让东江支队水运北上,一来可以减少与群众的接触,而来还能便与我们监视。”

此方案一出,在场很多国民党高官都表示合理,连军务局局长俞济时也非常赞同。俞济时将会议讨论内容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也批准了北上的方案。不仅如此,在那时段伯宇还没有上校参谋的职位,蒋介石就因此赞扬了段伯宇一番。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1)

如此一来,东江支队在当年从广东乘船北上,于1945年7月5日安全到达了山东烟台解放区。

除了帮助我军队伍安全撤离之外,段伯宇还干扰过国民党的计划,让国民党内部的起义部队能够顺利来到解放区。

1947年3月,段伯宇和往常一样,打算整理完资料后离开军务处。可就在此时,国民党机要处张国疆却突然闯了进来,拿给了段伯宇一封密报。密保内容是:

“三十二军参谋长王启明叛变,率领5000余人投靠共产党,已派兵围剿,兵力不足,请速速派兵支援。”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2)

段伯宇非常疑惑,为何张国疆要将这封电报给自己。原来张国疆和电报中所提的王启明曾经是陆军大学的同学,而且两人都非常了解对方的职位,张国疆不想得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头,便拿到了军务处让他们来处理。

段伯宇一直明白国民党内部的作风,这种事比比皆是。但今天情况不同,是一支想要投诚的国民党军队且人数众多,这对我军是一个不小的补充。

这封密报按理来说是一定要第一时间传到蒋介石的桌子上的,可是段伯宇却把它放在了处理档案的最底部,而这封密报过了两天才传到蒋介石的手上。

蒋介石看到密报时,王启明已经带着部队来到了我军解放区。当时王启明还感到疑惑,为何心狠手辣的蒋介石居然没有派兵拦截,直到建国后才明白,是段伯宇给他们争取了时间。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3)

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气急败坏,大骂军务处办事不利。可是段伯宇做的这件事天衣无缝,最终也没有人怀疑过他的身份。

类似的情况,经过段伯宇的“运作”,都让我党同志化险为夷。

在往后的日子里,段伯宇意识到建立反蒋组织的重要性,且在国民党的队伍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人,于是他开始秘密组织反蒋队伍。为了组织反蒋队伍他召回了弟弟,在组建队伍时还再一次联系上了组织。

兄弟二人断送蒋介石半壁江山

1947年3月,段伯宇又一次提拔为情报科科长。自从成为科长后,他便利用多年来建立的关系,酝酿着反对蒋介石内战的起义活动。

为了扩大队伍,段伯宇想到了自己远在美国的弟弟段仲宇,于是他给弟弟写了信。

这封信中,段伯宇对他说:“国内的形势发展特别快,在国外久了就丧失了为人民工作的机会了,不要贪恋优厚的待遇和环境。”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4)

左一段伯宇,左二段仲宇

当初段仲宇离开时,就已经意识到段伯宇的特殊身份,如今段伯宇的来信无疑是希望弟弟回国相助。

段仲宇就是因为看不惯国民党的作派才离开祖国的,如今得知哥哥在“做大事”,于是段仲宇想都没想就回到了国内。

回国后,段仲宇依然得到国民党的重视,来到南京后便见到了大哥段伯宇。二人见面激动万分,在相谈中,段伯宇向弟弟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说了自己正在筹备的事。

段仲宇非常支持大哥反蒋内战的想法,也对共产党非常感兴趣。此后,兄弟二人共同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为共产党的事业做着准备。

在段伯宇的安排下,段仲宇成为了上海港口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又兼顾沪杭两条运输线路的指挥官。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5)

而段伯宇已经在暗中准备好了反蒋革命的起义。

在他的努力下,准备起义的队伍有贾亦斌国防部预备干部总队刘农畯的伞兵团王海峤的工兵四团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段仲宇所管辖的上海港口司令部及所属两个车团;驻守芜湖的装甲兵团等。

兄弟二人的策反下,东南地区国民党内部已经有7万余人决定参与段氏二兄弟起义的队伍,这些队伍西起芜湖,东到嘉兴。沿江几千余里,形成了一道秘密的国民党内反蒋阵线。

随着淮海战役的结束,长江以北的地区全部解放。蒋介石想要以长江为外围,以上海为中心持久防御,打算退往台湾。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6)

于是调了伞兵团前往上海,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调的两支部队都是段伯宇策反的伞兵部队。

为了更好的准备起义工作,段伯宇以治疗肺结核为由脱离了军务局来到上海,住在了段仲宇家中。

从此之后,这座小楼就作为反蒋起义组织和中共秘密联络的机关。两个国民党少将高官策划着反蒋事宜,为反蒋行动做着准备。

当策反行动进入关键时刻,段伯宇终于与中共中央上海策反会员会取得了联系。时隔多年,段伯宇终于又一次回到了组织。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7)

策反委员会书记张执一在了解他们这么多年的工作后,感叹道:“如此庞大的策反组织,潜在爆发力之大,超乎自己的想象。”

之后,段氏二兄弟就多次和策反委员会成员聚会。在了解组织关系后,段氏二兄弟策反的国民党将领贾亦斌、刘农畯等人也经常出入于策反委员会中。

1949年2月,段伯宇恢复了组织关系。在4月初,段仲宇、贾亦斌等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群人曾经全都是国民党高官,除了自身对国民党内部不满外,在段伯宇的影响下都走上了共产党的道路。

1949年4月15日,国民党上校团长刘农畯在段伯宇的领导下,率领2500多名官兵进行起义。一路上制服了起义军外不配合的国民党势力,起义范围一直从浦东到连云港。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8)

此外,段仲宇利用自己铁路运输指挥官的职务,把国民党调兵的火车滞留在京沪杭的各个车站。让国民党运输力量大大削减,反而加快了我军调兵的速度。

而且,段仲宇在暴露之际还策反了辎重汽车团起义,400辆美式大卡车随时听我军调配,大大加快了我军的行军速度。

在刘农畯和伞兵团起义的同时,段伯宇还联络了其他部队相继行动。被策反的国民党军官都利用自己的职位,为共产党突破长江防线做着贡献。

在段伯宇的策反下,京沪杭一线总共有六万多人成功起义。起义反响一出,长江沿线的国民党军官大多率部投诚。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19)

我军在如此庞大的起义队伍的配合下,迅速瓦解了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汤恩伯几十万精锐在双方配合下全部歼灭。

蒋介石不得已只能乘坐军舰赶往福州,他怎么也没有想通,几千余里的长江防线居然一夜之间有如此多的起义队伍。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20)

当他得知带头鼓动起义的是当年亲自提拔的段氏兄弟,愤怒的说到:

“东南半壁江山就毁在了段家两兄弟的手里。”

1949年6月2日,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1949年12月11日,蒋介石退据台湾。

段氏兄弟常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为解放东南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

尾声

新中国成立后,段伯宇和段仲宇登上了天安门,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一同庆祝着新中国的成立。

1950年,段伯宇人外交部行政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等重要职位,段仲宇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学校校长等职位。二人在建国后都的得到了国家的重用。

卧底潜伏敌营十年(潜伏敌营与组织失联多年)(21)

在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们,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能够全身而退的寥寥无几,而兄弟二人却在战争胜利后依然为我党尽心尽力半个世纪之久。

段伯宇1998年9月23日在北京逝世,段仲宇2010年10月7日在南京逝世。

向在隐蔽战线中牺牲的战士们致敬,向英雄致敬。

参考文献:

《红色特工传奇之断送蒋介石“东南半壁”的段氏兄弟》.于继增

《段伯宇_蒋介石总统府里的红色高参》.罗军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