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能手勤劳致富(海宁养猪大户改种高科技宝贝)
2018-12-03 10:59 | 嘉兴日报
80多个温室大棚连体成片,120亩面积的棚顶实现光伏发电,一个个“神奇”的桑黄菌棒通过流水线离开菌种培养室、大棚里控温控湿生产加工全部实现自动化……走进位于海宁市袁花镇的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想象,这里曾经是海宁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场。
最近正值桑黄发菌期,见到负责人姚生良时,他正穿着专门的工作服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里检查,举手投足像一位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只见“生产车间”的铁架子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20厘米高的圆柱形塑料袋,袋子内装着打碎的桑树木屑。据介绍,顶端的黄色菌丝之后会向底部慢慢蔓延,到明年10月就可以采收。
今年61岁的姚生良,曾经是海宁市最大的生猪养殖户,他养了14年的猪,一度让自己的养殖场成为国家畜禽标准化规模示范养殖场,年产商品猪近两万头,还曾探索了水稻和猪混养的新模式,在海宁和嘉兴都小有名气。2014年,为了响应全市生猪提质减量的号召,他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头关停养猪场。
“不养猪,我能干什么?”面对空荡荡的猪棚,当时的姚生良不免有些失落和迷茫。就在这时,海宁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主动上门为他出谋划策,“听说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有个人工种植桑黄的项目,市场前景很好,要不要试试?”
听到“桑黄”一词,这位昔日的“养猪专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知道桑树全身都是宝,但只知道桑黄是野生的,是非常稀有的,怎么做到人工种植?”“别怕,我们给你找专家,手把手教。”看出了他的犹豫,农经部门负责人告诉他,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路演拍卖、转让、作价入股等,使科技成果与市场、产业有效对接,从而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海宁市政府与省农科院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如果愿意尝试,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会给他提供技术支持。
这一席话让姚生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喜欢钻研新技术、新模式的他,决定放手一试。他先后数次赶到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参观学习,专家告诉他,桑黄是一种寄生于腐烂桑树上的真菌,被称作“森林黄金”,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市场前景可观,就是人工栽培技术很难掌握,国内刚刚起步。但种桑黄的收益比较高,每公斤售价可超4000元。
姚生良暗下决心,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他一下子与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实施桑黄规模化栽培,他也正式从一个“猪倌”转型成为一家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2015年,合作开始的第一年,姚生良就尝试培养起了1万棒桑黄菌。然而万事开头难,“要管好这小小的桑黄菌棒,还真不容易。”原来,桑黄菌棒需要长时间高温消毒灭菌,因为没有高温消毒设备,第一批菌棒不得不运到其他合作社加工,非常不方便。
而且,桑黄菌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这就对大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姚生良没有放弃,更是不惜血本投资了1000多万元,改造大棚、添置设备、引进人才……规模从1万棒到40万棒再到2017年的90万棒,产量从2015年的几十公斤到2018年的一万公斤,姚生良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基质选择、菌棒的消毒、灭菌、接种……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专门指派了研究人员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姚生良则像学生一样,不停地向专家请教培育菌棒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姚生良的科技转型之路就这样越走越宽。据悉,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的桑黄,已经拿到了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GLP安全性报告,证实其安全性,并且没有毒副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其产品已在本地、东北三省、广西、四川等地逐渐打开市场,并深受消费者信赖。
这样的转型值得吗?姚生良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养猪,行情最好的时候年产值可以达到2000万元,但也会遇见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会亏本。而现在,基地里的桑黄年产值已达3000万元,而且他计划3年内种植规模再翻两番,前景十分广阔。在他心里,还有一笔环境账:以前人们经过养猪场时都是掩鼻而过,而现在种植桑黄,不仅没有臭味,还没有污染。“桑树枝以前用来当柴烧,而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农业废弃物,我们现在每年会向周边农户收购1000吨桑树枝,大大缓解了这一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我们采收后的桑黄菌棒还能用来做花卉基质,每吨可以卖200元。”姚生良自豪地说。
(原标题《一位嘉兴农民的科技转型路》,原作者孔越。编辑沈烨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