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柳陂之战简介(参合陂之战十六国的残酷)
五胡十六国是一段残酷的历史,但同时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最终的赢家是谁。
苻坚无疑是这一群英雄中的王者,然而,天妒英豪,英雄气短,五将山前泪断肠,王者最终也落幕了。
慕容垂算是苻坚落幕之后的又一位英雄,然而,他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挑战者。如果没有这位年轻人的出现,或许,慕容垂可以成为苻坚一样的王者,毕竟他隐忍半生,为的就是复国。从邺城到长安,再回到邺城,重建慕容氏大业,慕容垂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但是,他太老了。
最终,他还是败给了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这位年轻人是拓跋珪,这一年他24岁,而慕容垂已经70岁了。
残酷的事实摆在慕容垂的面前:尽管他是一代强者,然而慕容氏二代中无明显强者,但拓跋珪却是刚刚冒出头的第一代强者。
慕容垂.
慕容垂与拓跋珪:同样是苻坚的手下败将- 慕容垂
慕容垂是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的儿子,尽管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却因为是庶子的原因,遭到了嫡兄慕容俊的嫉妒,在慕容皝死后,即位的慕容俊利用皇后可足浑氏和慕容垂妻子段氏不和的机会,想要陷害慕容垂。但段氏性子刚烈,与慕容垂夫妻关系一向很好,不愿出卖慕容垂,以死保全了慕容垂,后来慕容垂对段氏所生的儿子慕容令和慕容宝也特别看重。
但慕容俊毕竟和慕容垂是亲兄弟,虽然嫉妒慕容垂的才能,却也没下杀手,真正置慕容垂于死地的是慕容评。
慕容评是慕容垂的叔父,慕容皝的弟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隔代果然不亲,因为血缘关系淡了。
慕容俊死后,即位的是10岁的小皇帝慕容暐,把持朝政的有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评以及太后可足浑氏,慕容恪是慕容垂的哥哥,和慕容垂关系很好。
一对二,慕容垂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好在有慕容恪的庇护,并无生命之忧。等到慕容恪死后,太后可足浑氏和太傅慕容评就要置慕容垂于死地了。
慕容恪.
慕容垂对前燕的贡献颇大,当时东晋的大司马桓温北伐,第一次就把矛头对准了前燕,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想要放弃邺城北逃,吴王慕容垂主动请缨,与桓温一战。
平心而论,桓温也算一代枭雄,灭亡了成汉,但三次北伐,却三次无功而返。
这与当时前燕和前秦的大战略有关,前燕和前秦同时奉行联盟政策以抗击东晋。王猛为苻坚定下的大战略是联燕抗晋、再灭前燕。
或许,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慕容垂在桓温北伐面前,看到的破解之策也是联秦抗晋,至于他要不要灭秦,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前燕他做不了主。
前燕派出使者到长安,答应以虎牢以西的土地割让给前秦,换取前秦的出兵。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然而,前燕的大功臣慕容垂却要面临生命之忧了。正是这一次慕容垂击败了桓温,让慕容评大为忌惮,和太后可足浑氏密谋要杀了慕容垂。慕容垂当然不是文弱苏生,怎么能任人宰割呢?在得到消息后,为了不让前燕内乱,慕容垂选择出走,逃出了燕国,来到了前秦。
慕容垂的出走,对前燕和前秦来说是双赢局面。
苻坚和王猛早就想伐前燕了,只是忌惮慕容垂的军事才能,不敢贸然行动,这下好了,燕国自毁长城,苻坚和王猛可以伐燕了。
对于前燕来说,太后可足浑氏和太傅慕容评也算除去了眼中钉,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女人的眼光就是太短,前燕的灭亡与太后可足浑氏脱不了关系。
慕容俊皇后可足浑氏.
她先是嫉妒慕容垂的妻子段氏,杀了段氏,破坏了和慕容垂的关系,后面又过分溺爱自己的幼子慕容冲,让仅仅9岁的慕容冲担任燕国大司马,抢了原本属于慕容垂的位子。请问,一个9岁的娃娃能管得了一国的军事吗?最后,又和慕容评勾结想要杀害慕容垂,导致慕容垂逃出了燕国。
如此看来,前燕的灭亡也是水到渠成了,被前燕自己人铺好了道路。
慕容垂来到前秦,苻坚对慕容垂可谓情深义重,尽管前秦国内所有人都劝苻坚杀了慕容垂,永除后患,但苻坚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这一次连王猛的劝谏都没听了,慕容垂在前秦依旧位居高位。
严格来说,慕容垂并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对苻坚的好,慕容垂其实是念着的。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失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慕容垂,慕容垂这时候对苻坚也是忠心耿耿,两位英雄也算是惺惺相惜。
慕容垂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英雄,苻坚也是依靠慕容垂的帮助回到了长安。
然而,慕容垂却是第一个竖起反旗的外族人,也因此开了前秦国内混乱的头。
但这件事怪不到慕容垂的头上,要怪只能怪世事无常。淝水之战的失败,让前秦的统治和苻坚的威望走到了尽头,慕容垂虽然对苻坚忠心耿耿,但这是一次复国的良好时机,于是,借着去邺城参拜宗庙的机会,慕容垂终于反了。
然而,相比起姚苌和慕容冲之流忘恩负义的小人作风,慕容垂的确称得上的当世英豪,慕容垂并不想攻打长安,对旧主报复,他只想回到邺城,重建燕国。
所以,在苻坚之后的一群投机者中,慕容垂是胜利者,他打败了苻丕,夺取了前燕旧都邺城,以此为根据地,重建了燕国,史称后燕,他又消灭了西燕慕容永,击败了东晋的北伐,成为十六国后期中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后燕的强大却没维持多久,因为慕容垂太老了,他已经到了人生暮年,这时候,与他结盟的拓跋珪却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
拓跋珪的人生经历比慕容垂更加坎坷,但也因此造就了拓跋珪顽强不拔的性格和励精图治的决心,与慕容垂的众多子嗣相比,拓跋珪更像是新一代的王者。
- 拓跋珪
和慕容垂一样,拓跋珪同样是苻坚的手下败将,但这个手下败将彼时太小,懵懵懂懂的年纪就遭遇了亡国的命运。
苻坚得到王猛的帮助之后,先灭了前燕,又灭了前凉,并于同年灭了代国,代国是拓跋什翼犍建立的,但拓跋什翼犍也是亡国之君。
公元376年,苻坚派苻洛和张蚝分路进攻代国,拓跋什翼犍被自己的儿子拓跋寔君所杀,代国灭亡。
当时的拓跋珪只有5岁,是拓跋什翼犍的孙子。
按照以往苻坚灭国后的做法,这些亡国皇族都要被迁往长安安置的,但代国的旧臣燕凤劝谏苻坚,让拓跋珪留在本部,等到拓跋珪长大之后,还能替苻坚看管北部,更能感念苻坚的恩德。
平心而论,这种做法也没错,拓跋珪本来就是代国皇族,这时候还小,对前秦构不成威胁,让他留在拓跋本部,的确能替苻坚看守北部,以夷制夷。
如果没有淝水之战和苻坚的死,拓跋珪或许就是一个替前秦尽忠的外族人。
可就像慕容垂的起事一样,对于这些被前秦亡国的皇族来说,淝水之战是一场机遇。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失败。
公元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乱局中趁机重建代国,这一年拓跋珪才15岁。
从拓跋珪复国的轨迹来看,他和慕容垂一样,也算不上是忘恩负义之辈,前秦已经不行了,何况,苻坚都死了。
还有一点,苻坚允许拓跋珪留在本部,是寄养在刘库仁部的,刘库仁本来是代国的大将,投降苻坚后,被苻坚重用,和刘卫辰分管代国。对刘库仁来说,苻坚同样是恩主,所以,他也忠心耿耿地替苻坚看守着北部,后来还替前秦攻打后燕。所以,拓跋珪寄养在刘库仁这里,也算是被刘库仁盯着,他不敢有所行动。刘库仁替前秦战死后,拓跋珪才可以复国。
但不论怎样,拓跋珪和慕容垂一样,都是苻坚的手下败将,都在苻坚失败之后,趁乱崛起,但他们的做法并不像姚苌和慕容冲那样小人作风,他们是乱世中真正的英雄。
拓跋珪和慕容垂的结盟公元384年,慕容垂反秦,公元386年,慕容垂正式称帝,拓跋珪也是这一年重建代国。
这时候苻坚已经死了,北方没有了统治者,慕容垂和拓跋珪可以正式建立国祚,从他们的做法来看,这俩人对苻坚的威望是认可的,也念着苻坚的旧情。
英雄与英雄惺惺相惜,小人和小人狼狈为奸,姚苌和慕容冲联合在一起进攻长安,攻打曾经的旧主,慕容垂和拓跋珪也同样选择了结盟。
本来在鲜卑众多的部落当中,慕容部和拓跋部就是世代为婚姻关系。所以,当拓跋珪复国时,慕容垂选择了支持,在慕容垂的支持下,拓跋珪征服了独孤部及贺兰部,统一内部,这里的支持不仅仅是兵力上的支持,拓跋珪选择复国,慕容垂没有阻挠,攻打拓跋部后方,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慕容垂派出援兵帮助拓跋跬平定了刘卫辰,并占领了铁弗部的领地,随着拓跋珪势力的越来越大,他已经不甘心恢复曾经的代国领土了,毕竟年轻气盛,他也有与后燕争霸的雄心。
但此时的慕容垂威望正盛,武力还在,只要慕容垂不死,拓跋珪就不敢与后燕翻脸。
所以,拓跋珪复国后,选择向后燕臣服。
但是,关系最好的盟友,也会出现裂痕,何况这是乱世,哪里会有长久的友谊和盟友?
拓跋珪向后燕派出使者,却被慕容垂的几个儿子逼着进贡良马,还扣留了拓跋珪的使臣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拓跋珪不给,两国之间关系因此就断了。
而且,慕容垂攻打西燕时候,拓跋珪选择帮助慕容永。慕容永也是慕容氏,只是一个旁系,作为慕容嫡系的慕容垂,自然要讨伐,统一慕容部。但对拓跋珪来说,都是慕容氏,既然和慕容氏交好,那帮助慕容永也说得过去,但拓跋珪真正的意图恐怕是担心后燕太过强大,威胁自己的代国。
慕容垂的几个儿子太过狂妄,得罪了拓跋珪,拓跋珪就帮助慕容永对抗慕容垂。
就是因为这件事,让慕容垂耿耿于怀,拓跋珪还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又统一了拓跋部,自己年老力衰,几个儿子之间又不和谐,慕容家窝里斗的基因又被激活了,慕容垂决定为自己的后代除去这个后患。
就是因为慕容垂的这一次决定,葬送了后燕,也为后燕和北魏的决战画上了句号,决定了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参合陂之战:北魏和后燕的恩怨之战,决定十六国后期的格局之战参合陂之战有多重要,我必须要说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了,当年大学关于魏晋史考试时,老师要求我们用繁体字作答,说是可以让我们记忆犹新,真是个好方法,怎么不说用繁体竖排作答呢?
参合陂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北魏只用了两万军队就打败了后燕八万军队。平心而论,北魏和后燕的战斗力不相上下,后燕军的战场经验更多,反观北魏军队,后来被东晋的刘裕用两千步兵打败了三万骑兵。
但是这一次对决,后燕军却被北魏打败,原因更多在于慕容宝的无能,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劣势。
参合陂.
参合陂位于今日的内蒙古,这里是代国的地盘,拓跋珪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也是在代国故土上复国的。
而后燕的地盘是辽东,河北、山西等地,定都在中山和龙城,中山在今日的河北,龙城在今日的辽宁。后燕军队来参合陂,是千里迢迢,远道行军,加之要过黄河,地理环境复杂,长途跋涉,人马皆疲惫不堪,不能速战速决,对后燕来说就是劣势,可谓是千里送人头。
因为拓跋珪不顾后燕和北魏多年的旧情,帮助西燕对抗后燕,但要说这两家谁先不对,那肯定是慕容家了。拓跋珪向慕容垂臣服,两家选择结盟,本来是平等的关系,却被慕容垂的儿子们要求进贡,再加之拓跋珪有统一北方的雄心,不愿意被慕容氏压制,所以就一直在积蓄力量,只等待一个时机。
眼看着慕容垂越来越老了,拓跋珪冥冥之中等待的良机就要到来了,慕容垂在世时,他可以感念慕容垂的恩情不翻脸,但如果慕容垂死了,谁还管那么多,何况,慕容垂的儿子们早就得罪了拓跋珪。
慕容垂不亏是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感知到拓跋珪的谋略和不甘心,所以即便是七十岁的高龄了,他也要为后代除去后患。
有些时候真不明白老人是怎么想的,他总想掌控一切,在死前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但有时却是越帮越忙,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管太多。
但慕容垂天生就是就是掌控别人的人,他看到了后燕的内忧外患,自己的后代恐怕避免不了要内斗,拓跋珪又逐渐壮大,如果不在自己死前消灭这个敌人,那自己死后,后燕一定会被拓跋珪吞并。
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北魏。
公元395年5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八万,向北魏大举进攻,并派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另外率领步、骑兵一万八千人作为后继部队。
后燕军队浩浩荡荡而来,拓跋跬选择了后退,并没有正面与后燕军对抗。
后燕在平定北方的过程中,一直在打胜仗,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尤其是慕容宝,资质平平,并无突出的军事才能,却做了这次后燕的主帅,狂妄自大,过分轻敌。
拓跋跬采取的战略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
后燕军远道而来,急在后燕,加之慕容垂当时已经病重了。千里之外,信息无法有效沟通,拓跋跬故意迷惑慕容宝,骗他说慕容垂死了。慕容宝以为慕容垂死了,要急着回去继承皇位,在战场上又是恐惧又是急切,拓跋珪这时就选择诱敌深入。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北方又是狂风又冷,黄河上结了冰,慕容宝急着回家,撤兵回赶,拓跋珪在后面追,追到参合陂之时,两军交战,后燕大败,死伤数万,投降了四五万,拓跋珪将投降的后燕军都活埋了。
参合陂之战.
这一场战争对后燕来说是致命的,来时八万大军,回去只有几千了。
但慕容垂宝刀未老,在后燕惨败的情况下,调来了鲜卑旧部的龙城精兵,决定亲征攻打北魏,后燕的士气重新提升了起来,慕容垂的这一次亲征打败了北魏,攻下了北魏的平城,杀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虔,吓的拓跋珪逃都不知道要逃去哪里。
慕容垂率领军队来到了参合陂,几个月的惨状仿佛还在眼前,自己年老力衰,马上就要死了,儿子们又没有一个强者,后燕的国运似乎就像这场失败的战争一样,早已被注定了,想到此处,悲从中来,一口鲜血上来,不省人事。
慕容垂竟然被参合陂之战气死了。
或许,是上天在冥冥之中帮助拓跋珪,慕容垂一出山,就打败了拓跋跬,但他无法和自己的生命作斗争。
拓跋跬那小子,从小历经苦难,造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年纪轻轻就称王建立了一番功业。失败并不可拍,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格,拓跋珪失败过,所以他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慕容垂败给了自己的年纪。
秦穆公帮助了晋文公,却被晋文公阻挡了秦国东出的大业,崤之战秦军惨败让秦穆公看清了事实,放弃了不切实际的东出战略,转而西拓,秦穆公最终算是一个胜利者。
诸葛亮和周瑜,同在一个时代,既生瑜何生亮。
慕容垂和拓跋珪,如果他们年纪相当,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可拓跋珪的幸运就在于,他没有在慕容垂最好的年纪遇上对手。
时代造就英雄,拓跋珪就是这个时代造就的英雄。
拓跋珪.
参合陂之战,让本来是盟友的后燕和北魏翻脸,刀兵相向,这是一场北魏和后燕的恩怨之战,也是一场决定十六国后期格局的战争,这场战争让后燕退出了十六国的王者争夺,也奠定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基础,让北魏成了十六国的终结者,成为最终的王者。
盟友翻脸,反目成仇,昔日的恩情全然不顾,十六国的残酷、阴险、狡诈、反复无常在这场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然而,这就是乱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