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竹鼠类吗(被认定为潜在中间宿主)
2月7日上午11时,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该结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小时候,看过《葫芦娃》孩子们都很喜欢穿山甲,是这种小动物指引爷爷种出了葫芦娃,最后穿山甲还为了救出葫芦娃,牺牲了自己。
“既有坚硬的铠甲,又有柔软的内心。”这句话如果用来形容穿山甲,再适合不过了。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穿山甲是一种多么珍贵、可爱的动物。它真的像动画片里所描述的那样,干净、善良、脆弱。
●不能“穿山”
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它身穿铠甲,全身长满鳞片,它就是穿山甲,又被称为“森林卫士”。一只穿山甲每年会吃掉700万只蚂蚁和白蚁,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很大功劳。然而,它却是世界上买卖量最多的哺乳类动物,平均每5分钟就有1只穿山甲在野外被抓捕。一些人认为既然穿山甲可以“穿山”,那么它们的皮肉一定具有“打通”之功效。在“吃啥补啥”逻辑的影响下,穿山甲——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4000万年,活动范围涵盖亚洲和非洲的古老物种,被捕杀得几近绝种。
穿山甲其实是穿山甲属动物的统称,穿山甲属包括分布在亚洲的4个物种: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中华穿山甲。穿山甲是特化物种。特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穿山甲形态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灌木丛等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但是,它们不仅不能“穿山”,其挖掘洞穴的能力和效率其实还比不上兔子。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外1~2米处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穿山甲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穿山甲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4米左右。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十余米。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墊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无法“治病”
有人认为穿山甲鳞片具有活血、下奶、消肿、排脓等功效,因此,残忍地将穿山甲的鳞甲活生生剥下。但事实上,经过现代实验分析,穿山甲鳞甲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与人类的头发、指甲成分无异。吃穿山甲的鳞片就相当于啃自己的指甲。穿山甲鳞片经过烧灰炮制之后,还容易重金属超标。作为野生动物,穿山甲体内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病毒,其肉对人体健康并无特殊益处,还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所谓的“打通”功效,“以形补形”,只不过是人们的臆想,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表示:穿山甲肉和鳞片不是一个概念,中草药入药是鳞片,而肉的药用价值很难说,没有医学和科学证明,并非像某些商家炒作的那样。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穿山甲,许多其他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同样有被夸大的嫌疑。安徽医科大学祖述宪研究认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理由和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犀角、麝香、熊胆和象皮等动物药的治疗价值。
●食用野生动物很危险
食用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不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还具有高危险性。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是在这些野生动物的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开的,有时甚至出现一些罕见病,难以治疗,食用者为此白白丢了性命。有专家提醒,诸如狂犬病、口蹄疫、日本乙型脑炎、炭疽等多种疾病都是人与动物共患的,要多加防范。
此外,野生鸟类也有很高危害。专家提醒,野生鸟类从未进行过免疫,食用野生鸟类容易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还有可能传播包括鹦鹉热、新城疫等10多种传染病。
许多动物携带的病毒、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煎、炒、烹、炸、煮根本奈何它不得。以蛙为例,受曼雅裂头绦虫感染的青蛙达91%,这种寄生虫在人们食用过程中进入肠胃后寄生,然后又产幼虫顺血液钻入体内各部,如进入人脑的话,它将导致失明、瘫痪、癫痫,甚至死亡。蛇更因以鼠为食,其体内寄生蟲种类举不胜举,其伤害往往带有长短不等的潜伏期。
所以,食用野生动物是一种高危行为。
●只防御不进攻
穿山甲的眼睛很小,视力较差,外耳壳也很小,它们白天通常躲藏在地下的洞穴或树洞中,夜晚才外出活动,依靠敏锐的嗅觉寻找食物。穿山甲的嘴里没有牙齿,主要以白蚁、蚂蚁等小昆虫为食。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等地栖的种类主要以在地面和地下筑巢的白蚁和蚂蚁为食,而喜欢栖息在树上的树穿山甲、长尾穿山甲等则更喜欢光顾树上的蚁巢。
捕食时,穿山甲会用长着大而发达的爪的强壮前肢挖开蚁巢,再用布满黏液的长舌头舔食蚁类,穿山甲的胃壁厚且坚韧,在进食时常常会吞入一些砂砾、小石子等,像鸟类用吞食的砂砾磨碎嗉囊中的食物一样,利用它们磨碎吃进胃里的昆虫。
穿山甲这类以白蚁和蚂蚁为主食、昼伏夜出的小动物,与虎、白鱀豚等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和亚洲象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相比,对生存环境要求要低得多,对于人类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也不会造成危害,一些种类的穿山甲的存在甚至对于控制森林中白蚁的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寻找猎物的过程中还给土壤松土,这对庄稼是非常有益的。
穿山甲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坚硬的鳞甲可以保护它不被其他动物欺凌,却无法让它从人类手里幸免。遇到猎食者,它们短小的四肢无法快速移动,没有逃跑的可能性,也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只能缩成一个硬球。可这样,反而让它们更容易被人类抓到。道理很简单,捡“球”谁不会?偷猎者只需要弯下腰,把地上的穿山甲球捡起来,就可以了……它们能躲过猛兽的袭击,却始终难逃人类的虐杀。
●穿山甲的灭绝史
穿山甲灭绝的第一步,是栖息地的缩减甚至消失。
由于穿山甲喜欢生活于丘陵地带的阔叶及针阔混交林带,且食性单一,因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很差。一旦栖息地遭到破坏,其种群数量就会迅速下降。而我国南方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开矿、修路及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造成了穿山甲栖息地的严重破坏。虽然很多地区进行了退耕还林工作,但新种植林木多为单一树种,同样不适于穿山甲的栖息。
其实在五六十年前,穿山甲还是一种经常有机会在山里见到的动物。有动物保护人士形容说,穿山甲是一种“安静美好,羞涩无害”的灵性动物。它虽然缺乏天敌,但反过来说,繁殖能力低下,在这种大自然的制衡下,穿山甲既无生存之虞,也无泛滥之灾。人类对穿山甲的捕杀是偶然性的,也缺少商业价值。
包括穿山甲在内的野生动物数量迅速下降,完全是过去五六十年间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就是过度开发。喜欢自驾游的人在中国长途旅行会发现,无论是看上去何等荒凉的深山老林,其实都有开矿、设厂、耕种、旅游等等活动。纯粹的能够保留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碎片化,渐渐消失了。
栖息地的缩减,只会导致穿山甲变成一个“数量较少(稀少)的物种”,却不会将其灭绝。问题是,当穿山甲变得数量稀少的时候,它的真正危险就来了。它因为稀少而变得昂贵,它不再是简单的肉,它开始成为权力与虚荣的祭品。
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乎任何濒危野生动物都走过了这样一个完整的灭绝旅程。有的已经灭绝,有的正在走向灭绝。它们都是先因为栖息地减少而变得稀有,因为稀有而昂贵,最后,因为昂贵而被喜爱,因为被喜爱而灭绝。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但问题是,极度濒危的穿山甲由于数量稀少,已经很难配对成功。在交配季,穿山甲好不容易交配成功,一胎也只能生一个小宝宝。和其它动物一样,穿山甲也非常地宠爱它的宝宝,在危险时刻会把孩子抱在怀里蜷缩起来,即使自己死都不愿意松开。这些穿山甲宝宝在动物园里无法存活,因为它们对环境极其敏感,很容易因为压力大、抑郁这些问题绝食,最后死于营养不良。大多数非自然条件下养育的穿山甲都会选择绝食而死,这也是动物园很少见到穿山甲的原因。
穿山甲需要所有人的帮助,它们并没有那些神奇的功效,它们只是一类弱小的动物。保护动物,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请您拒绝穿山甲制品,不食用,不使用,为人类留住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来源:《中国周刊》蓝鲸/文、《人民周刊》有庆 蔡岩红/文、《食品与健康》张丹/文、《科学之友》胡恺/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