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房地产的终极判断(房地产这棵树再大)

#在幸福敲门看测评#

未来20年房地产的终极判断(房地产这棵树再大)(1)

如果问身边人,让人又爱又恨的内容是什么,在大家给出的答案中“房子”最多。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网上测算是全国房地产市值超过了450万亿,是欧美日的总和。因此,有人分析说楼市已是泡沫前夜,有人说楼市是刚性泡沫。看来,大家都知道了楼市的泡沫存在, 只是很多人坚信不会破而已。

楼市泡沫会不会破,暂时不知道,但是,银保监会却动作频频,不仅不让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同时对房企融资和银行涉房贷款总量进行管控。总之,在想尽一切办法提前防范化解房地产这头灰犀牛。

楼市会不会硬着陆,时间才会给出答案。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来看,房价下跌的城市正在增加。只是被很多买房人选择性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记得房价上涨城市的模样。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显示,一年来,70个大中城市中,有43个城市二手房上涨,一个持平,26个城市出现下跌。与上一年度比较,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了10个。

首席经济学家钟伟最近发表了他关于当前楼市的看法,我们认为很多数据符合当前的实际,其观点非常客观理性。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吸引公众赞许的目光。

未来20年房地产的终极判断(房地产这棵树再大)(2)

首席经济学家钟伟公布的几组数据,我们进一点小小的比较。

1、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米,套户比达1.07。

这个数据值得商榷,2016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过,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经过4年的发展,平均每年约17亿平米的销售,人均至少增加了5平米。即人均建筑面积45.8平米可能更准确。

未来20年房地产的终极判断(房地产这棵树再大)(3)

2、城镇居民仍有约50%的人住在上世纪的老破小里,有20%的人住在房龄超过10年的旧房里,真正住在比较新的房屋中的人也就30%。这个数据可能低估了二三线及以下的城市。据我们的观察,一线城市居住在老旧房的占比可能要高于二三线城市。

我们支持首席经济学家钟伟关于前楼市的几个观点:

1、地产差不多已过了数量高速增长的高光时刻,而臻善求质之路还很长。

我们同意这个观点,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止,商品房成交量基本维持在17亿平米左右。去年创出新高,但涨幅明显呈弱势。

2、房地产这棵树再大,也不能长到天上去。

3、“房价永远上涨”的市场预期早已不复旧观。

“十四五”期间房住不炒定位不变,楼市发展方向在经济工作会上首次提出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随后住建部的会议明确,大力推进租赁性住房,推动租购同权。这已经成为当前楼市发展的重点。

4、房价很不便宜了。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更是要努力一辈子的事。

钟伟 举例说,北京、深圳、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一套房大约需要支付本息在900万左右。而一对985高校毕业生,在京沪中规中矩的职业生涯中,两人工作30年,税后收入可能在1000万元左右。所以既需要父母的积蓄支撑,还难有助父母养老的实力。如果计入生活、教育等费用,基本上一生也就一套房。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避免花300万买房后悔,

别人上过得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5、炒房没什么意思了。

目前各种调控机制使得随意购房变得很困难,沪深等少数城市还残存一些新旧房价倒挂的碎片化机会。随着市场预期的变化,房价倒挂会收缩甚至消失。即便房价上涨十来个百分点,也并不意味着获利。随着疾风骤雨的廿年城市化历程,房地产逐渐告别了高光时刻。再期待房价普涨暴涨可能不现实。

当今一二手房价倒挂的现象只是局部残存,除少部分重点城市的优质楼盘之外,买房人也许到了考虑走出房价永远上涨的执念了的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