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愈能力差的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本义是“一个人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损坏毁伤,这就是行孝的开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身体自愈能力差的原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身体自愈能力差的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身体自愈能力差的原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本义是“一个人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损坏毁伤,这就是行孝的开始。”

误解

说起这句话,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古人关于“留发”故事。

曹操攻打宛城时曾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全体官兵路过麦田都要下马,小心扶麦而过。好巧不巧,曹操的马受惊了,窜到了麦田里,自然,目击者众多。这个时候曹操的过人之处就显现出来了,他找来手下的主簿给他议罪,主簿自然不敢定曹操的罪啊,于是说:“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意思就是刑罚不对尊贵的人施行,还搬出了依据《春秋》。到这里故事就该结束了,可是并没有,曹操却说:“自己定的军法自己触犯了,怎么能统帅军队呢?但我是一军统帅,不能死啊,所以要自罚一下。”说完拔出剑割了一段头发扔在地上,这样就相当于斩首了。此举一出,下面的文武官员自然吓得不轻,有被威慑的,也有真心归附的。这就是著名的“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

古代还有一种刑罚叫髡(kùn)刑,是上古五刑之一,是一种耻辱刑,就是把人的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主要出现在夏商周到东汉时期。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到了满清入关,要求人们按照满人的习惯剃发留辫子,这对于汉人尤其是士族阶层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当时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因此就有了“留发不留头”的说法,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改变发式。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次“留发不留头”抗争,这个时候就有了两种情况,一些革命派为了显示自己革命的决心剪掉了“落后的辫子”,而并不懂革命为何物的普通百姓被枪杆子逼着剪了辫子,回家默默抹眼泪的男子不在少数。

满清入关后强制剃发留辫子

古人如此看重自己的头发,以至于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太不可思议,而这大概就源于开头那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于是乎,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是封建时代的糟粕,是扭曲人性的。

正名

我曾经也这么认为,直到后来当了妈妈,才知道这是良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们抛开它的历史背景,抛开后人的过分解读,回到这句话本身,其实它只是在强调爱惜自己的身体的重要性,恰恰是人性最初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怀胎十月所生,所有正常的母亲都视孩子如珍宝,孩子有点头疼脑热,或磕磕碰碰,心里那种煎熬,恨不能替他难受,我想每一位母亲都深有体会。你可以去医院新生儿科走访一下,孩子生下来,身体康健,没有缺陷,没有疾病,就是新生父母最大的愿望。而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健康依然会排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孝敬父母首先就要做到的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换种表达,让父母放心,像他们关心你一样关心自己的身体,在孔子看来,这是孝敬父母的起点。我觉得这个很中肯了,他没有说孝敬父母你要怎样去取悦父母,而是让你照顾好自己,这大概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吧。

其实父母并不要求孩子有多大成就,只要他健康就好,如果以健康为代价而得到一些东西,他们万万是接受不了的。试想一下,如果子女事业有成,邻里都羡慕不已,使父母脸上有光,但他却没有保重身体,重病缠身。我想父母并不会因为他有所成就而感到欣慰,反而会因为他的身体而日夜唏嘘,这并不是孔子所说的孝道,所以一切孝行的基础就是保重自己的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外打拼的人儿,为了父母,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无论你是否能衣锦还乡,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你的身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