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天道邈悠悠悲喜自从容)

偶然刷到电视剧《天道》的评说,莫名有种“千年暗室,一灯即破”的触动和震颤。里面《天国的女儿》那首曲子,似曾相识,原来早已保存手机的歌单中,而《天道》这部电视剧及背后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之前却未尝一窥,差点失之交臂,幸甚至哉。

天道与人道

《天道》中探讨的“文化属性”这个词,男主丁元英给与的定义是“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才引出了天道及这一番红尘历炼。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天道邈悠悠悲喜自从容)(1)

《天道》中最精彩的一节是男主丁元英与挚友韩楚风去五台山与智玄大师坐而论道,以解“杀富济贫”、“破格获取”之心结。智玄大师点评丁元英“三分精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王志文演绎的也是淋漓尽致。

而“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的丁元英,也只有左小青饰演的女主“天国的女儿”芮小丹可以匹敌。智玄大师未见芮小丹,若有点评可为“三分英气、三分淡雅、三分柔情、一分霸蛮”。一个魔鬼、一个天仙,反差与交融,造化弄人。

“离得道只差一步”的丁元英,因芮小丹再入滚滚红尘,为其谱写神话——杀富济贫王庙村,从而引发对“文化属性”——也就是“天道”的一探法门。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看似丁元英破格“天道”,倒行逆施,实则破的是“人道”,顺承“天道”。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释家“一切随缘,万象皆空”。

儒家“存天理,灭人欲,致中庸”。

基督“得永生,进窄门”。

而丁元英这样的人看破天机,踏槛而立,不进不出,亦正亦邪。这也许就是哪吒的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一代伟人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破格与代价

能看破天机之人,已是超凡入圣,但天机却无法言语道断,一说便错。

丁元英力劝芮小丹辞去公职,去探寻破解“文化属性”的“文化路径”。剧中芮小丹还是坚持了天职,以牺牲、毁灭戛然而止。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天道邈悠悠悲喜自从容)(2)

面对芮小丹的去世,丁元英道:“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哪!”这与智玄法师批改丁元英那首词的上阙一般无二,“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此处也算是前后呼应。

修道之人,窥探天机,往往“五弊三缺”,总有其一,即使自身修为已可逆天改命,身边之人也难免“无妄之灾”。这也许就是为何英豪洞悉一切,却命途多舛;也许就是为何丁元英要远离都市,独居古城的要义。“五弊”即鳏、寡、孤、独、残,“三缺”即福、禄、寿,也就是权、财、命。

大爱与不仁

《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智玄法师送丁元英四字箴言——“大爱不爱”也是这个道义吧。

丁元英杀富扶贫,让王庙村的穷苦之人“,扒上井沿看了一眼,”打开了通往滚滚红尘的潘多拉魔盒,是能够实现真正地跃迁,还是自此患上精神绝症,都在各人心间的取舍。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天道邈悠悠悲喜自从容)(3)

阮籍,“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郑板桥,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路遥,“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一代代才子豪杰前仆后继,追寻人生的意义,而天道艰难。这也就是王阳明“一进一退,是人生最难的修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恰似于“天道”之于“明天”,“正大”之于“平安”,“鸿蒙”之于“鲲鹏”,看破而无法道破,一旦道破也枉然。

也许只有两种人,有机会一窥天机:许三多式的傻浑之人,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丁元英式的天纵之才,临门而立,依栏吞吐,明心见性,修平常心。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天道邈悠悠悲喜自从容)(4)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丁元英经此一番物是人非,二度幻灭觉悟,也许又会重登五台山,与智玄大师再续下阙的未解之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