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战胜病毒最新消息(肆虐了3000年的天花)

天花是一种具有极强感染力之病毒,透过空气传播,致死率高达30%。学者统计,在18世纪末,每年约有40万欧洲人因天花死亡。得到天花的患者在初期发烧时,就带有传染性;之后患者的口腔、脸部与四肢就会开始长出像是水泡的皮疹,此时的传染力最强,且病毒在结疤痊愈的过程中直到结痂完全脱落前都还具有传染性。如果接触天花患者,或是接触到天花患者的唾液、血液、组织液、水泡液、脱落的皮屑、结痂等,都很会可能被感染。

人类战胜病毒最新消息(肆虐了3000年的天花)(1)

天花病毒传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汉代,当时称为“痘疮",晋代知名道士葛洪曾记录下当时天花大流行的景況:“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清楚写下得到天花的患者,脸上长出密密麻麻的疱疹。

天花不仅传染力惊人,其导致的死亡率也高得吓人,因此天花疫苗研发的历史相当久远。不过最早的种痘疫苗时间,至今学界有许多不同看法,有唐代说、宋代说、明代说,目前争论焦点主要落在宋明两代。

天花疫苗宋代说,源自清初名医朱纯嘏所著《痘疹定论》。该书记载北宋仁宗时,峨嵋山上有位大夫为预防感染天花研发出“种痘法",救治了许多人。朱纯嘏也将自己的种痘术,归功于宋代这位在峨嵋山上的神医。何谓“种痘"?就是采取患者身上自然长出的天花脓汁、结痂以此做为痘苗,再让接种者接触以出现症状较为轻微的痘,从中得到天花的免疫力。时人称这种疫苗接种方式为“人痘法",做为痘苗的痂或是脓汁则称为“时苗"。但人痘接种法的风险相当大,基本上和得到天花没有太大区别,致死率也相当高,古载“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接种死亡率约20%。

后世医者发现,如果将上述采集的痘苗加以筛选、选育六、七代后,痘苗毒力就会大幅降低,这种选育出来的痘苗,称为“熟苗"。清代医者朱奕梁所著医书《种痘心法》载:“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 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上述所说的安全“熟苗"最早出现在明代隆庆年间。

那时,明代刚爆发一场严重天花疫情:“嘉靖甲午年,痘毒流行,病者什(十)之八九"。在这大规模传染下,当时的医者发现了可以用“熟苗"接种,许多医者家中还保有不少:“至今种花(接种者身上会留下似花朵般的疤痕)者,宁国(宁国府,今安徽省宣城市)人居多。……当日异传之家,至今尚留苗种,必须三金,方得一枝丹苗",代表熟苗价钱还真不便宜。

尽管有熟苗,天花病毒依然横行无阻,到处散播。到了清朝,满清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就有四位得过天花,其中顺治、同治不幸因病过世,而康熙、咸丰则是在天花魔掌下幸运活下来,但脸上永远留下天花的烙印-麻子脸。有说法称,顺治帝罹患天花病重、性命垂危之际,在立储时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不过八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人,正是由于康熙帝有感染过天花的经历、终身免疫。康熙帝即位后,对于天花的防治提出许多改革,除了在太医院设立痘疹科外,还设有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处理八旗防痘事宜,还将流行于南方的种痘熟苗法带至北方推广,有效降低感染天花的人数。

虽然种痘熟苗法相较下已较为安全,但还是有一定风险。约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更为安全的牛痘接种法后,天花感染者已大幅下降。与人类缠斗数千年的天花病毒,终于1980年5月8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正式成为第一个于世上绝迹的传染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