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1)

浪漫而富有活力的 夏天悄然来临

让我们来聆听 3首交响名曲

感受极致浪漫

1

浪漫,是柳暗花明的波折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2)

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往往诞生于作曲家与小提琴家一波三折的友谊: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柴可夫斯基与奥尔、门德尔松与费迪南·大卫.....事实上,门德尔松创作过两首小提琴协奏曲,13岁时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不乏闪光之处,但总体来说没有《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那么成熟优雅。

门德尔松这首《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始于1838年。这位时年28岁的天才正在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指挥,当时的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卫,这首协奏曲就是为他创作的。在做过程中门德尔松遇到了一些障碍,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直没有问世,直到1844年,门德尔松最后一次访问英格兰归来,灵感突然眷顾,才最终写完了乐曲。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3)

这首温婉优雅的小提琴协奏曲,与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也是其中最具有女性气质的一首!这首作品的独特之处,也在于门德尔松要求全曲三个乐章不间断演奏。

在管弦乐朦胧如梦的琶音中,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忧伤的主题乐句。绚丽的华彩过后,主题再次重复,最后的尾声逐渐沉寂,只剩下大管低沉的 呜咽把乐曲引入忧郁迷茫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在一段沉思般的引子之后,进入了狂喜般的乐段,并一直乐观地奔流到了尾声。

2

浪漫,是夏日午后的田园梦幻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4)

夏日的湖畔,是许多交响乐大师的灵感迸发之地:马勒写下了篇幅宏伟的《第三交响曲“夏日午后的梦”》,贝多芬创作了趣味盎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勃拉姆斯完成了他那充满田园牧歌风情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勃拉姆斯于1877 年夏天构思并创作成的,那时,他在奥地利一个风景如画的湖边度暑,感受了许多宁静、安宁中的微妙。值得一提的是,马勒当时也恰好在附近度假,两位大师有过短暂的见面。

这首伟大的交响曲,在维也纳爱乐乐队首演后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人们一度认为这是勃拉姆斯的管弦乐作品中最杰出的一部!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5)

这首伟大的交响曲,在维也纳爱乐乐队首演后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人们一度认为这是勃拉姆斯的管弦乐作品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作品虽然紧接着他的《第一交响曲》问世,但并不再延续那悲怆雄浑的风格,而是力图展现一幅纯朴浪漫的田园画卷,整个作品沐浴在宁静、柔美、明朗的光辉之中。

这部作品非常具有可听性,第一乐章的圆号独奏具有浓郁的田园色彩,充分流露出了作曲家温暖而光明的内心情怀。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充满了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好似温暖的拥抱。第二乐章的乐思微微起伏,具有德国式的思辨魅力。第三乐章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令人感到悠闲。第四乐章从平静优美转向了热情洋溢的狂欢。

3

浪漫,是诙谐而不乏哲理的玩笑

理查·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6)

浪漫,并不仅仅是优美的、伤感的、动人的,也可以是有着某种荒诞意味的英雄主义情怀。在理查·施特劳斯那里,他将这种“荒诞英雄”的美学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交响诗《堂吉诃德》、《唐璜》、《英雄的生涯》等,无不彰显了他的这种哲学倾向,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蒂尔的恶作剧》。

理查·施特劳斯原本以“蒂尔”的形象创作一部歌剧的,但由于前一部歌剧首演的失败令其失去了信心,于是创作了一首篇幅相对凝练紧凑的交响诗。这首交响诗充分展现出其本人怪诞而多彩的配器手法,堪称浪漫主义晚期的绝妙之笔!

经典名作文学(好文分享品味壮丽名曲)(7)

蒂尔·艾伦施皮格尔也许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其故事见于作者佚名的《蒂尔·艾伦施皮格尔在布伦瑞克》,此书在欧洲非常流行。19世纪又出现一本名为《蒂尔·艾伦施皮格尔和拉梅戈德查克传奇》的新作,把带恶作剧性格的艾伦施皮格尔塑造为16世纪的佛兰芒英雄。

在乐曲中,理查·施特劳斯以滑稽诙谐的小提琴和管乐依次展现了“滑稽的蒂尔”的主题,整部作品在这一主题及相关的动机串联下,具有丰富的叙事性。这部作品,几乎是二十世纪每一位指挥大师都钟爱的名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