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

说到崔颢,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名作《黄鹤楼》。毕竟可以说崔颢就是凭着这首诗名垂千古的。据说李白都曾为之搁笔,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但《黄鹤楼》的盛名在外,也掩盖了崔颢其它诗作的光芒。如他的另一首佳作《入若耶溪》,相比较而言,就显得很冷门了。

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1)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绍兴境内的一条著名溪流。自南北朝诗人王籍写下了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后,若耶溪的幽静风光,就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的流连忘返。如唐代李白、独孤及、孟浩然,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曾泛舟若耶溪,留下了许多经典诗词。

崔颢的这首《入若耶溪》,便是诸多歌颂若耶溪幽静风光的经典之一。它是崔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主要叙写了他乘着小船进入若耶溪后,沿途的所见所感。与若耶溪的幽静相匹配的是,崔颢的笔触十分的轻灵简净。品读这首诗,在欣赏令人神往的山水之美的同时,它还可以愉悦我们的心情,使之宁静。

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2)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首联,“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即崔颢乘着轻快的小船,已经到了云门山下。“云林境”,指的就是云门山境内,其在绍兴秦望山南麓,环境清静幽雅,山下有若耶溪通郡城,自古以来就是越中胜地。加上这里崔颢所用的“轻”、“疾”和“已到”这几个字,我们便可以体会到他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

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3)

颔联,“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崔颢所叙写的便是他到达了若耶溪后,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大好山水的情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起来可仰望碧空翔鸟,坐下可俯视清溪游鱼,用船桨去拍击溪水,可看到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变幻。无论是崔颢的忽起忽坐,还是拍击溪水的动作,都是为了突出他欣喜的心情。

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4)

颈联,“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崔颢开始着意渲染若耶溪的幽静。它的意思是说,崔颢聆听着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且饶有兴致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期待着山岩中自己的回声,声音一停,若耶溪愈发显得幽静。从写法上看,崔颢这里是以声音反衬幽静。同时,这里也寄托了崔颢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

崔颢的五绝名诗(崔颢很冷门的一首诗)(5)

尾联,“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则紧承颈联,意思是说,若耶溪的幽静可以让人心变得宁静起来,所以崔颢便停下船桨,全身心投入到这美丽而幽静的山水中。虽然我们不能与诗人共游若耶溪,但是这种被山水感染,变得无拘无束,愉悦而放松的心情,却能感同身受。

综观崔颢的这首诗,色调素淡、匀润,所刻画的若耶溪山水幽境,就如一幅水墨画一样,美得令人心醉。总的来说,崔颢这首诗,是把山水之美写得令人神往的,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