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语法点教学(春雨老师讲汉语语法)

国际汉语语法点教学(春雨老师讲汉语语法)(1)

春雨老师讲汉语语法

从今天开始,春雨老师给大家讲点汉语语法,将按照“语素——词——短语——句子”的顺序依次讲解。

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语素的分类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如:牛、习,苜蓿、咖啡,托拉斯、阿芙洛狄特。

按其构词能力可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自由语素如“人”,“天”,“马”,本身单独成词,构词时位置可前可后;半自由语素如“劳”,“友”、“民”,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同其它语素组合成词,且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不自由语素如“老”,“阿”,“子”,不能独立成词,本身也没有意义,只起配平音节的作用,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固定在前的俗称前缀,固定在后的俗称后缀。

联绵字

古汉语中大都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但也有不少的双音节单纯词,从古代沿用至今,这类词被称为联绵字或叫联绵词。它们有的声母相同,这类词被称为“双声联绵字”,如:澎湃,参差,踯躅,惆怅,仿佛,伶俐;有的主韵母相同,被称为“叠韵联绵字”,如:蹉跎,徘徊,徜徉,阑干,逍遥,倥偬;有的既双声又叠韵,如:辗转,这类联绵字很少;有的非双声非叠韵,如:逶迤,漂泊,潇洒,妯娌,玛瑙,蚂蚁,蟋蟀,鹦鹉,梧桐等,这类联绵字较多。组成联绵字的两个字位置固定,调换位置或拆开便不能用了。

双音节词的合成方法

古汉语中大都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却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单音节的词是怎么合成双音节词的呢?有以下八种方法。

①并列式 如:朋友,禽兽,开关,矛盾,动静,即将意义相关、相近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的方法。

②偏正式 如:布鞋,大路,铅笔,开水,绿豆,即在中心词前加上一个限制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的方法。

③陈述式 如:地震,月亮,冬至,肉麻,霜降,目击,日食,即名词加动词或形容词组合成一个中间有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的方法。

④支配式 如:刮风,读书,打球,烧火,观光,剪彩,动员,即由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组合成一个中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词的方法。

⑤补充式 如:减少,提高,增强,扩大,缩小,即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后者对前者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一种词语合成方法。

⑥名量式 如:车辆,书本,花朵,酒杯,药剂,布匹,即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它的量词(名量)组合成一个词的方法。

⑦附加式 如:老鼠,第一,初二,阿姨,桌子,石头,利用加前缀或加后缀的方式组合一个词的方法。

⑧重叠式 如:星星,姑姑,区区,点点,即将单音节词重叠而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了解以上合成方法对文言文的翻译大有好处,特别是利用并列式合成词中有些词词义相近的特点来组词替换完成翻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