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

知网收费太高又被炮轰了。近日,中科院因中国知网数据库续订费用近千万,而被迫停用知网,不再续费。知网暴利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一个从国家支持、全民配合中被扶持起来的论文数据库,因为低成本收录高价收费而屡次被批。中国知网到底是如何成长为世界规模最大数字图书馆的?到底有多赚钱?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1)

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停用知网的通告

事件起因是,4月8日,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布通知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不堪重负。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就费用、订购模式进行讨论,但是经过多轮艰苦谈判之后,知网依然坚持千万级续订费用,而且在其它使用方面的条件也“相当苛刻”。

通知中,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表示,正在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来取代知网数据库。

4月18日,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公开做出回应,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知网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

中国知网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连中科院都要向他们交钱,而且一点面子都不给?其实,知网在中国使用范围非常广,写论文,做科研,几乎都离不开知网。即便是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也都离不开知网。

中国知网起源于1995年,当时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3年后,清华大学设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1999年,清华大学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的3500种期刊和另外3100种公开出版的期刊上传到网站,开设了“中国期刊网”。这便是知网的前身。

1999年4月,中国知识资源信息化建设主体工程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999年10月,科技部等五部委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及数据仓库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在这一产品基础上,2004年,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目前,知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市场占有率100%。

也就是说,知网从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有国家大力扶持、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全力配合,是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并不是市场自由发展诞生的。他从一开始就带有“公益属性”。

但中国知网在经历了近18年的发展之后,成为用户的巨大负担,学术界大有“天下苦知网久矣”的感叹。

知网建立之初,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论文、期刊等全部被免费收录到知网。截至目前,知网已经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2)

知网已经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如今,科研人员、学者和学生如果要查询论文、引用数据,都需要到知网查看,但是浏览、下载都需要以充值购买等方式付费,否则无法查看。还有很多论文在作者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录,作者本人查阅都需要付费。

知网的价格非常昂贵。根据公开资料,武汉理工大学续订2022年至2023年一年的费用,就需要127.85万元。上海师范大学的价格是79.8万元。北京语言大学的价格是65.46万元。还有中南大学图书馆的采购价是150万元。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3)

武汉理工大学知网采购价格

依靠这些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知网直接躺赚。以2020年为例,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为53.93%。

收录论文免费,或者只需要支付极低的费用,用户却需要高价下载或者查重,知网自己赚了钱,却直接推高了知识使用的成本。个人用户、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网面前,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连中科院这种千万级别“客户”都一点面子都不给,更何况其它用户。这也遭到了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的批评。

2021年,89岁老教授赵德馨直接起诉知网,因为知网擅自转载了老教授160多篇文章,而自己下载自己写的文章还要付费。

因为知网费用高昂,宣布不再合作的也远远不止中科院。据了解,近年来,知网以年均近20%的幅度一直在涨价。中国多所高校都官宣停止与知网合作。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公开表示,因知网每年价格涨幅超过10%,2012年涨幅达到24.36%,学校停止向知网付费。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4)

武汉理工大学停用知网的通知

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集美大学都曾公开表示,停止续订知网。

对于中科院的做法,网友一致叫好,希望大家能“揭竿而起”,反抗“嗜血”的知网。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5)

知网收录过的文章还能收录吗(免费收录论文高价卖出)(6)

网友为中科院的举动叫好

也有网友指出,知网多年来一直在利用自己极高市场占有率的地位,不断涨价,已经涉嫌垄断。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曾回应,是否涉嫌垄断正在“核实研究”。

本来应该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的强大工具,却渐渐成长为靠知识垄断赚取暴利的“学阀”。知网在攫取商业利益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