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全文段意(归去来兮一一苏州园林)

如果稍加留意,人们就会发现,处在小巷深处大大小小的苏州园林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古城人家的居住特点,而园林似乎更突出幽隐的含义,往往通过狭长的巷道,才可进入石库门,且门楼每每低矮,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极其相似。进入园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如今的《拙政园》东部还依稀可见这一风貌。我们从《拙政园》园名能够看出这是陶渊明的“守拙归园田”。园中的主楼《见山楼》仿佛再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意境。而《留园》幽静雅致的《还我读书斋》直接引用了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诗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怡园的《锄月轩》是双重用典:源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园主喜植梅,宋代刘翰《种梅》里的诗句“自锄明月种梅花”的诗意在此恰如其分。

苏州园林全文段意(归去来兮一一苏州园林)(1)

归隐的文人雅士,利用吴中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分水裁山,以诗文构筑诸景。不仅再现了陶渊明构想的理想家园,丰富了桃花源美境,更以独特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园林这一壶中天地呈现出仙界般超尘的宁静与美妙。

不出宅园便可独享“山水间”的诗情画意一一置身亭台,气象汇聚,美景交融,游目骋怀,宠辱皆忘。一个水际的观鱼台,一座曲桥,看上去只是应景、古雅,却大有深意,那里有庄子“濠梁观鱼”的那份悠然、自在和逍遥;也有“寒江独钓”遗世独立的背影。天地有大美,山水有清音,“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拙政园依山面水的《与谁同坐轩》是苏轼的扣问与回答。看淡得失,远离是非,与江河湖山,清风明月相拥,与自己的灵魂相逢。坐下来,看风清云淡,明月别枝,在缓慢的时光里,从容的心境中感受:“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州园林全文段意(归去来兮一一苏州园林)(2)

园林只撷取了大自然江河湖海中的一环,但是却呈现出非凡的高贵和典雅,因为她的每一个景致都是诗文兴情的结果,具有深远的意蕴。精美的木质建筑与山水、草木完成天地人的美妙对话与共生,其品题正是对生命形态的感悟与理想人格的追慕。

这里的山是传说中的仙山,形态是瘦、露、透、皱;这里的水是上善之水,意态是由来己久的太湖渔隐(网师园),是随遇而安的沧浪之水(沧浪亭),是许由洗耳式的“枕波双隐”(耦园),是曲水流觞的魏晋风流(留园《曲溪》),是“放取眀月多”的“玉鉴池”水(狮子林)……庭院深深,花前月下,唐诗宋词的风雅触及心灵!

苏州园林全文段意(归去来兮一一苏州园林)(3)

归隐,是回归于自然,回归于丰富的内心,是修身养性,是时光静好,是一段舒心的日子……

苏州园林之美是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生态智慧,读懂她不易,这也是苏州园林常游常新的魁力所在。四季流转,光影变幻,不同的心境,构成多重意趣与梦幻诗境,这充满诗意的栖居,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艺匠天工而绝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