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京西城263个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1926年4月26日凌晨四点,传奇报人邵飘萍英勇就义。96年后的7月14日,邵飘萍故居(京报馆)内开起了“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来访者在这里聆听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激情岁月,在白纸上印下鲜红的“铁肩辣手”字样。

邵飘萍故居、李大钊故居、广艺 市民文化中心……在西城区的胡同里,10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基础。

红色的印泥在白纸上印下邵飘萍故居一角、四个大字“铁肩辣手”遒劲有力。

昨日(7月14日)下午,京报馆内的魏染书屋中,不大的屋子坐满了来自辖区首都文明单位中国邮政报社等多家企业的员工代表和街道机关干部,参加“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活动。他们在此聆听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进程和北京地区报业发展脉络,感受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激情岁月。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城区正推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该区设置了三级组织体系,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街道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63个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统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场所,西城区还打造了10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盘活老胡同等资源打造立体博物馆、开展富有特色的“骑寻红色地标”活动、以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西城区立足区域特点,通过组织专题展览、主题讲座、沉浸式演出等活动,让革命遗址、红色印迹成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

如何打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京西城263个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

7月14日,京报馆,工作人员向媒体人员介绍馆内展览。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邵飘萍故居

“聆听四点钟”传承红色报业文化精神

京报馆旧址建成于1925年10月,原是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办报和生活的地方,由一幢保存完好的坐东朝西的近代二层木质结构楼和两个附属四合院组成。馆内正前方影壁上自右至左镌刻着四个大字“铁肩辣手”。

邵飘萍于1926年4月26日凌晨四点钟英勇就义,这成为“聆听四点钟”的由来。记者从西城区椿树街道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椿树街道依托辖区京报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对辖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的文明实践教育课堂开在胡同里,设在故居内。

这一红色初心课堂自2021年开办,已组织辖区党员群众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教育活动近百场,激励来访者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好红色报业文化精神,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京报馆旧址于1984年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公布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以来,京报馆旧址以“一报一馆一人”为核心资源,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程,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先锋作用。

目前,馆内陈列着《邵飘萍生平事迹》《京报与京报馆》《百年红色报刊》三个固定展览,采用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触摸设备等多种形式,介绍了一个传奇报人的短暂一生,一份进步报纸的坎坷命运,以及一段党领导下红色报刊的奋斗发展史。观众可在馆内了解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百年前传播先进思想的有志之士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切缅怀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新闻救国”理念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如何打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京西城263个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

7月14日,李大钊故居,党员给李大钊塑像献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李大钊故居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流动进社区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英勇就义95周年,西城区开展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巡展活动,推出《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纪念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5周年》展览。昨日,专题展走进广内街道开展进社区巡展,并在现场举办红色西城话百年党史故事宣讲活动。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原石驸马后宅35号)。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这里见证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活动。李大钊故居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始人的重要活动地,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1979年8月21日,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80周年之际,李大钊故居正式向社会开放。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里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如何打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京西城263个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

7月14日,西城区广内街道,“广艺+”市民文化中心,孩子们展示刚制作的手工。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广艺

昔日扰民歌舞厅变身市民文化中心

昨天中午,广内街道“广艺 ”市民文化中心里,几十名居民坐在一楼大厅中,听《觉醒年代的青年与北京西城》的主题演讲。

早几年,这里还是一处歌舞厅和群租房所在地。去年初,广内街道结合“疏整促”,关闭长期困扰周边居民的歌舞厅及旅馆,升级打造了1865平米的“广艺 ”市民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分为地上一层的小剧场等开放大空间,地下一层的排练厅、儿童岛等单元小空间,将展览、阅读、国学、艺术、亲子、文创等活动带到居民身边,提供365天无休的一站式文化服务。

截至目前,“广艺 ”共举办和承接活动600余场,普惠4.4万余人,历史总客流13万余人。

今年来,广内街道依托街道实践所、18个实践站以及6个实践基地,实现多个阵地贯通融合,共组织各类活动100余场,1万余人次参加活动。

在广内线上“文明直播间”,开办文明实践云课堂,倡导地区居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行为,养成文明习惯,地区累计参与8000余人次。在地区层面,推进广内街道“红墙同心”社会单位公共责任体系和公民公共责任体系,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组织“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成员单位进行“文明公益岗”认领并签署协议,发动社会全面参与。

各站所基地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该街道积极动员地区单位、党员、居民等参与,打造了多支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队伍,如广安东里爱相随等9支为老服务志愿团队、三庙环境魔法师等8支环境保护自治队、校场萱草苑纸艺社等15支文化服务团队和长椿街停车自管会、上斜街文明交通引导队等多支社区治理团队。今年,该地区3000余名志愿者报名响应防疫志愿者。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贾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