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

结合《礼器碑》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历代文人对其的评价及认识,分析一下临摹技法。

众所周知,摩天大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好的材料,好的地基,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框架,还需要一个美丽的外表,这样方能成为摩天大楼,学习书法亦同此理。我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为写实,这个阶段我主要关注的是线条与结字,也就是材料与地基,线条有没有张力,笔画之间协不协调,整个字稳不稳等问题;二为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整个字的内部结构进行变化,即吸收原帖的艺术规律为自己所用,在好地基好材料的基础上如何让其更为丰富和极尽变化只可能;三为整体,即整体呈现的视觉效果,不管通篇还是单字,最终应该是气息流畅的。

例如,《礼器碑》中的第七个字,“龙”字。《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端,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古代龙为神名,其无所不能,通过字义,所以我们在书写“龙”字时,应有面对神明,如临至尊一般的感觉。

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1)

《礼器碑》原碑中“龙”

首先,我们分析这个字,“龙”字左收右放,左边笔画比较多,显得较为紧凑,而右边笔画较少,则较为宽敞,形成了收放对比;开始三个横划长短不一,起笔的形态也不一样,“月”部分竖撇高而横折低,如此让整字形成了姿态的变化,“月”里面的两个横画上横虚接,而下横实接;右边部分与左部分上下错位穿插,让左右笔画融为一体,右边三点形态各不一致,如蜻蜓点水那样轻盈,又如高山坠石那样富有力度。分析完了后要牢记这些要点,在书写的时候心中还需想着“龙”字的字义,把对龙的敬畏写出来。


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2)

第一遍书写时主要关注外形及结字,根据原帖的感觉原封不动的书写出来,这也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写实。

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3)

第一遍书写的“龙”

随后要考虑到字的灵魂,它是刻出来的,而我们是写出来的,所以如需有神,有灵魂,更加的耐看,就得变,因此我们结合了第一个遍的经验可以书写第二遍。

第二遍书写时,我们可以夸张其三个横画的的起笔与方向,变“立”字内的两点一虚接,一实接,增加了笔画的虚实变化,把原来的实变为虚,增强了笔画之间的疏密对比,在原来外形不变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笔画进行变化,增加了矛盾,丰富了用笔,让整字不再单一,更为耐看。

但是仔细揣摩后,还是缺东西,没有那种可以感动人,震撼人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气息不流畅,如一个人长得很美,但这个人确实一个病人。如何让整个字气息流畅连贯呢,我们可以将这个字反复地书写,体会其中的变化和进步。

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4)

第二遍书写的“龙”


第三遍,我们结合了之前的经验,增加了一些弧线,把这个字想象成自己心中的龙,它可曲可折,可长可短,有拓展性。我们还可以减少了一些虚笔,让其更为的厚重,让“龙”不再高高在上,如其秋分沉渊一般,增加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相互联系,俯仰向背,疏密对比,并较少了一些小锋芒,避免指向性的让气息外散,整字外形为圆形,圆形浑厚质朴,让人一种稳定,而又不稳定,静中动的感觉,墨色较黑,给人一种视觉冲击。


礼器碑的结字和笔法(礼器碑单字解析与临摹技法分析--)(5)

第三遍书写的“龙”

版权声明:本系列文章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联络邮箱:274183977@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